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考研
“古典文献学考研”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古典文献学考研”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古典文献学考研”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北大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
北大中文1989古文献专业试题
二、简要评述汉代的经今文学派和晚清的经今文学派。(15分)
三、你经常使用的古代目录书有哪些?试举出其中的三种,并分别说明它们的类属和价值。(15分)
四、清代考据学有哪几个流派?怎样评价清代考据学的成就和局限?(15分)
五、古文献学主要包括什么内容?它与古代文史及文化的研究有什么关系?试简要论述之。(10分)
北大中文1991古文献专业试题
二、簡要評述漢代經今古文學派,并舉出代表著作。(15分)
三、唐代經疏主要有哪些著作?唐疏有什麽共同特點?怎樣評價唐疏的成就和局限?(15分)
四、清代考據學有哪幾個流派?各有什麽特點?(10分) 北大中文1992古文献专业试题 二、查考宋以前古書的流傳情況有哪些目錄書可供利用?這些目錄書各有什麽特點?是怎樣修成的?(15分)
三、什麽是傳統“小學”?試結合實例簡要論述“小學”在古文獻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 四、辨偽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舉出三種重要的辨偽著作,并説明其作者,内容和價值。(15分)
五、戴震曾說過:“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這話是什麽意思?并簡要説明這觀點在古文獻學上的價值。(10分) 六、標點下文,用新式標點,并加專名號(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用_
古典文献学题库
古典文献学概要
中国古代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
? 孔子修“六经” 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 ? 始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当时叫“校雠”
? 近代受西方学术影响,一些传统学术被冠以“××学”之名,如文字学、音韵学、
训诂学,即传统上的字书、韵书、训诂 “校雠学”,“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之名的提出
? 梁启超1920年《清代学术概论》:“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 1923年《中国近三百学术史》:“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
学,即文献学。”
? 1928年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例言》:“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
? 建国后标点整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 50年代末翦伯赞等教授建议建立文献学专业
? 在魏建功先生领导下,1959年在北大中文系创建国内第一个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 ? 上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提出招收文献学研究生,于是在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
专业 ? 从此就形成了古典文献、历史文献两个专业并存的局面 古典文献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 传统的文
中国古典文献学
1. 文献概念的历史演变情形如何?
2. 古往今来,导致文献严重损毁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3. 古代重要的石经文献主要都刻于什么时代?从其问世的地点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作用
是什么? 4. 古代竹简出土的地域分布对考察古代南北文化的关系有何启发?
虽然北方自然条件较好,南方梅雨季节多,不利于保存。但南方保存较多,南方图书流通甚是发达,甚至动摇了北方文化。
5. 出土竹简的下限年代是什么时候?这说明竹木作为文献体裁的主流形式到什么时候大
致已经结束?
6. 记录文献的载体形式主要有哪些种类?在既往三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历程中,最主要的载
体形式是什么?
7. 什么叫嘉平石经?
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开始,大学者蔡邕倡议,在京师太学门外用通行隶书镌刻儒学七书《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以为后儒晚学校正儒家经典之用,对于儒家经典传播文本的统一和当时文字的规范化取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碑高一丈许,广四尺,共46块,共约200911字 。观睹、摹写者,日有千乘。原碑已毁,北宋以来屡有残石出土。近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存八千余字。
8. 古代史上最重大的竹简考古发现是
古典文献学 复习资料
古典文献学
名词解释5*4 简答2*10 标点翻译20 修改判断20 文学辨伪20 校勘(字词、历史、重要依据)20 1 .文献”定义
文指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文章、典策) 文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 。(贤才、秉礼之贤大夫)
现代定义:“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价值或与某学科相关的图书文物资料。今为记录知识的各种载体的统称,即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竹帛、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2 “古典文献学”定义
古典文献学: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存文献资料。版本、目录、校雠(校勘)等为传统文献学的主要部分。
3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趋向
其研究对象包括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 。
1980s以来,古典文献学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分支文献学和专科文献学受到重视,如文学文献学、文学批评文献学、文献目录学等 。 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 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 张三夕 期末复习资料
古典文献学
名词解释5*4 简答2*10 标点翻译20 修改判断20 文学辨伪20 校勘(字词、历史、重要依据)20
1 .文献”定义
文指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文章、典策)
文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 。(贤才、秉礼之贤大夫)
现代定义:“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价值或与某学科相关的图书文物资料。今为记录知识的各种载体的统称,即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竹帛、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2 “古典文献学”定义
古典文献学: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存文献资料。版本、目录、校雠(校勘)等为传统文献学的主要部分。
3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趋向
其研究对象包括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 。
1980s以来,古典文献学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分支文献学和专科文献学受到重视,如文学文献学、文学批评文献学、文献目录
古典文献学 期末复习资料
古典文献期末复习资料
文献的物质载体:
甲骨:龟甲和兽甲的合称。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n.
