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文化保存与推广

“地方民俗文化保存与推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方民俗文化保存与推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方民俗文化保存与推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民俗文化推广策划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红安县“舞龙”民俗推广策划书

目录

一、前言

二、“舞龙”民俗简介

三、策划重点及方向

四、整体活动策划方案

五、“舞龙”民俗文化宣传推广方案

六、后期推广策略

一、 前言

民俗文化,固然是当地风土人情的沉淀。红安最著名的风俗文化就要属“舞龙”文化了,因此,本策划书将针对推广红安的“舞龙”文化。本次“舞龙”文化节将定于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旨在促进红安“舞龙”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带动新年红安旅游的新潮流,进一步体现民俗文化的集体性、民族性、地区性和传承性。

二、“舞龙”民俗简介

“舞龙”也称“龙舞”、“玩龙灯”。正月初一,出行的鞭炮响过,人们相互拜年祝贺之后,便有数条布龙、纸龙、草龙、纷纷出动,在村里“游”起来,伴之以“咚咚咚”、“锵锵锵”热闲的锣鼓声,挨家挨户边走边舞,有时还要进屋绕堂一周。村民轻则鞭炮相迎,烟糖相赠,重则酒肉款待,条烟相送,有的还赠以红包,以示慰劳。本村“舞”过之后,再去邻近友好村。正月十五晚上,是舞龙的高潮,群龙飞舞,彩灯万盏,人们数十里相聚,热闹异常。龙有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的动势分行进(摇头、摆尾)、迎龙(头不时高举:尾摆个不停)、舞龙三种。领舞者手举红色绸制绣球,龙跟着绣球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

民俗文化发展与现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 第 1 页

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之保护

——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目录

1.民俗与民俗文化的变迁 1.1民俗旅游的现状

1.2民俗文化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3民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 2.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 2.1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村的影响 2.2舞台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2.3娱乐化庸俗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2.4外来文化与民俗旅游村寨文化的互动 3.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 3.1建立生态保护区,走民俗生态之路 3.2加强宣传,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 3.3防止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和同化 3.4提高民俗旅游管理者的文化素质 3.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结论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 第 2 页

摘要

民俗文化,是依附着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在民俗

宿迁民俗文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宿迁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习俗

除夕辞旧

除夕是指农历年中的最后一天(十二月大尽是三十,小尽二十九),这一天宿迁人称“三十晚”。在这一天,各家在外地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团聚,共吃团圆饭。晚饭前,家家贴春联,即贴对子、贴门头,挂红灯笼,在家用器具上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晚餐开始,燃放鞭炮,这一顿饭称年夜饭,特别丰盛。饭后全家老少齐集一堂“辞岁”,点香烛,化纸箔,供神灵祭祖先,居家老小叩头膜拜,随后由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接着,包饺子,包汤圆。饺子馅有荤有素,汤圆馅亦有糖、有芝麻或菜类。全家人围着炉火。现在是观看电视,边喝茶、嗑瓜子、吃花生、糖果,边聊天、叙家常,一起守岁,其气氛最为温馨祥和。有的人家还为小辈点长命香。直至清晨,鞭炮声彻夜此起彼伏响声不断。做生意的人街上店铺营业日以继夜,特别是理发业和浴池则通宵达旦,俗话说“有钱无钱,剃头洗澡过年”。在旧社会,穷人过年即是过关,因为少租少债,催租讨债的登门,大年夜四处躲债不敢归家。 春节迎新

正月初一春节,是农历新一年的开始。拂晓各家便争相燃放鞭炮,有的人家还早早地到村口井台上去抢“富贵水”

(或曰元宝水)。家家吃三十晚包的饺子和汤圆。早饭前,照例是先盛上两碗饺子敬神祭祖

海南民俗文化研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海南民俗文化研究

——以黎族打柴舞为例

10级汉语言文学(1)班王丹丹10205042

摘要: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存在着层次

差别,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文化。中国上下两层文化的分野非常鲜明,上层文化又叫圣贤文化、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下层文化又叫做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两层文化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更是有着悠久深厚且独特的民俗文化,本文将以海南黎族经典的打柴舞为例对海南这块土地的民俗文化现象进行介绍研究,展现其魅力,挖掘其价值,使更多人们了解、热爱海南丰富且独特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海南 民俗文化 黎族打柴舞

