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拱隧道施工顺序
“连拱隧道施工顺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连拱隧道施工顺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连拱隧道施工顺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连拱隧道中墙的选择与施工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选择与施工
摘 要:本文分析、比较了三种连拱隧道中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中墙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连拱隧道 中墙 选择 施工
连拱隧道上、下行线通过中隔墙分开,与传统的隧道形式相比,隧道洞口需要的过渡段短,节约土地,同时又既有外型美观的特点,因此在城市交通及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1 中墙主要的结构形式
连拱隧道中隔墙先行施工,支撑拱顶,将开挖断面分割,达到减跨的目的。中墙在主洞施工时受到各方向反复的作用力,并支撑作用在拱部上的荷载,受力十复杂,是连拱隧道最重要的结构体,中墙设计、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座隧道的成败。
从目前建成的隧道及各种研究的情况看,连拱隧道中隔墙主要以下三种结构形式,如图1、2、3所示。
图1 图2 图3
2 方案的比较
第一种形式在2000年以前曾被广泛采用,实践证明此种中隔墙的弊病较多,存在先天不足,现在已经基本不采用,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病:
⑴中墙与左右洞二衬分三次施工,施工缝不易完全对齐,造成错缝,受力不均,容易造成中墙纵横向开裂。
⑵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防水板在拱部接头,作业空间小,
连拱隧道中墙的选择与施工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选择与施工
摘 要:本文分析、比较了三种连拱隧道中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中墙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连拱隧道 中墙 选择 施工
连拱隧道上、下行线通过中隔墙分开,与传统的隧道形式相比,隧道洞口需要的过渡段短,节约土地,同时又既有外型美观的特点,因此在城市交通及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1 中墙主要的结构形式
连拱隧道中隔墙先行施工,支撑拱顶,将开挖断面分割,达到减跨的目的。中墙在主洞施工时受到各方向反复的作用力,并支撑作用在拱部上的荷载,受力十复杂,是连拱隧道最重要的结构体,中墙设计、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座隧道的成败。
从目前建成的隧道及各种研究的情况看,连拱隧道中隔墙主要以下三种结构形式,如图1、2、3所示。
图1 图2 图3
2 方案的比较
第一种形式在2000年以前曾被广泛采用,实践证明此种中隔墙的弊病较多,存在先天不足,现在已经基本不采用,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病:
⑴中墙与左右洞二衬分三次施工,施工缝不易完全对齐,造成错缝,受力不均,容易造成中墙纵横向开裂。
⑵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防水板在拱部接头,作业空间小,
连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 连 拱 隧 道 施 工
方 案
双连拱隧道施工
1、施工方案
采用双口施工,先施工明洞及洞门,然后进行正洞施工。 正洞施工方案为中导先行,并浇注中墙防水砼,中导贯通后先进左洞施工,后施工右洞,或左、右洞同时施工。
1.1开挖及支护步骤
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隧道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浇注中墙砼,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砼,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
骤图”。
I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上导坑分部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隧道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浇注中墙砼;然后上导坑推进,进行拱部初期支护,接着进行墙部开挖,衬砌边墙砼;拱部二次衬砌完成后,开挖预留核心土,最后施作仰拱及填充。具体步骤见“I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III类围岩:中导坑开挖并浇注中墙砼,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先墙后拱法衬砌。最后施作仰拱及填充。具体步骤见“II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IV类围岩:中导坑先行并浇注中墙砼,正洞全断面法开挖,全断面初期支护,先墙后拱法衬砌。具体步骤见“IV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1.2、开挖及运输方法
I、I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
双连拱隧道施工综述
本合同段岳山隧道为新建双联拱隧道,全长1052m,隧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K29+028~K29+410,长382m;第二段为K29+470~K30+140,长670m。两段隧道中间夹有60m的路堑。 1.施工方案
安排两个专业施工队,分两个作业面平行施工。第一段从进口向出口方向掘进,第二段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两段隧道均为顺坡施工,施工排水较为便利。
施工中,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多循环、勤量测、强支护、快衬砌”的原则。采用“三导洞法”施工,主要工序为:①中导洞开挖、支护→②中隔墙浇筑→③侧导洞开挖、支护→④隧道衬砌施工。施工时,中导洞先行,在中导洞贯通后,由里向外浇筑中隔墙,待中隔墙完成施工后,再根据围岩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前后措开30~50m的距离开挖左右两导洞,以策安全。
洞内出碴及运输采用无轨运输。
隧道衬砌采用整体式钢模板衬砌台车全断面法施工,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搅拌,搅拌运输车运料,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捣固,确保衬砌内实外光。
洞内采用独头压入式通风。 2.施工方法 (1)洞口段工程
洞口段施工前要先完成必要的排水设施。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遇石质地层采用松动爆破,挖掘机、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双连拱隧道施工论文
7284# 黑古沿大跨度软岩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李 伟 张昌国 陈柏刚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 上下行隧道分修是公路隧道设计中常见的方式,但有的隧道因受地形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选用双联拱隧道。但一般双联拱隧道具有浅埋、大跨、地质不良等特点,因此,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大。
本文通过介绍一条在V级围岩中开挖跨度达29.42m的连拱式隧道(黑古沿隧道)的施工方案实例,详细阐述了大跨度软岩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The building of separated tunnels is a common way of building tuunels,but some have to use double united arch tunnels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topography.while there a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like shallow burial,big span & bad geology,So,it demands high-level technology and there is high risk
红枫连拱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啊
第33卷第4期2005年7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oha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ol.33No.4Jul.2005
红枫连拱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陈永辉1,彭建忠2,李文奇3,陈显春2
(1.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8;2.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嘉鹿城段工程建设指挥部,浙江温州 325106;
3.温州龙建路桥工程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通过对金丽温高速公路红枫连拱隧道工程地质特征的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该隧道开挖及加固全过程的围岩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状况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枫连拱隧道围岩应变率较低,围岩衬砌后位移值变化量很小;按衬砌类型,围岩变形基本满足稳定要求;围岩的拉应力随着隧道开挖面的扩大而逐渐变大,除局部位置外,衬砌基本满足抗拉要求.
