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是学什么的课程?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是学什么的课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是学什么的课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是学什么的课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键入文档标题] 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方案简介
1.1 硫酸的性质
硫酸是三氧化硫(SO3)和水(H2O)化合而成。化学上一般把一个分子的三氧化硫与一个分子的水相结合的物质称为无水硫酸。无水硫酸就是指100%的硫酸,又称纯硫酸。纯硫酸一般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分子量为98.08。硫酸分为发烟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硫酸中不含水而存在游离S03时成为发烟硫酸,当硫酸水溶液中硫酸质量百分数≥75%的硫酸叫做浓硫酸,而把硫酸质量百分数在75%以下的硫酸水溶液叫做稀硫酸【1】。
硫酸是强酸之一,具有酸的通性,但浓硫酸有其特殊的性质。具有相对密度大、沸点高、液面上水蒸气的平衡分压极低等物理特性和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化学特性[2]。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也能吸收液体中的部分水分,从而使气体干燥,溶液发生相应的变化。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其能将部分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2:1的比例夺取出来并生成水。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其沸点为338℃,与其它常见的酸相比,沸点较高,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硫酸无论是用水稀释还是与其它液体混合,都会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仅能氧化活泼性位于氢以前的金属,而且能氧化部分非金
化学反应原理题库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题库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2.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B.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A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酶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化学反应原理题库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题库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2.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B.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A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酶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反应器设计和优化)
均相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项目2 反应器设计和 优化
均相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问题: 1 反应器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2 如何完成反应器的设计任务? 3 什么是反应器的优化? 4 如何进行反应器的优化?
2
均相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任务1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工作任务: 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进行间歇操作釜式 反应器的设计。
解决思路: 根据反应特性和工艺要求初步选定反应器类型后,然后计 算出反应器的有效体积,进而算出反应器体积,并根据国家 或行业化工设备标准进行选型。
3
均相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一、反应器中的流体流动模型
流动模型 是对反应器中流体流动与返混状态的描述。反应器中 流体的流动模型是针对连续过程而言的。 理想臵换流动模型 理想流动 模型 理想混合流动模型
特点:返混量为无穷大;反应釜内 物料的各种参数完全一致;存在停 留时间分布。 理想混合的适用条件?
特点:没有返 混,或者返混 量为零;垂直 于流动方向任 一横截面上物 料的所有参数 都相同;而沿 流动方向上连 续变化。 理想臵换的适 用条件?
4
均相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理想混合流动 理想臵换流动
5
均相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返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而是专指不同时刻进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
【习题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 2CH3OH+O2—→2HCHO+2H2O 2CH3OH+2O2→2CO+4H2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试计算 (1)反应的选择性; (2)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
分析:按国内的定义式计算选择性、收率。自己设定进料流量。计算反应器出口处各组分的摩尔流量。 解:(1)反应的选择性
(2) 以进料中甲醇的摩尔流量为2mol/ h为基准,则进料中空气4mol/h,水蒸汽1.3mol/h 出口处 甲醇:2(1-0.72)=0.56 mol/h 甲醛 2×0.692=1.384 mol/h N2 4×0.79 =3.16 mol/h
O2 4×0.21-0.5×2×0.692-(0.72-0.692)×2=0.092 mol/h H2O 1.3+2×0.692+4×(0.72-0.692)=2.796 mol/h CO 2×(0.72-0.692)=0.056 mol/h ∑ni=8.048 mol/h ∴出口处气体组成为:
y甲醇=6.96% y甲醛=17.20% yH2O=34.74% yO2
化学反应工程大题
1、相基元反应A+2B→2P在30℃和常压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c=2.65×104m6kmol-2s-1。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A)=kPpApB2,求kP=?(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
T?273?30?303Kkc?2.65?104m6kmol?2s?1c?pRT22cABp?p??rA?kcc?kcA?B?RT?RT?2?rA?kppApB
kc2.65?104m6kmol?2s?1kP??3(RT)8.314kJ?kmol?1K?1?303K??3?1.655?10?6kmol?m?3s-1kPa-32、考虑反应A?3P,其动力学方程为?rA??示的动力学方程。
1dnAn??kA试推导在恒容下以总压表VdtVt?0t?tpA??3pA0?p总?V1?3pA0?p总?nA?22RT VdnA??dp总2RT?V??3pA0?p总?Vdp总???12RT??k2RT??VdtVdp总??3pA0?p总?dt3、丁烷在700℃,总压为0.3MPa的条件下热分解反应:
C4H10→2C2H4+H2 (A) (R) (S)
AnA0pA0nApAP003?nA0?nA?3?pA0?pA?p总pA03pA0?2pA
起始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
第一部分:均相反应器基本理论
1、试分别写出N2+3H2=2NH3中用N2、H2、NH3的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并写出这三种反应速率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化学计量式为
110.5A?B?R?S的反应,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为rA?2CACB,22试求反应速率rB=?;若反应的化学计量式写成A?2B?2R?S,则此时反应速率rA=?为什么?
