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
“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sexual 激情、质疑 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reproduction) 激发兴趣 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看书、填表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2016
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21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21.1): 生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1.掌握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常见的无性生殖。 2、组织培养的概念。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 教学用具:
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多媒体素材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启发与学生观察、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都知道生物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生物的物种不会由于某些个体的死亡而灭绝? (回答:是由于生物体具有生殖的特点。)
这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生物生殖的内容。 讲述:我们知道生物的种类很多,那么,生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按生物的进化趋势,我们将生物的生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性生殖,另一类是有性生殖。我们先来学习无性生殖。首先我们来学习无性生殖的类型。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学习过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下面大家观看大屏幕所演示的几种生物的无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sexual 激情、质疑 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reproduction) 激发兴趣 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看书、填表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 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 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 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 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 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 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 无性生殖的原理 2、 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 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 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 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 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 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 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 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 无性生殖的原理 2、 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 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 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 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 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 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 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 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 无性生殖的原理 2、 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 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
八年级教案
教案
常德市五中八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课 题 中心发言 人
环球之旅(4) 郭荣华
课时 研讨审核
第一课时 备课组
模式 审批人签字
引领-尝试
《剪羊毛》 感知二部合唱曲的声部关系; ; 初步了解大洋洲及其音乐简况。 教学目标 学会二部合唱曲 重点:练习二部合唱,初步掌握声部之间的配合协调、和谐。 难点:由于平时较少接触二部歌唱,所以,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一方面要鼓励学生 重点难点 增强自信心,从思想上驱除自卑感,另一方面可通过分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唱熟各声 部,然后再配合。 过程设计 个性批注
导入: 导入:在二部合唱《剪羊毛》的歌声中,学生走进教室,让学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具有 较浓厚的欧洲音乐风格) 由此引发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的阐述, , 结合世界地图、 大洋洲地图介绍大洋洲及其音乐简况。并引入对二部合唱《剪羊毛》的学唱。
教唱歌曲:1, 为了使学生理解声部关系,必须让每位学生都学唱两个声部 2, 学唱《剪羊毛》主旋律两遍以后,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1)调式、调性(C 大调) ; (2)节拍、节奏特点(四二拍子,以八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为特点)(3)旋律 ; 进行特点(级进、大三和旋分解上行和连续音阶进行)(4)音乐结构(有再掀的 ; 二段体)
最新八年级生物-八年级上生物期中试题 经典
八年级上生物期中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限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6 答案 2 17 3 18 4 5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19 20 1.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氧 B.水质容易变坏 C.水中微生物过多 D.水中缺少食物 2.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河蚌 B.扇贝、章鱼 C.海蛰、河蚌 D.水蛭、蜗牛 3.放置在阳光下的鱼缸中的鱼哪一个会先死去(鱼、缸大小均相同)
A.一缸清水2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B.一缸清水2条鱼 C.一缸清水10条鱼 D.一缸清水10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4.观察水中游泳的鲫鱼时,会发现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
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书上9页)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4、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看看是否有黏液。 实验步骤 应观察到蚯蚓的腹部有小突起(刚毛),在玻璃板上爬行慢,在纸的现象 实验结论
板上爬行快。 了解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
仙林镇小学生物实验教案
教师姓名:王勇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一 班 实验名称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书上76页) 实验目的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