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

“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文学史课件:先秦文学课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编 先秦文学(总28学时) 先秦文学( 学时) 学时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上古文学( 学时 学时) 上古文学(4学时) 诗经》 学时) 《诗经》(6学时) 学时 历史散文( 学时 学时) 历史散文(6学时) 诸子散文( 学时 学时) 诸子散文(6学时) 屈原和楚辞( 学时 学时) 屈原和楚辞(6学时)

上古文学( 学时 学时) 第一章 上古文学(4学时) 第一节先秦文学概说和原始歌谣“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 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 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 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 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 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着一 定的文学因素。 3.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 散文。

先秦诗歌的概况:先秦诗歌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 《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诗经》 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了巨 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 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

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考点部分整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1、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这些诗歌,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其四,丰富、生动、简练、此外,《诗经》中还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3、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

先秦文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考试吧(Exam8.com)-第一个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的综合考试网站!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 《诗经》

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 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 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 《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 2.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 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 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

先秦文学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号座 ∶∶∶∶∶∶∶∶∶∶ :装 )室教(场考 ∶∶∶∶∶∶∶∶∶∶∶ :级订 班、业专、级年 :∶∶∶∶∶∶∶∶∶∶∶∶∶ )院线( 系 :名姓 :号学 ∶∶∶∶∶∶∶∶∶∶∶∶∶∶∶∶ 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试卷

(2007 — 2008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 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 (A √ /B /C 卷)

课程代码 011ZB0041_03 考核形式 闭卷笔试 考核日期 20 0 8 年 7 月 日 考核时长 12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 值 25 15 8 30 22 100 实得分 统分人 核分人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25空格,每空1分,共25 25分)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

2.《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 、 ,

它们和

中国文学史 - 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二.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 ;

三.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一. 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 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 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 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

中国文学史题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Wanjianhai整理

1、“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之后一年内文学创作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打破了--“人性”和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

2、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和杨益言,小说中塑造的叛徒形象是--甫志高。

3、茹志鹃的小说形成了--清新、俊逸的风格,以《百合花》为代表。新时期转变风格的代表作是《--剪辑错了的故事》。 4、《茶馆》是老舍建国后最重要的话剧,它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5、“--四五天安门诗歌”和“贵州诗人群”是文革期间最有代表性的地下诗歌群。 6、“伤痕文学”的发端是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小说中塑造的两个被“四人帮”的愚民政策毒害的学生形象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7、韩少功的文章《--文学的\根\》被看作是寻根文学运动的理论宣言,他的寻根文学代表作《爸爸爸》塑造了富有象征意味的痴呆儿--丙崽的形象。 8、余华的先锋文学代表作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呼喊与细雨》等,而《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则代表了他叙事态度的质变。

9、新时期徐迟创作的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报告文学除《歌德巴赫猜想》外,还有《--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等。

10、“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出自北岛的诗歌《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考点归纳

【名词概念】《蜡辞》、礼乐文化、战国文学、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诗三百》、删诗说、四家诗、毛传郑笺、甲骨卜辞、铜器铭文、风雅颂、比兴、六义、《尚书》、春秋三传、语录体、对话体、、寓言体、诸子百家、孔孟、老庄、楚辞、《离骚》、“香草美人”、九歌

【主要问题】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的形态、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神话的产生于功能、神话的类型、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的影响、诗经的编定、用诗和传诗、《诗经》的内容和现实精神、句式和章法、雅颂与国风不同的语言风格、《诗经》的地位和影响、《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国语》的文学成就、《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的语言艺术、《荀子》的议论、《离骚》的思想内容、楚辞的流变

【作家作品】《弹歌》、《伊耆氏蜡辞》、《侯人歌》、《山海经》、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载驰》、《伯兮》、《氓》、《黍离》、《君子于役》、《蒹葭》、《七月》、《东山》、《采薇》、《节南山》、《何草不黄》、《生民》、《尚书·无逸》、《左传》

中国文学史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文学史复习

一、填空

1、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

3、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4、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哀江南赋》。 5、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 6、蔡琰的《悲愤诗》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7、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曹操。 8、“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丘迟《与陈伯之书》。

9、我国第一篇论文学的文章是《典论·论文》。 10、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11、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古代诗集诗经。

12、“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13、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

14、南朝出现的诗体永明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5、“诗缘情而绮靡”是陆玑在《文赋》中提出的观点。 16、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版讲义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讲义

第一编 先 秦 文 学 绪 论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先秦文学总体概况、基本特征有个总体把握,为以下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文学史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掌握先秦文化经历了由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的嬗变过程,文学也经历了远古时代传说时期文学(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时期,明确认识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紧,并打上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烙印;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特征。

二、具体内容和要求:

1、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秦文学作者群的流变: 3、秦文学形态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在于介绍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使学生充分认识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充分阐述先秦文化由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发展的嬗变过程,以及伴随文化的变迁文学发展的变化状况,从而使学生认识掌握文学文化学的研究视角。 四、思考题:

1、了解古代文学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了解三古各期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2、上古诗歌体现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有何史料依据?

3、上古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谈谈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5、理解认识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密切关系。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

先秦文学提纲08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文学(讲稿提纲)

导 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这种文化可以骄傲地矗立于世界最灿烂的古代文化之林,而文学遗产是其中最光辉的部分之一。

我国的古代文学遗产是异常丰富多彩的,它品类繁多,源远流长,尤其突出的是它的连贯性。从《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代的小说、戏曲,三千年来,它延绵不绝,一脉相承。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奇迹,这与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古老国家的文学发展情况都不相同。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精美的语言,隽永的情思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发展历程,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时至今日,中国古代文学仍以其真挚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读者,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学习本课的目的就是要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本门课程在业务方面的具体要求是:

1、要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轮廓,要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

2、要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地得到提高,通过古代汉语课和本门课程的学习后,要使他们能够借助旧注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

3、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古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