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糖尿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糖尿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糖尿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负责人(签字) :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时间: 2015年 9月20日
糖尿病讲座计划
为了普及糖尿病中医防治知识和常识,我院决定开展糖尿病中医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计划如下:
1、目标:通过对群众进行糖尿病中医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内容:
一、开展专题讲座,宣传糖尿病中医防治知识。
二、发放关于糖尿病中医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3、人员设置:主讲人:何海欧
4、时间:2015年9月20日
5、地点:XX村
6、宣教对象:辖区内群众
杉树镇卫生院
2015年9月19日
通 知
为了增强本辖区居民和糖尿病病人对于中医药健康教育《糖尿病中医药防治保健》知识的了解,根据本院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拟在本辖区XX村进行中医药健康教育《糖尿病中医药防治保健知识讲座》宣讲,时间定于2015年9月20日,宣讲人是本院医生何海欧,到时望广大朋友能够按时参加。
杉树镇卫生院
2015年9月19日
糖尿病 (中医属消渴证范畴)
主讲人:何海欧
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典型病人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特点,即:“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一、目的意义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特别是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草药,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等方面颇具特色。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方案。
二、2型糖尿病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2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三、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或有
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
2012中医药参与糖尿病预防服务实施方案
中医治疗糖尿病预案
银盆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关于
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参与糖尿病(消渴病)应急预案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了振兴祖国医学文化,在社区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工作,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按照《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要求,根据《中医内科学》《温病学》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广泛开展中医药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工作。
二、组织管理
在区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防治糖尿病。
三、工作措施
1、要参加区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培训,确保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广泛应用。
2、要在社区及门诊,家庭病床治疗等服务中,充分应用中医药知识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
3、中医执业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发现糖尿病病例,及时登记、录入慢病管理中进
中医治疗糖尿病预案
行管理,定期运用相关治疗糖尿病中医药知识进行随访、指导。
三、中医药系统防治糖尿病的指导原则与任务
(一)指导原则
统一领导,分
2012中医药参与糖尿病预防服务实施方案
中医治疗糖尿病预案
银盆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关于
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参与糖尿病(消渴病)应急预案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为了振兴祖国医学文化,在社区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工作,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按照《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要求,根据《中医内科学》《温病学》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广泛开展中医药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工作。
二、组织管理
在区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防治糖尿病。
三、工作措施
1、要参加区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培训,确保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广泛应用。
2、要在社区及门诊,家庭病床治疗等服务中,充分应用中医药知识参与糖尿病防治服务。
3、中医执业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发现糖尿病病例,及时登记、录入慢病管理中进
中医治疗糖尿病预案
行管理,定期运用相关治疗糖尿病中医药知识进行随访、指导。
三、中医药系统防治糖尿病的指导原则与任务
(一)指导原则
统一领导,分
中医药预防保健手册--111
前 言
21世纪,是一个全人类关注生命、追求健康的崭新时代。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健康状况却越来越糟糕。经济发展了、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强烈要求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所有现代人迫切渴望以适当、正确的养护手段延长生命的使用周期,能够少生病,不生病。这正是当下预防保健的意义。
随着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对预防保健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使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泸州市中医医院于2010年正式成立治未病科专门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治未病科致力于中医体质辨识、慢性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冬病夏治服务、膏方保健、香囊服务、浴足服务等预防保健服务。为了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预防保健,我院特组织一批专家编撰此预防保健小手册,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之处,望谅解。
目 录
中医预防保健的概念
中医预防保健的理论基础
中医预防保健与康复的方法
九类体特征与调养方法
高血压病的“未病先防”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保健
儿童保健
冬病夏治
膏方
药用香囊
中药浴足
办公室人群简易保健法
老年人常见症状的保健方法
常见中医中药保健食谱及功效
四季养生茶
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中老年传统保健
中医药预防感冒
中医在几千年防治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而言之,实为扶正与祛邪两大途径。中药预防感冒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优势,与抗病毒药物相比,中药对于防治甲流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退热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并且比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退热消炎、减轻上呼吸道症状更具有优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第 2 00年 0卷第 7期
Z o agJ C h in I WM ( o 2 o72 1 ) T V 1 0N . 0 0 .
453
康复与护理
动静结合,神并养;以养形,以养神。疾病流形动静行期间,保持体力充沛,过度劳累,不要通宵要不更达旦的玩乐而使正气耗伤。体力强盛,正气不虚,就
中医药预防感冒陈仙春浙江大学校医院华家池分院杭州 302 10 9
能抵御病邪。《内经》:虚邪贼风,云“避之有时”。“避其毒气”在流感流行期问,少外出活动和到,减人群密集的场所,量避免与患者的接触。顺应四尽时变化,时增减衣服,意保温防止受凉,及注以适寒温,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医药感冒预防免疫功能
中医在几千年防治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2合理膳食
验,而言之,为扶正与祛邪两大途径。中药预防概实感冒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优势,抗病毒药物与相比,中药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新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冠心病中医药健
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
1.1 一级管理对象 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种以上。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干预方式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DPN发病率可高达90%。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兹将近年来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综述如下。
5 4
山西中医
2 1 2月第 2 0 0年 6卷第 2期
S A X O C F b2 1 o 2 o2 H N I FT M J e.0 0V 1 6N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黄丽华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5 7 1R 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0— 16 2 1 )2— 0 4— 3 R 8.,75 A 10 7 5 (0 0 0 0 5 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i e cpr hr erpty da t e pea n uoa, bi i l h D N) 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
3 2例,无效 3例,有效率为 9 .7。田文红等用当归四 34%逆汤加减治疗该病 4 o例,结果显效 2 0例,有效 1 5例,无效
D N发病率可高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
(门诊 试行)
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以及《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部分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可能。
(3)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中
— 1 —
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21世纪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长,其中90%以上属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有悠久历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研究,在研究方法、科学性、先进性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进展。
维普资讯
固圃圃厦国器盟匾囤回回国韶向圃鼠回国肖元(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 0 4 ) 1 2 0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2世纪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 11中医病机研究 1 .健康。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长,其中仝小林教授比今古糖尿病的异同,提出:阴虚燥对 9%以上属2 0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中热是古代糖尿病的主要病机,由于降糖西药的出现,阴
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有悠久历史和不可替代的虚燥热已不是现代糖尿病初发阶段的主要病机,因此, 优势,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糖尿病的中医药研治疗要突破三消辨证,按现代糖尿病的实际证型去辨证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研究,的成就和进展。 1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证治研究
治疗。认为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