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经典诵读串词
“七律长征经典诵读串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律长征经典诵读串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律长征经典诵读串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律 长征》教案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纪录片《长征》片段导语:同学们,有一部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祖国版图上的。这部史诗像一根鲜艳夺目的红飘带飘扬在这祖国的山山水水间,给人类、给后世、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纪念,这部史诗就是“长征”。
2.简介长征:
大家看,这就是长征行军路线图(出示路线图结合讲解)。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5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存实力,北上抗日,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战略大转移。
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过24条湍急的河流,翻过18座险峻的高山,途经十一个
七律长征练习
七律 长征·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1.wēi yí________ 2.páng bó________
二、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逶迤——
磅礴—— 云崖——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
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毛泽东写的诗或关于写他的文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 二、板书课题《七律·长征》新课教学 1、 简要的介绍七律知识。 2、 介绍毛泽东和创作背景。 3、 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和长征路线。 4、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5、 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的课文,抽个别学生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跟着媒体范
读课件读等。
6、 小组合作讨论:查阅工具书试着理解诗意。组长抽取领材料。 7、 理解并分析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意思。
8、 出示五岭山和乌蒙山图片,问同学们“把此刻想表达的话表达出来”。教师相应的理
解分析颔联的诗意
9、 出示金沙江和大渡
《七律 长征》习题2
《七律 长征》习题
一、请用“组字法”记忆生字。
ní wán wán 1.“九”加上一点就是( )( )的( )。 pánɡ bò bò 2.“石”加上“薄”就是( )( )的( )。 mín shān mín 3.“山”加上“民”就是( )( )的(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征( ) 委( ) 薄( ) 证( ) 逶( ) 礴( ) 闲( ) 拖( ) 岷( ) 闭( ) 迤( ) 眠( ) 三、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 ②与正事无关的 ③不在使用中 1.他俩正在闲谈。 ( )
2.下午我闲着,你来吧( ) 3.别让机器闲着。 ( )
颜:①体面 ②脸上的表情 ③颜色 4.三军过后尽开颜。 ( ) 5.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
《七律 长征》习题2
《七律 长征》习题
一、请用“组字法”记忆生字。
ní wán wán 1.“九”加上一点就是( )( )的( )。 pánɡ bò bò 2.“石”加上“薄”就是( )( )的( )。 mín shān mín 3.“山”加上“民”就是( )( )的(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征( ) 委( ) 薄( ) 证( ) 逶( ) 礴( ) 闲( ) 拖( ) 岷( ) 闭( ) 迤( ) 眠( ) 三、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 ②与正事无关的 ③不在使用中 1.他俩正在闲谈。 ( )
2.下午我闲着,你来吧( ) 3.别让机器闲着。 ( )
颜:①体面 ②脸上的表情 ③颜色 4.三军过后尽开颜。 ( ) 5.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 3 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 3 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透过诗句领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课前板书课题)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师: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生1:从1934年开始,1935年结束,经过了11个省。
生 2 :长征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出示课件),这就是长征路线图:1934 年10 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
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躲避天上敌人飞机的侦察轰炸,地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途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11 个省,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最后于1935年10 月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3)在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主席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
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一、导入,引出诗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八十七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长征)
2.你们了解长征吗?
3.请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4.回顾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七律?长征》这首诗。(板书:七律)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来,一起齐读诗题。
5.(出示:课文)毛泽东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他便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进行激情朗诵。请听——(音乐起)朗诵。
6.想读读这首诗吗?
二、初读,读顺诗文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诗。2.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
3.出示词语 (五岭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岷山)你会读吗?
4.个别读、齐读 5.指名读诗
《七律长征》评课稿
《七律·长征》评课稿
《七律 长征》这首诗描写的长征故事距今天的孩子生活的时代较远,加之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对于小学生理解和教师的引导都有一定的困难。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崔老师恰如其分地遵循了这一目标,课前让学生收集阅读毛泽东诗词,课上播放长征影像资料,形象直观的简笔画,加之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悦地学习,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觉得崔老师这节课为我们如何上好诗词这类体裁的课文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我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几个亮点谈谈我的体会。
一、回顾学习古诗方法,准确提出学习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诗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教师硬性的确立,学习目标的确立使学生的学习明确化、条理化。这节课我要学什么?如何学?小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终生受用。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法,轻松化解重点难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引领学生抓体现情感的关键词,如:第二联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学生对“逶迤”和“磅礴”两词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字面上,为了深入理解,读出情感。崔老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课题
实用文档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一课一研
时间:2016年4月13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张莉莉 袁晓敏 韩小丽 王晓娟 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 一、张莉莉教师授课、其他教师听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即将到达陕北,胜利在望时,回首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历程,觉得一切困难都在掌控之中,都可以等闲视之,于是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写下的一首气势磅礴,气壮山河的格律诗,再现了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备课内容 七律·长征 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五岭、逶迤、磅礴、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了解诗的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品读诗句的意思,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结合资料,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其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体会毛泽东的英雄气度与博大胸怀。 (3)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
21.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21.七律 长征
教材分析
《七律 长征》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深刻表达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本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时代背景,初步感知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时代背景,初步感知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同志吗?你都知道
哪些有关他的事迹?
2.今天,就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