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论文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论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论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论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把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记忆规律的运用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记忆力的表现 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

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 教学课时: 6 课时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自我分析】我们已经探讨了学前儿童哪几方面的心理特点?什么是注意?什么是感知觉? 刚才你们的心理活动是属于什么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的大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是记忆的内容。

(二)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大脑的一种复杂而又积极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又密不可分的环节,还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识记——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征与联系,是大脑皮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简答与论述

1. 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遗忘规律应用到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去。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的内容: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儿童及时复习和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在复习的节奏上要先密后疏,前面安排复习要多几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隔段时间复习巩固一次。

2. 请结合实际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如3岁幼儿可以再认几个月前感知过的事物,4岁可以再认一年一签感知过的事物;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如幼儿记忆12张图片,4岁幼儿可以再认的方式回忆12张,再现的方式回忆2-3张;6岁幼儿能再现8张左右的图片;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无论是从儿童记忆的广度,还是记忆的范围、工作记忆的方式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发展;④记忆内容逐渐扩大,如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⑤记忆

1.4.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常州市工贸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授课方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课后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对策研究

[摘要] 家庭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构建合理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学前家庭教育 课程体系 对策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学前家庭教育特殊性分析 1.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中心,家长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影响,婴儿离开母体所处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积极的态度、情感、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儿童观、正确的教育方法及自身的良好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成人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carol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节 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一、语言和意识 人的意识具有以下特征:

1.人不但具有感性认识,而且具有理性认识。 2.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言语的发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儿童言语反映的内容。

2.掌握言语之后,儿童的心理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高级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低级心理机能得到改造。 ⑵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个性开始萌芽。

第二节 儿童言语的发生

言语活动是双向的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言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包括个人发出、表达思想的言语信息。

言语的这两个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 人们通常将儿童能说出的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的时间 (1岁左右) 作为言语发生的标志,并以此为界,将言语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言语准备期和言语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

言语发生的准备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发音(说出词句)准备和理解语词的准备。 (一)发音的准备

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课程代码:12340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导论

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岁)的儿童。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项目十: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及其构成、个性形成理论

(二) 熟悉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组成部分 (三) 掌握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四) 掌握塑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二、 课时安排

3课时 三、 重点难点 (一) 重点

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二) 难点

(五)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 六、 课程主要内容

导入:引导学生读书上案例,并思考:针对两个个性迥异的孩子,教师该怎么做才最适合他们的发展? 讨论,教师小结

任务一:个性的基础知识 一、个性的概念

(一)讲解个性的概念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及能力等。

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岁前)

【例】有的孩子爱哭闹,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安静。 (二)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 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

(二) 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二、 情绪表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学习辅导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本节主要内容:

一、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

婴儿不能用语言向成人描述出自己的感觉或知觉,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对刺激作出反应。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让婴儿“告诉”我们他们所感觉到和知觉到的东西。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反射法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装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觅食反射、瞳孔反射等。只要给予适宜的刺激,就能引出相应的无条件反射。所以当一个刺激出现时(如一盏强度适中的灯打开),如果婴儿有无条件反射(瞳孔变小),说明婴儿能感觉到这个刺激(“我已经感觉到光的刺激了!”)。如果某个刺激未能引出新生儿相应的反射,我们就很难断定新生儿是否察觉到了当前刺激,也许他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从而抑制了反射行为。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三)视觉偏好法

所谓视觉偏好法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思维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备

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并不是在出生时都已具备的,而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发生发展的。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或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较晚,他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思维的发生,说明儿童已经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思维发生以后,不是孤立的进行活动,它参与感知和记忆等认识过程,使这些认识过程发生质变。由于思维的参加,知觉已经不是单纯的反应事物的表面特征,而成为在思维指导下的理解了的知觉,儿童的知觉也就变得复杂化。同样,思维的参与使儿童的机械记忆发展成为意义记忆。

三、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思维好似儿童的情绪或动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恐惧情绪、关爱情感、道德情感等高级情感,这些情绪和情感都与对事物的理解密切相关。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出现了意志行动的萌芽,也使儿童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性后果。

四、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思维的发生使儿童具备了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反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