关键词:金丽温高速公路;红枫连拱隧道;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A Ο)05
,同时没有相应的规范可供参考,.本文根据连拱隧道区工程地质现场测绘资料,,合理确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分析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对隧,研究连拱隧道开挖顺序对围岩稳定的影响[1~9].1 工程地质特征
隧道仰拱、仰拱填充施工方案 - 图文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1标
隧道仰拱、仰拱填充施工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局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四项目部
2009年12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 1 2、施工工艺及方法 ................................................................................. 1 2.1前期已施作段仰拱及仰拱填充预留厚度浇筑施工工艺及方法 .............. 2 2.2仰拱、仰拱填充施工工艺流程 ............................................................ 4 2.3仰拱、仰拱填充施工方法 ................................................................... 4 3、钢筋施工质量保证 ...........................
隧道仰拱及填充施工方案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仰拱及填充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屏岩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全长2660m,隧道左线ZK6+800、右线YK6+800为第1合同段和第2合同段为分界里程。我公司承建的第2合同段隧道左线终点止于ZK8+470,长1670m。
屏岩山隧道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隧道单洞净宽12.0m,净高5.0m。 2合同段屏岩山隧道左右洞之间共设2处车行横通道,2宽6.0m,净高5.0m;共设4处人行横通道,宽2.0m,净高2.5m。共设紧急停车带2处,紧急停车带扩大断面总长52m,有效长度30m,两端各设置10m过渡段。
二、编制依据
1、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3、《公路隧道技术标准》(JTG/T D70-2010)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三、隧道仰拱及填充参数
围岩类型 明洞 V级 围岩 SM S5x S4x IV级 围岩 S4a S4 S4b Ⅲ级 围岩 IV级 围岩
衬砌钢筋 环向主筋Φ25@25cm,分布筋Φ12@30cm,箍筋φ12 环向主筋Φ25@
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第28卷第8期
2009年8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V01.28No.8Aug.,2009
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
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朱正国
(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分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t由于双连拱隧道的多分部开挖支护的结构荷载转换过程多,围岩应力变化和围岩与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目I;i『在设计、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勘察设计围岩分类与施工揭露实际围岩级别常有差异,并难以实现及时变更。(2)尚无满足连拱隧道特点的围岩压力理论,特别是在浅埋偏压条件下围岩荷载估计偏差较大。(3)施工中经常出现支护失效、衬砌裂缝及渗漏泄水等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针对连拱隧道中的问题,进行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
(1)对于连拱隧道,围岩塑性区受中墙及施工方案影响较小,主要与最终开挖跨度有关。在计算荷载时要考虑最不利工况,连拱隧道坑道宽度取整个连拱隧道的宽度是合理的,偏于安全的。
(2)应用比尔鲍曼理论求得塌落拱曲线方程,然后用作图法在连拱隧道外侧作一个切线与以地形的坡度求出的塌落拱曲线方程的切线相平行,两平行线的距离即为地形
隧道换拱现场施工方法(专家版)
中铁四局杭黄铁路站前Ⅳ标 常安隧道初支变形段套拱施工方案 目 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 1
1.1编制依据 ....................................................................... 1 1.2编制原则 ....................................................................... 1
2 工程概况 ....................................................... 1
2.1 设计概况....................................................................... 1 2.2 变更情况....................................................................... 2 2.3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