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研究
作者:文劲松
来源:《老区建设》2016年第05期
[提 要]审计体制是审计机关设置、人事、职责权限等方面结构及制度的总称,当下在我国1983年恢复审计制度来,审计制度在各级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下发挥了较好的监督职能,揭露了许多经济犯罪问题及社会问题。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审计制度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国情,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缺陷及不足。在我国,审计单位的独立性不强受各方权力制约,在处罚力度及承办案件上阻力很大,主要问题表现为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文章就如何进行改革及如何完善体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背景与意义;现状与缺陷;建议
[作者简介]文劲松(1971—),会计师,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江苏无锡 21419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自1983年审计制度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下,已揭露了许许多多的经济要案,为企业为国家避免了很多损失,在审计制度的监管下,我国的经济水平及市场规则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加快了企业管理水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体制的改革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体制的改革
【摘要】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外界因素影响,自审计监督
制度建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一五“规划提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这表明我国政府审计制度将要为适应新的需求而调整或改革。
【关键词】政府审计;体制问题;改革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audit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subject to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Since the audit supervision system has been founded, especial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s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Eleven five\forward: improve the e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我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步入小康,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干大事的政府。但是必须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的第一个着力点是政府的权力转移,从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转变成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政府。政府因掌握的钱多,干预经济的能力很强,也便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和权力寻租,政府涉足经济,还会出现官员拿公权与民争利的情况,甚至引发“群体事件”。政治改革的第二个着力点是下决心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不仅要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完善问责制、官员收入公开制,还要增加民间力量的监督,或者让体制内的部分机构演化成公共监督机构。比如媒体,可以从产业和文化软实力承载者的角度去重新定位,改变管理方式,使其成为更有效的监督“公器”。政治改革的第三个着力点是以加快法治建设,通过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在各种权利主体之间实现公正,规范政府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大踏步向法治化迈进,社会就有了秩序,
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摘 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反映出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部分,于是党中央和政府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政策。在经济发展部分,当前的财税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保证经济能够快速发展,需要进行财税制度改革。在财税制度改革的同时还要注重保证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构建现代国家财税治理结构。这就要求国家在进行财税制度改革是能够坚持稳定增长、惠民等原则,解决财税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74 [中图分类号] F810.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31- 02 0 引 言
经济作为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其重要程度非同寻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过分析讨论后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论述和指导。财税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在新型式发展下成为深化改革中心
公共选择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商业文化·社会经纬 2007年11月
公共选择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张 岩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036)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11—0157—01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
所谓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用布坎南自己的观点来评价:“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是在把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应用于集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的过程中产生的。”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的假定,即“经济人”假定。核心观点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利益制约是对人类行为的最终制约形式,政治市场的参与者必然效仿经济市场中的“经济人”的行为方式,无论其处于什么地位,都可能以追求个人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把社会个体抽象成“经济人”,是有其合理性的。因此,政府及其官员也是具有理性和私人的经济人。他们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过程中同样追求利益最大化。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问题
“政府的失败”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公共选
浅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浅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政府部门作为审计客体的绩效审计研究是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的。在此期间专家学者们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创新性地引导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认可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务操作指南,只能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实践和创新。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
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求效率;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能否达到目标。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绩效审计也称“3E”审计。可以说,政府绩效审计就是一种经济监督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对经济活动的节约、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的审计方法。
(二)政府绩效审计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这场改革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 政府管理 改革 启示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虽然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公共管理主义”“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企业型政府”“苗条政府”“新公共管理”等,但它们的基本趋势都是由传统的官僚制度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新模式。到了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西方国家政府长期依托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机构臃肿、发展停滞、财政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公共管理。70年代末,在公共管理部门实践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力推动下,新
我国地方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我国地方路道运管输体制理改革探索荣荣徐摘要雷
超 71 0 6 0 )5(长安学大经济与理管学陕西 西安院关键词道路运输 理管制体改革措施中分类图号:F 5 21. 1 文献标识码: A本主文分要析道了运路输政管行中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 了出国我路道运输管理制体改革的措。施
1国我方地路运输行道管政理的问题 1. 1管动机偏理,离理机构管职能调整缓慢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性是质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费经来主要依靠源向道路运经营输者收取公路运输理管和费客运附加货费。由相关费用于收取的接关直到道系路输管运理机构的存、生运问题作,因,此受利益动驱,收费际上实为成成品油价格与费改革前道税运路输管机理构头的重等要能或职任务,监管服、的职务能相在程度上被淡化当或轻视,形成了“重收费轻,管”监“、重处罚,轻服务的职能履行”势态,成造了 道路输管理职能在相运当程度_}二的“越位”和错“”,影响了位道路运输业的发事展。1 . 机2构质性定位科学不
的重点,偏离运政管的职理目能。标在管而理手上还是以段政行批审为主,这样管的理模式不能适市应经场济制体的要求,导致理过管程缺透乏度明公开和性重,视费收、轻视理管等一系普遍列问。题 2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体理制的改革式探模讨 2.
关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篇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破解思路--答案(2012.09.11)
篇二: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
可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过程中,必须明确进行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法律问题研究的意义;必须深入了解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的法律问题;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文即从以上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法律工作者文化管理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的意义
1.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文化体制改革同样要遵循依法治国的方针
我国地方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我国地方路道运管输体制理改革探索荣荣徐摘要雷
超 71 0 6 0 )5(长安学大经济与理管学陕西 西安院关键词道路运输 理管制体改革措施中分类图号:F 5 21. 1 文献标识码: A本主文分要析道了运路输政管行中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 了出国我路道运输管理制体改革的措。施
1国我方地路运输行道管政理的问题 1. 1管动机偏理,离理机构管职能调整缓慢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性是质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费经来主要依靠源向道路运经营输者收取公路运输理管和费客运附加货费。由相关费用于收取的接关直到道系路输管运理机构的存、生运问题作,因,此受利益动驱,收费际上实为成成品油价格与费改革前道税运路输管机理构头的重等要能或职任务,监管服、的职务能相在程度上被淡化当或轻视,形成了“重收费轻,管”监“、重处罚,轻服务的职能履行”势态,成造了 道路输管理职能在相运当程度_}二的“越位”和错“”,影响了位道路运输业的发事展。1 . 机2构质性定位科学不
的重点,偏离运政管的职理目能。标在管而理手上还是以段政行批审为主,这样管的理模式不能适市应经场济制体的要求,导致理过管程缺透乏度明公开和性重,视费收、轻视理管等一系普遍列问。题 2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体理制的改革式探模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