一、海南的民俗文化历史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一个地方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具有极强的个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民风。

在祖国浩淼的南海上,浮着我国第二大海岛——海南岛,它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试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77cn.com.cn

试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金小燕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9期

【摘要】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区形势,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不同的民风形成不同的民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缔造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源远流长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没有其应有的强度,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游走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抢救、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了广泛的人文、地理、历史风情等多种领域,也植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个层面。近年来,民俗文化逐渐走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有着越来越高的呼声,这一方面说明了有关部门和群众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受到了较大冲击的事实。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侵袭,因此,采取多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民俗文化的保护,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多方面

试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77cn.com.cn

试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金小燕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9期

【摘要】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区形势,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不同的民风形成不同的民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缔造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源远流长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没有其应有的强度,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游走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抢救、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了广泛的人文、地理、历史风情等多种领域,也植根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个层面。近年来,民俗文化逐渐走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有着越来越高的呼声,这一方面说明了有关部门和群众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受到了较大冲击的事实。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侵袭,因此,采取多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民俗文化的保护,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多方面

走进永康 - 民俗文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浙江省永康市明珠学校校本课程

走进永康——民俗文化

课 程 纲 要

永康市明珠学校制订 主编

永康市明珠学校选修课程评审委员会 审定

1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1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2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3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3

一、知识与能力??????????????????????????3 二、过程与方法??????????????????????????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4

专题一 永康经济民俗文化………………………………………………………4 第一讲 生活民俗?????????????????????????4 第二讲 社交民俗?????????????????????????5 第三讲

浅谈陕北民俗文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陕北的民俗文化

摘要:开疆拓土,民族纷争,军垦民耕,生态恶化。西风漫卷,黄沙蔽日,天

昏地暗,掠去长城一线万年青翠。荒漠化似乎淹没了漫漫历史长河形成的灿烂的陕北文化。。但陕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陕北文化对于具体地、细致地了解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陕北;民俗;文化 引言:

文化属于社会范畴, 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与人类的存亡相始终, 它是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陕北文化是指在陕北高原这块特定的黄土地上, 各族人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陕北高原北靠鄂尔多斯高原, 东尽黄河, 南接八百里秦川, 西连河套, 处于北方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的过渡地带。这一地缘关系决定了陕北文化处于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围之中, 并受着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年来, 陕北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许多文人学士们涉足于这块土地进行文化考察和研究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看重陕北文化, 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 足见其在民族文化史上所踞的重要地位。

正文:

陕北是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处, 也是黄河文明和草地文明的结合处, 又是土地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

兰陵民俗文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生产习俗

土地俗称——称田地为“湖”“地”。

劳动力俗称——下地做农活为“下湖”“干活”。

农作物俗称——小麦称“细粮”,其他称“粗粮”。皮屑称“麸子”,秸秆称“麦秸

腿”。玉米叫“玉蜀黍”“棒子”“麻牙”“麻英”“麻蜀黍”等。

农活俗称——扬场(以木锨抛起谷物,利用风力去掉糠壳)、喂玉米(追化

肥)等。

生产时令——有谚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立秋三天镰刀响”“三春不如

一秋忙”。 工匠生产习俗

做豆腐、扎笤帚、钉盖顶(穿锅拍子)、制陶(烧窑)。

行业神崇拜

木、瓦、石匠拜鲁班为祖师爷,每年五月初七聚会叩拜。裁缝、纺织、刺绣以黄帝、嫘

祖为开山始祖,每年九月十六祭奠。金、银、铜、铁匠以李耳为“老祖”,二月十五日举行仪式。鞋匠奉孙膑为始祖十月初一祭。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九月九日祭。纸坊工匠尊蔡伦为祖师,三月十七日祭。 服饰

衣着——俗称穿戴。圆领大襟上衣、直挡宽脚裤、扎腿。(今有茄克、超短裙、喇叭库、

紧身装、休闲服等。)

帽子——瓜皮帽、礼帽、火车头帽、军帽,另有孩子戴的虎头帽、大尾巴帽等。

鞋袜——“蒲毛翁”、麻鞋、绣花鞋,线袜、耕地穿的泥袜、孩子穿的虎头鞋等。

民俗文化的分类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类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自2008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历》、《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