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精神的内涵
“浙大西迁精神的内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浙大西迁精神的内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浙大西迁精神的内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浙大西迁
湄潭的浙大西迁旧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西迁,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分别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流亡办学,于1940年初最后迁到贵州的遵义、湄潭其中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的文组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的理组在湄潭,一年级设在永兴 。历时2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被称之为堪与红军长征相提并论的“文军长征”彭真语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大校长潘云鹤语 。1940年至1946年,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期间,在那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下,竺可桢校长始终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名流学士,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了累累科研成果,培育出一批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江大学崛起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期间,浙江大学从西迁时仅有的3个学院16个学系增加到6个学院,25个学系,4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先修班,1所附属中学,11所工场和300余亩农场等。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地区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对日后遵义、湄潭等黔北大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湄潭文庙、天
延安精神的内涵
篇一: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延安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延安精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的思想武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延安精神 形成 内涵 当代价值
一、 延安精神的形成
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它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丰富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延安精神在延安13年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一)延安精神的初步形成阶段
1935年10月党中央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是延安精神的初步形成阶段。党中央毛泽东经过一年的艰苦长征,来到了陕北苏区的吴起镇,并决定把陕北根据地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共产党人面对环境艰苦、敌重兵围剿、且敌我力量悬殊的困难境地,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不
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近代史论文: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2015级金融学 姓名:杜玉莹
长征精神内涵与传承
摘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
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在长征征途中培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这在当今纷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教育塑造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内涵 自强不息 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内涵
长征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1.坚定的共产主义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2012年03月05日09:32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勇前进。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这种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重要体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需要通过为他人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越是现代化,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熏陶、感染了一代代革命者和建设者,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发扬服务人民
海子的精神气质与诗歌内涵
浅析海子的精神气质与诗歌内涵
摘 要:文章试着从对海子精神气质和诗歌理想的形成,根据海子本人的诗歌来分析其建立在赤子情怀上的诗歌内涵,并分析海子诗歌给当今社会人们人们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意义。海子所生活的地方和他所受教育的文化形成了海子单纯、童真、自强不息、多疑、多思的精神气质和赤子情怀。
关键词:海子;精神气质;诗歌理想
本文把海子精神领域和诗歌领域的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之前和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之后。这样分期的原因是:海子本人出生在农村,但他非常聪明,十五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他是农民的儿子,贫困的出身这个背景在他走入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后,使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个阶段的他接受许多新鲜事物,又促使他有更博大而高远的精神追求。海子诗歌的独特意象和真挚感情,源于他所接受的淳朴的父母之爱和农村乡土环境的教育以及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善良,质朴,淳厚的精神气质和热爱生命和土地的情怀以及由此造就的秉性;而他的诗歌所呈现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境界,则是在考入北京大学之后,感受了北大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渊源学养,兼容并包和刻苦上进的文化精神后自主接受人类文明成果并且把自己的生命艺术化所产生的理性追求。如果说海子十五岁前的生活和经历培养了他善良淳朴的性格和自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_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的意义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集中体现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1、长征精神是治愈当代青年畏难情绪的良药。
长征的路,对于那批热血青年来说,面对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的严酷,其前路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远胜于目前青年遇到的困难,想通了为什么要走的道路,那前路会遇到什么就不是青年应该担心的问题。
热血青年是为了中国
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层解析
广告学理论研究
《理论探索》2009年第3期(总第177期)
哲学问题
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层解析
孙文营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过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表现出来。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仅从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层面分析,还要把握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的深层原因。概括来说,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把握:民族世界观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民族精神,民族世界观,民族价值观,民族思维方式,民族行为方式〔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09)03-0027-03
民族精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其内容是当前学界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一般是从具体的。
民众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的角度,即民族精神的现实层面来分析的。比如,学界将十六大提出的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视为中统一、
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事实上,这些精神反映的是一
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对于个体来说如此,对于民族整体来说也是如此。所谓民族世界观,就是一个民族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苏区精神,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苏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精心培育形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建设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建设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第二,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又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如果将中国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比作一副链条,苏区精神就是这根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苏区精神具有苏维埃革命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至少包含六个方面:一是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二是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四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政治本色;五是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六是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进取精神。概括地说,就是6句话24个字,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奉献,廉洁奉公。其中最具中央苏区特色的,就是“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自律、争创第一”这16个字。
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中央苏区的历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苏区精神,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苏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精心培育形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建设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建设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第二,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又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如果将中国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比作一副链条,苏区精神就是这根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苏区精神具有苏维埃革命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至少包含六个方面:一是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二是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四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政治本色;五是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六是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进取精神。概括地说,就是6句话24个字,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奉献,廉洁奉公。其中最具中央苏区特色的,就是“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自律、争创第一”这16个字。
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中央苏区的历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教育价值[权威资料]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和升华。在当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基本内涵;当代教育价值
80多年前,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罗霄山脉,在井冈山上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毛泽东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说:“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血与火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和升华。
一、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2001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03年8月,胡锦涛同志来到江西强调“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