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市县经济发展排名
“海南省市县经济发展排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海南省市县经济发展排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海南省市县经济发展排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础条件与现状评价 (一)自然资源条件 区位条件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缘要地,外临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海南省是祖国的南大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海南省向东北穿过台湾海峡等直抵西太平洋环形经济区的北部,向东经巴士海峡等与太平洋沟通,东南经苏禄海等可达大洋洲,西南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海域空间
海南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面积为3.54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其中,环本岛海域使用管理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与相关的陆域形成一个环岛\蓝宝石”海洋经济圈;可以利用的大陆架浅海83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73万平方千米。
资源基础
海南省滨海地区和海域有多种自然资源,适合发展海洋经济。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岛、洲、礁、沙和滩600多个;全省海岸线总长 1928千米 ,海岸线系数为0.05453,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海南岛海岸线长1618千米 ,海岸线系数为0.0477,高于全国海岸线系数的平均水平;环本岛港湾84个,可开发的68个;洋浦、海口、清澜、新村、三亚和八所等港湾面积较大、海水较深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础条件与现状评价 (一)自然资源条件 区位条件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缘要地,外临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海南省是祖国的南大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海南省向东北穿过台湾海峡等直抵西太平洋环形经济区的北部,向东经巴士海峡等与太平洋沟通,东南经苏禄海等可达大洋洲,西南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海域空间
海南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面积为3.54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其中,环本岛海域使用管理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与相关的陆域形成一个环岛\蓝宝石”海洋经济圈;可以利用的大陆架浅海83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73万平方千米。
资源基础
海南省滨海地区和海域有多种自然资源,适合发展海洋经济。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岛、洲、礁、沙和滩600多个;全省海岸线总长 1928千米 ,海岸线系数为0.05453,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海南岛海岸线长1618千米 ,海岸线系数为0.0477,高于全国海岸线系数的平均水平;环本岛港湾84个,可开发的68个;洋浦、海口、清澜、新村、三亚和八所等港湾面积较大、海水较深
海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doc2
海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前言??????????????????????????5
一、海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背景???????????????5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海南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6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海南建设生态省的有效途径??????????6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止污染、节能降耗的重要保证????????6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海南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有效措施????7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海南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8 二、海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8 (一)政府政策中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位和要求????????????8 1.生态省建设概况???????????????????????8 2.循环经济定位????????????????????????9 3.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和主要目标?????????????? 10 (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10 1.建筑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成绩明显 ?????????????? 11 2.工业现存污染主要问题???????????????????
金融与市县经济发展测试答案
满分测试
试卷名称: 金融与市县经济发展(2015 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提交日期: 2015-03-04 考试得分: 100 答对试题数: 15 单选题: 共 5 题,正确 5 题 判断题: 共 5 题,正确 5 题 考试用时: 6 分钟 11 秒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100% 多选题: 共 5 题,正确 5 题 问答题: 共 0 题,正确 0 题
1 基础设施可选择融资方式中引入民营资本的核心内容在于( )(分 值:6.0/得分:6.0) 满足大众需求
完成国家计划
达到市场目标
达到回报要求 2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明显的区别在于( )(分值:6.0/得 分:6.0) 现金流标准更严格
投资规模大小
上市公司拥有贴现机制
可以从股市获得资金 3 中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市县发展战略都指向( )(分值:6.0/得 分:6.0) 工业化
市场化
现代化
中国化 4 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是( )(分值:6.0/得分:6.0) 管理入股
直接控股
满分测试
一次性入股
三台一会 5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特点在于( )(分值:6.0/得分:6.0) 市场的力量
政府起到重要组织作用
自组织
开发经济 6 风险管理的三个层次( )(分值:8.0/得分:8.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01—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2003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6亿元,是2001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5.05亿元,是200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比2001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长10.4%。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83亿元、财政收入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56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05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7位,比2001年上升16位;肥东居第8位,比2001年上升10位;长丰居第11位,比2001年上升30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
佳木斯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2
佳木斯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几千年以来,县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融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县域经济已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县域经济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佳木斯作为农业大市,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佳木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而且事关佳木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及其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体经
1
济实力还很弱,综合经济排名在全省位次滞后,
佳木斯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2
佳木斯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几千年以来,县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融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县域经济已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县域经济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佳木斯作为农业大市,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佳木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而且事关佳木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及其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体经
1
济实力还很弱,综合经济排名在全省位次滞后,
关于加快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联合调研组
(2006年6月19日)
县域工业是全市县域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板块,是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
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市奋力崛起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按照市政协常委会专题调研计划要求,组成由市发改委、经委、市财政局、科技局、统计局以及市政府经研室人员参加的联合调研组,在怀远、五河、固镇三县政协的密切配合下,对县域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及估价
我市县域工业在“十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县县委和政府审时度势,把“工业强县”
作为重要战略提出,三县工业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全市县域工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09.5亿元,比2004年增长20.1%,占全市工业比重为35.2%,比“九五
黄冈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
黄冈经济开发区统计局 洪应政
二OO七年十月八日
县域经济是黄冈经济的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对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认真剖析,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症结,寻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探索符合黄冈实际的、具有黄冈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稳步向小康迈进。
1、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2006 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GDP)达到39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从分县市看超过全市县域平均增长水平的有团风、英山、浠水、武穴等县。全市县域GDP平均达到39.19亿元。超过全市县域GDP平均水平的有黄州、红安、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等县市区。
全市县域GDP总量与2002年相比,增长44.3%,五年平均递增9.6%;县域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20.42亿元扩大到 29.
关于加快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联合调研组
(2006年6月19日)
县域工业是全市县域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板块,是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
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市奋力崛起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按照市政协常委会专题调研计划要求,组成由市发改委、经委、市财政局、科技局、统计局以及市政府经研室人员参加的联合调研组,在怀远、五河、固镇三县政协的密切配合下,对县域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及估价
我市县域工业在“十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县县委和政府审时度势,把“工业强县”
作为重要战略提出,三县工业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全市县域工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09.5亿元,比2004年增长20.1%,占全市工业比重为35.2%,比“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