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文献综述
“土地资源文献综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土地资源文献综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土地资源文献综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山西省宁武县土地资源概况综述
摘要:
宁武先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2005年为分界点分为 2 个阶段,2001—2005 年,土地利用程度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2005—2011 年,土地利用程度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总体上看,2001—2011 年,宁武县土地利用方式正在由以耕地为主,逐渐向以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的结构转变。这段时期内,宁武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近远期之间的各类用地需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土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创建高效、集约、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体系,为宁武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宁武县 生态系统服务 县域概况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布局 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正文:
一,区位条件
(一)地理区位
宁武县行政辖区隶属山西省忻州市,位于晋西北管涔山麓,介于东经111°49′46″~112°36′57″,北纬38°30′55″~39°8′36″之间,西隔管涔山与五寨、岢岚县为邻,东依云中山和原平市、忻府区相接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作品形式:教学设计 学科:地理 学段:初中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商务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一节教学 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在学生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并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详细介绍了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关系密切的土地资源,意在让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状况及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认知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状况。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知识,就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价值观,并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过程: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学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实习地点:都江堰至紫坪铺沿线5个地方,包含都江堰青城桥靠
近祥福塔处、映秀、映秀震中、漩口镇、紫坪铺
实习目的:
1.学会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将课本上的内容
与实习地点的现象对号入座。
2.开阔视野,完善与土地资源有关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识别分析现象及解决措施方法的能力的目的。
3.在获得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的同时,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习如何成为综合性人才。 实习地概况:
1. 都江堰青城桥头靠近祥福塔处,视线开阔。青城桥全长473.8米,桥宽7米,是跨越岷江进入阿坝州的唯一通道。岷江是都江堰的主水源,也是川西“母亲河”。西元前250年秦蜀郡守李冰在都江堰修筑的堤堰,便是引岷江水灌溉,且此工程一直沿用至今。而此处桥下的岷江,实际上可以说是岷江外江,是人工的将天然河流岷江分割成外江和内江,外江主要利用方式是灌溉用水,而内江主要是都江堰、成都平原甚至是川东丘陵区的饮用水来源,内江与外江相连,在雨水多发季节或者是洪水季节,内江的水流向外江,达到及时排水,防止洪水淹没城市。
2. 映秀: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城南部,是阿坝州的门户,同时也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路。居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Importance forAki
——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
土地科学 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和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科学。 土地资源学(The Discipine of Land Resources) 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有、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和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和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 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构成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 指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① 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② 土地资源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土地资源研究的内容 ① 土地资源学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
源的形成很演化规律研究)
② 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夏夏制作
根据老师透露找到的南京农业大学潘剑君教授主讲的考试内容,本人
倾情奉献,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顺利完成考试。
卷类:A(附参考答案)
一、是否题 ( 6题,每题2分 ) :
1.所有土壤剖面都必需有B层。 否 2.B层中夹着的青花瓷花瓶碎片是新生体。 否 3.示坡线是用来表示坡向的。 是 4 挖主要剖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壤类型。 是 5 土类的划分依据是土体构型。 否 6 土壤图的最小上图图斑面积通常是1mm×1mm 。 否 二、选择题 ( 6题,每题3分 ) :
1具有逐渐过渡特征的土壤界线,其误差应该不大于:
A 2mm B 4mm C 6mm D 8mm D
2 1/500000的土壤图的制图单元通常是:
A 土类 B 土属 C 土种 D变种
土地资源导学案 - 图文
《土地资源》导学案
○ 设计者: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苏延清 该稿件发表于《新课程 地理教学案》2012年第10期 学习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教材见附带光盘)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树立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土地国策。 学习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存在问题。 学习方法
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问题提示,认真预习,仔细研读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问题。
2.小组成员主动参与,自觉完成导学案中探究问题。小组长要督促、检查,确保每位同学及时、认真地预习。
3.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出;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并做好小组互评和自评。
学习过程
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自然、社会、经济
2.1 土地资源自然要素分析
2.1.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1、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小于418 kJ/cm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摘要
土地对于人类来说,一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维持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要素之一。土地面积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增加,因而,珍惜每一寸土地,保证每一寸可利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促进和保证可利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是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一直以来,我国人地矛盾都非常突出,人均土地资源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形成,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居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深化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尽可能使城市可利用土地不要因为污染和过度开发而失去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为相关部门监督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提供数据指导。对于推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由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属于土地资源利用的范畴,因而本文在第一
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的应用
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土地,测绘,资源开发
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的应用 本文简介:摘要: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来说,土地测绘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其获取的测绘数据成为衡量土地管理和开发是否科学合理的基础依据,因而土地测绘的重要作用不可言喻。基于这个背景,分析了土地测绘与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的相关关系和作用,明确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价值和地位。关键词:土地测绘;土地资源开发;作
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的应用 本文内容:
摘要: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来说,土地测绘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其获取的测绘数据成为衡量土地管理和开发是否科学合理的基础依据,因而土地测绘的重要作用不可言喻。基于这个背景,分析了土地测绘与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的相关关系和作用,明确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价值和地位。
关键词:土地测绘;土地资源开发;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资源的有限,导致出现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土地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因而进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工作,其是否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土地测绘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其获取的测量结果是作为土地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实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2013级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土地、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
指某一区域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不断变化;
土地所有制、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拥有的土地经济形势 土地报酬递减律、
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的作用,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类型、
? 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即土地
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 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一致,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 土地利用权属结构
土地资源调查
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基础,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利用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土地资源评价、
是指为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