解释)甲骨文盛行殷商时期,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甲骨文最早出土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金石:从商到汉,在青铜器上刻铸文字的铜器,叫金文。礼器,乐器。钟鼎文。
石鼓文,儒家经典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家刻石立碑,是东汉末年的“熹平石经”,今有残石。完整保存至今的有晚唐文宗开成年间的“开成石经”。
竹木:即竹简与木版的合称。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版称为
“牍”或“版”。汗青是竹简的代称,烤干竹子里面的水分的这道工序叫杀青。韦编三绝:指读书非常用功。用牛皮编连的称“韦编”。
缣帛:丝织品的总称。古代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成为帛书或者素书、缯书、
缣书。缣帛与竹木同时使用。1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批西汉帛书,有《老子》、《十大经》、《战国纵横家书》,及兵书、医书、历史、哲学、历史等著述,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
文献装订形式:
一、简策体式:一部书的多根竹、木简,需用纽绳加以编连,即编简成册,亦称“简策”。简策本”(册),是我国最早的正式图书版本形式。编简在战国到西汉时期最为流行,到东汉魏晋时期任然是主
关于古典文献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育视角
关于古典文献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季 南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2)
摘 要:延边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科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没有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基于此,在此结合学校实际,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典文献学 教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About Classical Philology Some Ideas About the Teaching
JI Nan
(Yanbian University Jilin·Yanji 133002)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discipline in yanbian university without profession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No professional talents,The curriculum is not reasonable.Based on this, Combining with the ac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
导 论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导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献”的由来,知晓“文献”古今含义的异同。理解“征文考献”的作用和意义。知道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文献”的含义:古代“文献”的含义;古人强调“征文考献”的作用及意义。现代“文献”的定义。
(2)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3)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历史概况。 2,教学难点:
中国古典文献的起源与性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现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为辅。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1,“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及其内涵的古今变化。 “文献”起源: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按:文指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
司马迁亦有将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同视为“文献”之明显表现。其撰著《史记》,一方面广泛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即国家藏书),一方面游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王应麟《玉海》; 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 填空题:(常识题)十分8——10个
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
古典文献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张三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甲骨文合集:由郭沫若、胡厚宣主编 1978-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综合各家之书关于甲骨文方面的资料汇编。该书采用先分期后分类的科学方法,去伪存真,进行一系列的校勘工作,将甲骨资料分成五期,每一期又分为阶级和国家、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和其他等四大类 二十二小类,堪称集大成之作。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周公庙遗址:2003年12月,北京大学教授徐天进在岐山县周公庙附近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两片刻有卜辞的西周甲片,经辨认共有55字。后来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周公庙考古队,对这一带进行大面积的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其中包括22座西周最高级墓葬的发现和760多片西周卜甲的出土。为研究西周历史,甲骨文字提供了丰富材料。
3、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皇帝命大学者蔡邕用隶书书写,将《周易》《尚书》等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供后入晚学校正经文。
4、正始三体石经: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刊刻完整的有《尚书》《春秋》,未完整的有《左传》。晋永嘉之乱遭到破坏,唐时已经残缺不堪,但有完整的拓片。光绪以后不断有残石出土,为研究古文字和校勘提供宝贵资料
5、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