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 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一) SSI的定义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等。SS 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 ~40%。SS 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二) SS I的诊断标准
1. 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 d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 ( 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SS I。
2. 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 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10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一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骨二科、产科、创伤烧伤整形科)共45例外科手术,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8例,Ⅱ类切口手术17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如下:
一、预防用药整体情况
在点评的45例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9例,使用率为42.22%。
表1.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及预防率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Ⅲ
例数 28 17
合理例数 26 0
合理率(%)
92.86 0
预防用药例数
2 17
预防使用率(%)
7.14 100
7.14%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此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不超过30%)。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Ⅰ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超过2小时)、范围大、有异物(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人群(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等)。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一联使用抗菌药物14例,73.68%;二联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26.32%;没有抽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表2. 围手术期预防联用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将严格纳入质控考评,各科室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一)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原则上应选择一、二代或三代头孢类等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二)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三)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四)给药地点:手术室。 三、预防用药条件
(一)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
头颅手术、心脏手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
某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围手术期(含介入诊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
第三条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
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第四条本规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培训考试试卷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培训考试试卷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一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共20题,每题2分。) 1. 按卫生部要求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
A、90% B、60% C、50% D、30% 2. 按卫生部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
A、90% B、50% C、30% D、20% 3. 手术前预防用药的目的是(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4.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应在( )
A、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 B、术前24小时 C、手术切皮时 D、术后回病房后立即给予 5. 术中要追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
A、手术超过2h B、术中出血超过1500ml C、术中出血超过500ml D、手术超过1h
6. 如Ⅰ类切口手术有指征
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培
训试题
科别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2.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 A )类抗生素。
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
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 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4.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 C )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
1 / 6下载文档可编辑
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6.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D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7.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
A. 青霉素
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作者:魏蕾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10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 将其分为干预前(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干预后(2015年2月~2016年2月), 各500例。分析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324例(64.8%), 合理的用药品种232例(71.6%), 合理的用药时机271例(83.6%), 合理的用药疗程104例(32.1%), 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3.25±3.45)d与干预后的198例(39.6%)、177例(89.4%)、179例(90.4%)、85例(42.9%)及(2.15±3.26)d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干预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4.003
Reasonable analysis on pro
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作者:魏蕾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10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 将其分为干预前(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干预后(2015年2月~2016年2月), 各500例。分析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324例(64.8%), 合理的用药品种232例(71.6%), 合理的用药时机271例(83.6%), 合理的用药疗程104例(32.1%), 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3.25±3.45)d与干预后的198例(39.6%)、177例(89.4%)、179例(90.4%)、85例(42.9%)及(2.15±3.26)d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干预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4.003
Reasonable analysis on pro
某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36例分析
抗菌药物是骨科围手术期治疗的主要药物类型,随着抗菌药物种类、剂型、规格的不断增加,可供临床选择的范围日益广泛,对术后感染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耐菌株的产生,ADR增加,
7 I临床研究 6
中国医药指南2 1 1 00年 0月第8第2期 G ie f h a d ieO tbr 00V 1, o 8卷 8 u C i Mein, c e2 1,o. N . do n c o 8 2端交替拉,缓慢将1D出,取出后检查断端,并进一步以B U取超证实无断丝残留后手术结束,术后对症抗炎,预防感染。 2结果
划生育服务站经常规方法取I D U失败后经B超帮助并取出嵌顿的 1例 5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 1临床资料
lN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嵌顿均成功取出,无 1 5例穿孔和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6、3个月隧访均无不适。 3讨论
2 0年3 07月至20年9 0 9月共和县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接收因绝经后到期或超期而自愿要求取出I D u的服务对象共计 13,经充盈膀胱后 5例
B提示宫内节育器嵌顿 l例,乡镇计生和卫生院 ( )因嵌顿取器超 2站失败13 ̄次转诊到我站3,共计 1例。根据~般情况、病史和检查,例
抗菌药物处方权试题及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处方权考试试题
姓名: 得分: 时间:
一、是非题(每题1分,总计30 分)
1、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
2、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 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 ( )
3、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
4、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 )
5、头孢吡肟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6、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72~96 小时。 ( )
7、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 )
8、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 )
9、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
10、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规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限预防用药。( )
11、抗菌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