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7求下列级数的和
“数学实验7求下列级数的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数学实验7求下列级数的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学实验7求下列级数的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实验7 - 图文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理学实验楼525 2013-6-14、2013-6-21、2013-6-28
数学与信息科年级、专业、学 院 数学103 姓名 学学院 班 阮灏锦 1015100160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数学实验 成绩 指 导 实验项目名称 综合练习 教 师 一、 实验目的 综合利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几个简化的实际问题,锻炼和检验数学建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暂无。 三、使用仪器、材料:1.硬件:微型计算机;2.软件:MATLAB 7.11.0(R2010b)。 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 投篮的出手速度和角度 1.1问题的提出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提高投篮命中率对于获胜无疑起着决定作用,而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决定投篮能否命中的两个关键因素。这里讨论比赛中最简单、但对于胜负也常常是很重要的一种投篮方式——罚球,并且球出手后不考虑球自身的旋转,不考虑碰篮板或篮筐。 图1为过罚球点P和篮筐中心Q、且垂直于地面的平面示意图,按照标准尺寸,P和Q点的水平距离L=
实验7结构体和枚举的应用
实验7 结构体和枚举类型的应用 185 实验7 结构体和枚举的应用 7.1实验目的
⒈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定义、成员的引用方法。 ⒉熟悉共用体类型的定义、成员的引用方法。 ⒊学习枚举变量的使用方法。 7.2实验内容与步骤
⒈上机实验题一
编写程序完成一名职工的姓名、出生年月、奖惩、基本工资的初始化。从键盘输入奖金金额,输出对应职工的姓名、工龄、奖惩、领取金额等信息。
⑴分析
姓名、出生年月、奖惩、基本工资为不同的数据类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用结构体进行处理,其中出生年月也用结构体来定义。
一个完整的参考程序如下: #include
int year; int month;
}; //A struct Person {
char name[20]; Date birth; char award[20]; float money; float salary;
}p={\王建国\五一劳动奖章\void main() {
float num;
cout<
186 C++程序设计与实验指导 第二部分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整理版 - 图文
10 16 3 5 4 24 41
修了 ? 只 多
73
修了28米 水渠全长?米
120只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
6cm
10cm 30米
6cm 43.5米 8cm
6
平行四边形 60 的面积30 平方厘米
10 30 50
6cm
数学建模作业 实验7多元分析实验
实验7 多元分析实验 1. 回归分析 解:(1) 根据题意,对数据利用R软件作出散点图 > x<-c(5.1,3.5,7.1,6.2,8.8,7.8,4.5,5.6,8.0,6.4)
> y<-c(1907,1287,2700,2373,3260,3000,1947,2273,3113,2493) > plot(x,y, xlab=\得到如下图像:
Y1500200025003000456X789
分析图像,数据点大致落在一条直线附近,说明变量x和y之间大致可看作线性关系,假定有如下结构式: y=β0+β1x+ε
其中β0和β1是未知常数,为回归系数,ε为其它随机因素对灌溉面积的影响,ε服从正态分布N(0,σ2)。
利用R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提取相应的计算结果: > x<-c(5.1,3.5,7.1,6.2,8.8,7.8,4.5,5.6,8.0,6.4)
> y<-c(1907,1287,2700,2373,3260,3000,1947,2273,3113,2493) > lm.sol<-lm(y ~ 1+x) > summary(lm.sol) 得到如下结果: Call:
lm(formula = y ~ 1 + x)
Residuals:
Min 1Q Median 3Q Max
-128.591 -70.978 -3.727 49.263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
工作材料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0、1、2、3、4、5。
.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范文材料
工作材料
师:图上有些什么?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
数学分析求极限的方法
求极限的方法
具体方法
⒈利用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来求极限
定理1①:若极限limf(x)和limg(x)都存在,则函数f(x) g(x),f(x) g(x)
x x0
x x
当x x0时也存在且
①lim f(x) g(x) limf(x) limg(x)
x 0
x x0
x x.0
②lim f(x) g(x) limf(x) limg(x)
x x0
x x0
x x0
又若limg(x) 0,则
x x0
f(x)
在x x0时也存在,且有 g(x)
f(x)limf(x)
limg(x)
limg(x)
x x0
x x0
x x0
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极限,条件是每项或每个因子极限存在,一般所给的变量都不满足这个条件,如
0
、等情况,都不能直接用四则运算法则,必须要对变量进行变形,设法消去分子、分母中 0
的零因子,在变形时,要熟练掌握饮因式分解、有理化运算等恒等变形。 例1:求lim
x 2
x2 4
x 2
解:原式=lim
x 2
x 2 x 2
x 2
lim x 2 0
x 2
⒉用两个重要的极限来求函数的极限
①利用lim
x 0
sinx
1来求极限 x
lim
x 0
sinx
1的扩展形为: x
令g x 0,当x x0或x 时,则有
lim
x x0
sing x s
实验7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实验7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实验目的
(1)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PROCEDURE创建存储过程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EXECUTE执行存储过程的方法。
(3)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ALTER PROCEDURE修改存储过程的方法。
(4)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PROCEDURE删除存储过程的方法。
(5)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TRIGGER创建触发器的方法和步骤。
(6)掌握引发触发器的方法。
(7)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或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触发器。 (8)掌握事务、命名事务的创建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事务的处理情况。 2.实验内容及步骤
请先附加studentsdb数据库,然后完成以下实验。
(1)在查询设计器中输入以下代码,创建一个利用流控制语句的存储过程letters_print,该存储过程能够显示个小写字母。
答:
(2)输入以下代码,创建存储过程stu_
-实验7 过程 - 函数和程序包
实验7 过程、函数和程序包
【实验目的与要求】
? ? ?
掌握过程的创建与调用
掌握PL/SQL函数的编写与调用 熟悉程序包的使用
【实验内容与步骤】
7.0.实验准备工作:PL/SQL程序文件的编辑与执行
1.使用文档编辑器编辑以下代码,并保存为aa.sql: 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v_name VARCHAR2(10); --定义字符串变量v_name v_sal NUMBER(5); --定义数值变量v_sal BEGIN --可执行部分标识 SELECT ename,sal INTO v_name,v_sal FROM emp
WHERE empno=7788; --在程序中插入的SQL语句
DBMS_OUTPUT.PUT_LINE('7788号雇员是:'||v_name||',工资为:'||to_char(v_sal)); --输出雇员名和工资 END; / 2.以scott身份登录,在SQL Plus中执行@aa命令运行程序:
注:测试时,文件名请用全名(即包含路径,如:@c:\\aa)
给出运行结果:
第 1 页 共 28 页
7.1.
一年级数学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一、创设游戏,激趣导入 数字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生活馆: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看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师:这12是怎么来的?(数出来的)要求学生把12写在盘子下面,若有学生写了给予表扬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余数的妙用和巧求平均数
CHEER YOUNG
启扬教育2014年暑假班 3升4年级
第七讲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的关系。 2、利用余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周期规律的问题。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之间的相互转化,领会移动补少的运用。
第1课时 余数的妙用
典型例题 例题1、 一个整数除以27的商是81,余数是9,这个数是多少?
例题2、算式( )÷7=8……( )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例题3、算式( )÷8=( )……( )中,商和余数相同,被除数有哪些?
例题4、在算式27÷( )=( )……3中,除数和商分别是多少?
例题5、在算式( )÷( )=7……7中, 除数最小应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6、有一篮鸡蛋,如果每次拿3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次拿5个,最后剩下3个,这篮鸡蛋最少有多少个?
1
CHEER YOUNG
启扬教育2014年暑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