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8 寡人之于国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语文必修3

8 寡人之于国也

孟 子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鉴赏:这是王安石借孟子抒发情志的诗。这首诗开头两句,是说作者把逝去的孟子以及他留下的遗著,视为精神寄托,精神支柱;把孟子的“风标”,即品格,视为楷模。暗示诗人要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其政治主张,实现变法革新的抱负。

王安石的变法行为,在当时被人视为“迂阔”,其情形就像当年孟子同齐宣王大谈“保民而王”的思想,被看成是迂阔的空论;所要

推行的“王道政治”,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于是,作者说“何妨举世嫌迂阔”,表明古人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彼此相同,遭遇相似,有共同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故有斯人慰寂寥”,古人(孟子)视我为朋友,安慰我,温暖我,感动我,使我寂寞的心灵充满活力。所以,王安石始终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的气魄,不屈不挠,奋斗不懈。

王安石本诗借对孟子的赞颂,唱出了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限时15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粟米(lì) 晓喻(yù) 拖曳(yè) 数罟(cù) ....B.洿池(wū) 鱼鳖(biē) 蓄养(chù) 黎民(lí) ....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精选学案三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寡人之于国也

【资料助读】

[作者卡片]

姓名 生卒年 字号称谓 籍贯 孟轲 前372-前289 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市)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相关材料 他的主张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背景呈现]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不断地同他探讨有关治国的道理。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知识链接]

四书五经: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此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作“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

高中语文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苏教版必修4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寡人之于国也》

【学习重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3.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正确理解。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名片 真正的大丈夫——孟子

孟子,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其实何止是“有些英气”,我敢说,孟子是“极有英气”的。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是的,读孟子,能让我们少一些悲悲戚戚,多一些豪迈气度。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沧桑如何变幻,永恒与时间是同在的。

2.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夺域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争夺人力,成为各

2014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配套练习: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捡”,捡拾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归罪 .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 C.①⑤相同

B.②③⑤相同

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 )

(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

(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

( )

——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罟不入洿池?数.A.? ?数口之家?.

?好战?王.B.? ?然而不王者?.

?憾?养生丧死无.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非我也,岁也?.D.? ?王无罪岁?

5.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一组是 ( )

①谨庠序之教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

寡人之于国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原创一体化教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

寡人之于国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归纳“数、发、直、兵、胜”等实词的意义和“然、则、其、以”等虚词的用法; 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特点。 3.学习并理解孟子善辩的语言艺术。 教学设想

本文安排在诸子散文单元第二课,重点是学习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掌握特殊文言句式;难点是学习孟子的“仁政”主张,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学法上,不仅要继续抓牢感性材料的积累,更要不断增强理性认识,注重学习方法的探讨研究。具体做好:一、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孟子雄辩的文风;二、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整理一词多义,把握虚词,归纳句式,总结一定的文言规律;三、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课拟用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移其粟(lì )于河内 弃甲曳(ya )兵 鸡豚(tún ) 狗彘(zhì) B.衣帛(bó)食肉 然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寡人之于国也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2.下面的加红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

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

寡人之于国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 3、感受孟子的“雄辩”风采。 4、.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对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的掌握

2、教学难点:对孟子“仁政“思想及“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学点拨法 3、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提问导入:“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书? 明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就是出自四书之一的《论语》,而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叫做《寡人之于国也》,同样出自四书之一的《孟子》。

2、请学生回忆自己所记住的孟子的名言警句 初中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介绍孟子及《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2(精品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基本设想】

这篇课文是《孟子》第三章,主要阐述儒家的王道思想。其中,“不违农时”一段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一段论王道之成,这是本章的核心。把握这个核心,就可以看出全文的理路:开始,梁惠王自称尽心于国,问邻国之民不归顺之故,孟子设喻作答,暗示对方要放弃战争政策,自反修政;然后因势利导,从正面提出王道的主张,要在制民之产;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开头——不“罪岁”,则当行王道;王道行,而天下之民至矣。这个理路应当让学生知道,因为它显示了这篇谈话记录形式上的特点,有助记诵。

讲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其实是指西周初期的井田制度而言;而在孟子那个时代,兼并土地之风愈演愈烈,要想恢复井田制度绝难办到。这个问题不容易说清,说多了就不是学文言而是学历史了。其次,课文末段对残民之君的揭露,也是孟子王道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只需点出来,认真地诵读,能由文入情也就够了。

中学生学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字、词、句、段、篇无不有待积累,有积累而后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便是诵读。因此,教文言当以诵读指导为主线来贯穿全部教学活动,讲什么要视诵读的需要而定,不必面面俱到,更不宜抓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寡人之于国也

【温馨晨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标解读】:1、了《孟子》相关知识;

2、基础文言字、词、句的过手,运用。

【超前预习】:一、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