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世界自然地理必修课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题

一.亚欧大陆

名词解释:

太平洋西缘岛弧-海沟系 海沟和岛弧分布在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最多,尤以西太平洋最发育。岛弧和海沟构成岛弧—海沟系,是地壳不稳定区域。

挪威峡湾 在挪威语中,峡湾的意思是深入内陆的海湾。挪威北海的海岸线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咬噬着内陆,形成了峡湾。挪威峡湾的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常湿的气候。分布在纬度40到60--65°之间的大陆西岸。这类气候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气旋频繁过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区多达2500mm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暖月又低于22℃,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与东岸地区。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南非及澳大利亚

问答题:

1.第四纪冰川作用对亚欧大陆地理环境的影响。亚欧大陆演化的基本特点 影响 1、对地貌的影响:冰川对于它所覆盖地区的地形起着很大的改造作用。在

距冰川中心较近的地区以侵蚀作用占优势,形成峡湾、槽谷、羊背石等冰蚀地貌, 距冰川中心较远的地区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在那些地方散布着终碛丘、鼓丘、蛇形丘、冰碛阜等冰碛-冰水地貌。北欧以冰蚀地貌为主,也有冰碛

自然地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

综合。

天体:指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聚集实体在内的宇宙星体的统称。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主要成分为

氢,其次为氦。恒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星系:大量的恒星和星云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星系是宇宙的基本构件。(太阳

系所属的星系叫做银河系,银河系以外的无数星系统称河外星系)

光年:长度单位,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1 LY = 9.46 × 10 km。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动的天体。

天文单位:太阳系中天体距离的度量常以日地平均距离为标准。1 AU = 1.50 ×

10 km

8

12

彗星:主要由冰物质组成,当靠近太阳时能够较长时间大量挥发气体和尘埃的

一种小天体。彗星的结构包括彗核、慧发、彗尾3个部分。

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日运行,体积和质量远小于普通行星,且不易挥发气体

和尘埃的小天体。

太阳及太阳系

太阳:中等大小的恒星,炽热的发光球体,内部在不断进行着巨大的热核反应。

质量大所以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一个太阳系绕它运动。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尔雅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尔雅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生态平衡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

1.0 分

?

A、

正反馈

? B、

负反馈

? C、

正相关

? D、

负相关

我的答案:B

2

关于岩石圈,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

A、

岩石圈包括全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 B、

岩石圈包括全部地壳和上地幔

? C、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

? D、

岩石圈包括地壳、上地幔和过渡层

我的答案:A

3

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不包括()。

1.0 分

?

A、

垂直分层

? B、

水平分异

? C、

立体交叉

? D、

多级并行

我的答案:D

4

中国的旱灾主要集中在()。

1.0 分

?

A、

西南地区

? B、

西北地区

? C、

华北地区

? D、

东北地区

我的答案:C

5

在正常的年份,太平洋南赤道附近表层的洋流方向是()。

0.0 分

?

A、

从东向西

? B、

从南向北

? C、

从北向南

? D、

从西向东

我的答案:B

6

在干旱地区看不到的是()。

1.0 分

?

A、

高的地方逐渐降低,低的地方逐渐升高

? B、

风蚀蘑菇

? C、

岩壁成蜂窝状

? D、

山地风化后平行后退

我的答案:A

7

由于水量的多少而可能出现笔直或弯曲的河道

(南师大期末考试整理)现代自然地理学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一、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第二章

1. 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地球质量不大也不小,从而引力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大气圈与水圈,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

产生了昼夜更替 地球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地球自转 产生了地方时 产生了地转偏向力 导致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

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对地球表面温度的调节

第三章

1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特征(简答+例子) 垂直分层

垂直分层现象非常明显:从地核、地幔、地壳,到水圈、大气圈等说明了这一点; 比如:大气圈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水平分异

所谓水平分异,就是指在水平分布方面的差异与变化。

比如说南方与北方冷暖不同,大陆东岸与西岸干湿不一,山区与平原的植被、土壤有一定的差异。 立体交叉

组成地球表层环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结构。 多级嵌套

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系统在空间上是相互交叉、叠置,并且相互联系

自然地理作业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自然地理作业

1、什么是地貌形成的内动力与外动力?地貌外动力及其组合如何反映区域自然特征?

