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描述教案
“波的形成和描述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波的形成和描述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波的形成和描述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教学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张开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产生的两个条件:振源与介质 2、认识到波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信息 4、能够区分横波与纵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波动现象,通过思考讨论,能够提出所要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游戏的体验、实验的观察,体会从现象中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观察实验与多媒体课件比较横波与纵波的异同,学习观察辨析、归纳总结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浪的形成”游戏,使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增强相互间的协作意识。
2、通过观看视频“地震波”,增强运用物理知识理解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一)知识层面
本节课所涉及的波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现象中表面上认识波动现象,但是在理论上对波动的形成条件、传播特点还不了解。 (二)能力层面
高二的学生通过初中、高中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现象中观察分析能力与实验能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 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黏性土类的黏土(塑性指数Ip<17)、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p≤17)和粉土(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
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 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L≤0),硬塑(液性指数0<IL≤0.5),软塑(液性指数0.5<IL≤1),流塑 (液性指数IL>1);
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w≤30%),饱和(w<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
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 (二)砂类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砾砂(∮>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粗砂(∮>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中砂(∮>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 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 ——按颗粒粒径大小
1. 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 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3. 圆砾(角砾)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4. 砂粒
砂粒 粒径(mm) 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5. 粉粒 粒径(mm)0.005<d≤0.075 6. 黏土粒 粒径(mm)d<0.005
(二)、 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
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后勤工程学院数学教研室2013-7-16 1
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1、直观了解统计基本内容。
2、掌握用数学软件包求解统计问题。
实验内容1、统计的基本理论。 2、用数学软件包求解统计问题。
3、实验作业。
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数 据 的 统 计 描 述 和 分 析2013-7-16
统计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一、统计量1、表示位置的统计量—平均值和中位数
1 n 平均值(或均值,数学期望) X X i : n i 1中位数:将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 2、表示变异程度的统计量—标准差、方差和极差1
1 n s [ (X i X )2 ]2 标准差: n 1 i 1它是各个数据与均值偏离程度的度量. 方差:标准差的平方. 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2013-7-16
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
3. 表示分布形状的统计量—偏度和峰度
1 偏度: g 1 3 s
(X i X )i 1
n
3
1 峰度: g 2 4 s
(X i X )4 i 1
n
偏度反映分布的对称性,g1 >0 称为右偏态,此时数据位于均值 右边的比
【物理】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4)04
高二物理
波的形成和传播 同步测试
1.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2.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介质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介质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3.关于横波与纵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B)横波与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C)在纵波中,质点在疏部中心位移为零 (D)在横波中,质点在波谷时动能最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B)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C)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就立即停止
(D)波不但能够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高二物理
5.如图10-2所示是沿绳向右传出的一列横波。在图
上画出各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速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
(2)第5点
力的描述教案 Word 文档 (2)
力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能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知道什么是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图,会做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 过程与方法:
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物理真知.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重点:力的三要素
难点: 1.力的图示 2.力的示意图
教具、学具预备弹簧、拉力器、弹簧秤、握力计
(一)新课引入
分别让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同学拉同一个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拉力器伸长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放映幻灯片,内容为排球比赛、马拉车.提出问题:想想看,除了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利用控制变量法,以推门为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并总结
实验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因此,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练习:
1、力作用在点更易把门关上,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用大小相同的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拉弹簧
振动和波
振动和波复习
1. 图6-1-1表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x (A)在t=4s时刻,质点的v=0,x为正向最大 (B)在t=1s时刻,质点的v=0,x为反向最大 0 1 (C)在t=1.5s时刻,v和x方向都为负 (D)在t=2.5s时刻,v和x方向都为负
2.如图6-3-2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 m/s,则在t=0.17 s时刻,关于质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方向
(B)速度沿+y方向,加速度沿-y方向 (C)速度和加速度都正在增大
(D)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
3.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 (B)振子速度减小时,加速度却在增大
(C)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物体对平台的正压力最大?(
)。
2 3 4 5 6 t/s 图6-1-1 y (m) v P 0 2 4 x(m)
振动和波
第十二章 振动
一.选择题
1.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 ] (A)1/4 (B)1/2 (C)1/2 (D)3/4 (E)3/2 2.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对应的振动相位是: [ ] (A)π (B)0 (C)-π/2 (D)π/2
3. 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时间单位为秒,角频率为ω,则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 x(cm) 22?)(cm) (B)x?2cos(?t??)(cm)
0 33-1 22(C)x?2cos(?t??)(cm) (D)x??2cos(?t??)(cm) -2 33(A)x?cos(?t?t(s)
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
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A)T/4 (B)T/12 (C)T/6 (D)T/8
振动和波
振动与波习题
1 、简谐运动中,t?0的时刻是( )
(A)质点开始运动的时刻(B)开始观察计时的时刻 (C)离开平衡位置的时刻(D)速度等于零的时刻 2 、简谐运动的x-t曲线如图所示,则简谐运动周期为( ) (A)2.62s (B)2.40s (C)0.42s (D)0.382s
3 、有一个用余弦函数表示的简谐运动, 若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则该简谐运动的初相位为( ) (A)π/6 (B)π/3 (C)π/2 (D)2?/3
4 、一弹簧振子系统竖直挂在电梯内,当电梯静止时,振子的频率为f,现使电梯以加速度a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则弹簧振子的频率将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变大变小都有可能
5 、将一个弹簧振子分别拉离平衡位置1cm和2cm后,由静止释放(弹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它们作简谐运动时的( )
(A)周期相同 (B)振幅相同 (C)最大速度相同 (D)最大加速度相同
6 、一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若将弹簧剪去一半,振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 学 活 动 [新课导入] 师: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 个概念,大家还记得是哪几个概念? 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 师: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 生: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 t1 对应的点 x 1 表示 tl 时刻物体的位置, 与另一时刻 t1 对应的点 x2 表示时刻 t2 物体的位置,则△x=x2 一 xl,就表示从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师:我们已经知道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 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物体的运动快慢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师: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 提出问题: 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
为了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板书)§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新课教学]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