dPA2?3.61?10?2PA kPa/h,问反应d?1dnA2?kCA速率常数的单位是什么?若将反应速率方程改写为rA??? mol/l.h,该反
Vd?应速率常数k的数值、单位如何?
o
4、在973K和294.3×103Pa恒压下发生下列反应:C4H10?2C2H4+H2 。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丁烷为116kg,当反应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235.4×103Pa/s的速率发生变化,
3、某气相反应在400 K时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o
试求下列项次的变化速率:(1)乙烯分压;(2)H2的摩尔数;(3)丁烷的摩尔分率。 5、某溶液反应:A+B?C,开始时A与B摩尔数相等,没有C,1小时后A的转化率为75%,当在下列三种情况下,2小时后反应物A尚有百分之几未反应掉? (1)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自测试卷
( 5 )
科 目:化学反应工程 适用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I.填空题 1.(1)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2004-7-6
2.(2)
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_______,其它的均为_______。
3.(1)
一个可逆的均相化学反应,如果正、逆两向反应级数为未知时,采用______________法来求反应级数。
4.(2)
分批式完全混合反应器操作的优化分析是以_______、_______为目标进行优化的。
5.(2)
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按_______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和流速较大的管式反应器按_______反应器处理。
6.(2)
2?????轴向分散模型的数学期望值_______,方差_______。
7.(1)
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0时,E(t)_______。
8.(1)
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微孔孔径在约0.1um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
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称为_______。
9.(1)
测定气-液相反应速率的方法与均相反应时不同之点是实验时要排除气相和液相中的
化学反应工程例题
例1.1 在350℃等温恒容下纯丁二烯进行二聚反应,测得反应系统总压 p 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下:
t/min 0 6 12 26 38 60 p/kPa 66.7 62.3 58.9 53.5 50.4 46.7 试求时间为 26min 时的反应速率。
解:以 A 和 R 分别代表丁二烯及其二聚物,则该二聚反应可写成: 2A → R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关系如下: t?0t?t 原 料CA0CA 产 物0(CA0?CA)/2 总浓度CA0(CA0?CA)/2 CA0p?02 p (A) 0?由理想气体定律得: ( C A C A ) /
?p0 为 t = 0 时物系的总压, 整理上式为: C ? C ? 2p ? 1? (B) ??p? 将(B)式代入速率式中,得:) 2CdpdC?rA??A??A0?dtp0dt (c)
理想气体: CA0?p0/RT将 CA0 代入 (C) 式,为: ?rA??dCA??2?dpD
dtRTdt
t?????43.64解析法:对p-t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p ?22.90exp??30.45?dp22.90t?? ??exp???dt30.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5分)
1、―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 ( D )。
A.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 2、对于反应aA?bB???pP?sS, 则rP= ___A__ ??rA?。
appa A. , B. , C. , D.
apap3、气相反应A + B →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 以1∶1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D )
A. –2 B. –1 C. 1 D. 2
4、气相反应2A + B →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 以2∶1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率?A=( C ) A. –1 B. –1/2 C. 1/3 D.4/3
5、反应C4H10?2C2H4?H2,反应速率常数k?2.0s?1,则反应级数n=( B)
A. 0 B. 1 C. 2 D. 3
6、串联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得率XP =( A)。 A.
nP?nP0n?nn?nP0n?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