答: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外动力是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外动力及其组合主要表现为通过山体的侵蚀分解,物质的搬运沉积让地球变得趋于平坦,即平原河谷等的区域特征。

2、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1)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成为主要外动力;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成为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干旱气候条件下,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

总之,冰川气候地貌形态尖锐,冰缘气候地貌起伏较小,温湿气候地貌剖面轮廓和缓;湿热气候地貌多夷平面;干旱气候地貌除残山外,一般无太大高度差。

岩性对地貌形成影响: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

招远 自然地理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编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 质 第一节 地 层

全县地层除新生界第四系外,即为太古界胶东群地层。 第四系 主要分为冲积层、海积层、残坡积层。

冲积层主要分布在界河、钟离河、诸流河流域。海积层分布在马埠庄子至辛庄以北沿海地带。残坡积层则分布在县内丘陵、低山区,由松散状的砂质粘十、亚砂土、冲积砂、海砂等构成。

太古界胶东群 主要分布在县内东南部,招远至平度断裂带以东及玲珑花岗岩体内,呈包体零星分布。胶东群主要岩性为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等。县内出露岩层可划分为两个岩组,自下而厂为英庄夼组、齐山组。英庄夼组厚度为8509.7米,分布于新村乡、大吴家乡、毕郭镇;齐山组厚度为6270.8米,分布在齐山南北两麓。

胶东群变质岩层厚度大,分布广,含金量为0.019克/吨,为地壳金平均含量的5倍。是高金背景区,为县内金矿的成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二节 构 造

主要构造体系为东西向褶皱构造和新华夏系断裂构造。

东西向褶皱构造 为栖霞复背斜的一部分,背斜轴从道头至毕郭通过。两翼地层走向 100o~130o左右。北翼地层倾向

自然地理(zsy)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自然地理复习整理

绪论部分 一、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控制作用

1.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2. 河流地貌发育,气候分区,土壤发生,生态分布等

答: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

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下降。 地貌格局对环境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河流地貌发育,气候分区,土壤发生,生态分布等

如:青藏高原抬升促进了西南季风的形成,改变了东亚地理格局与气候格局;

天山山脉的阻隔使得顺行西风无法为中国该纬度所在地区带来降水; 中部距离海洋远因而少雨,东部受季风影响强烈——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二、全球变暖的证据及机理

答:“全球变暖”是近百年来的气象记录中全球年(或季或月)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上升。

全球变暖的证据:

全球气温最新分析表明,在过去10余年间,全球温度平均上升了0.6±0.2 C。 海洋温度升高, 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的机理:

大气和地表温度上升,冰川融化,雪线升高(温度升高了),树轮变化,台风频率和强度变化,生态系统改变等等。

气温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指标,包含了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

对人类活动真正重要的是生存地理环境方面相应的变化,如有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专 业 地理信息科学

年 级 13级 姓 名 任富祖 学 号 134130412 指导教师 史正涛、苏怀、左俊辉、董铭 实习得分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

2015年 11月 17日

目录

1.1 实习目的 ........................................................................................................................ 4 1.2 实习时间 ........................................................................................................................ 4 1.3 实习路线 ..................................

泰国自然地理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自然地理 第一节 地理状况

泰国全称泰王国,位于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中部,在北纬5°37′~20°27′和东经 97°22′~105°37′之间。泰国所处的经度决定了它采用的是东七区的区时,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有7个小时之差。

泰国在地图上的形状很像一柄古时的巨斧,国土面积约为513,115平方公里,在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缅甸。泰国最宽的部分是从甘乍那武里府(北碧府)双卡拉武里县的哲底桑恩关口到湄公河岸边乌汶府斯里纳通县的昌梅关口,宽达780公里;最窄的部分是位于巴蜀府直辖县空瓦区的可克伽拉地区,宽仅10.5公里;最长的部分是从清莱府夜岁县的最北处到也拉府马洞县的最南处,长达1640公里。

泰国的北部和东北部与老挝接壤,北部和西部与缅甸交界,西南部是安达曼海,东部毗邻柬埔寨和泰国湾,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泰国的边境线总长为7941公里,陆地边境线为5326公里,海洋边境线为2615公里(泰国湾1660公里,安达曼海955公里)。

泰国国土划分为76个府(直辖市),最大的府是那空叻是玛府(也称呵叻府),面积20493.6平方公里;最小的府是沙没颂堪府(也称夜功府),面积416.70平方公里。根据泰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可以将

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自然地理

简介

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