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培优专题突破
“高考语文培优专题突破”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考语文培优专题突破”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考语文培优专题突破”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1届高考语文必杀专题突破提升训练7
2011届高考语文必杀专题突破提升训练
鉴赏诗歌的语言
[题组一 炼字型]
1.(2009·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主旨,“悠悠”的作用就很清楚了:一写水面辽阔,二寓相思之深。
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2009·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
2022高考专题突破 补写句子
语言表达——补写句子
【对应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压缩、概括能力。
【命题规律】
(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有字数限制。
(5)设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三空,赋分五为5分或者6分。
【材料内容】
句子补写题选取的材料从性质上来说基本上是记叙性语段、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近几年高考试卷大多选择说明性语段和议论性语段。
【解题方法】“三思一读”
一思文段大意——通读时根据材料性质,抓住关键词句(勾画出来),把握材料大意。
二思层次思路——只有正确地切分文段的层次,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才能准确定位补写句子的特点,是概括句,还是阐述转换句,并明确陈述的对象。
三思内容形式——应明确补写的对象,要前后照应,特别关注空格前后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问号、句号等的)暗示作用以及关连词(也、又因此、但是、如果、尽管……但是等)的提示作用,找到相应的词语、句子,定出陈述的内容,有的还要照顾前后的句式的一致。
一读复查验证——这一步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填后复查验证,即“填空”后对整个语段通读分析,看看所填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符合语境,还要回顾题干中
高考排列组合专题突破
高考排列组合专题突破 排列组合应用 重难点突破
一 排列组合不同问题解法
1.相邻问题并组法
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并为一个组(当作一个元素)参与排列.
【例1】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A、B必须相邻且B在A的右边,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
A.60种 B.48种 C.36种 D.24种
2.相离问题插空法
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先把无位置要求的几个元素全排列,再把规定相离的几个元素插入上述几个元素间的空位和两端.
【例2】七个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个必须不相邻,那么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 ]
A.1440 B.3600
C.4820 D.4800
3.定序问题缩倍法
在排列问题中限制某几个元素必须保持一定顺序,可用缩小倍数的方法.
【例3】A、B、C、D、E五个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 B必须站A的右边(A、B可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
A.24种 B.60种
C.90种 D.120种
4.标号排位问题分步法
把元素排到指定号码的位置上,可先把某个元素按规定排入,第二步再排另一个元素,如此继续下去,依次即可完成.
【例4】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则每个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提升练习题25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提升练习题!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提升练习题: 探究题型(二)——实用类文本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在现场!我爱祖国!”
赵婀娜
站军姿、走队列、喊口号,数不清多少遍的动作重复,记不得多少次的汗如雨下。几万张洋溢着青春朝气的面庞,几万颗为祖国跳动的年轻的心,没有叫苦叫累,只有热情与坚持。他们,即将在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为祖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即将以一代人特有的方式,在举世瞩目的华彩篇章中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玩耍,没有喧哗,我们迎着太阳站得挺拔,任日晒风吹雨打,凭汗水滑过脸颊,再苦再累再辛苦,我们都不怕!”“祖国,给我一个机会,我知道了,是时候了,我将登场,这不是我们最后的亮相,这只是一个开始,每一天都是检阅,每一天,我都将与祖国共同奋进在前行的路上 ”他们在艰苦的训练过程中写下充满激情的文字。
他们,就是在10月1日参加国庆群众游行、广场联欢等庆祝活动的8万多名来自首都56所高校的大学生。在长达几个月的训练中,大学生们充满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在大学生心中牢固树立。
当高喊出“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时,心被深深地震撼着
“当大家齐声喊出‘祖国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含解析
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七 读懂诗歌,分析特征——形象题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题型分类 人物形象 1.选材特点: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1.选材特点:事物形象 1.选材特点:主要针对那些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歌景物形象主要考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像、动查意象意境、手法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作、神态、性格、情感、观和作用。 命题特 点总结 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2.命题特点: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2.命题特点:概括事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分为塑造主要考查诗歌的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两类。 2.命题特点:主要考景象、特点和情感,在鉴赏景物形的特点,简要分析事物意象象的同时往往要的内涵,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找到所写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契合点”。 查概括人物的特点、形象及联系鉴赏诗人的人物的际遇。 形象。 无论鉴赏的是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都需先把握诗句的内容、命题共 性解读 含义及感情基调,注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意义,特别是常见意象的含义,要关注作者描写形象的方法,把握作者寄寓在物象身上的特殊
高考实验专题突破:仪器连接顺序
高考实验专题突破:仪器连接顺序
1、煤气化是有效利用化石能源的方法之一,有关反应如下: ①C+H2O
CO+H2 ②CO+H2O
CO2+H2
获得的气体称为水煤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使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收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 【提出假设】对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1:该气体是CO、H2。
假设2:该气体是CO、H2、H2O。
(1)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他们拟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假设(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实验前装置内部的空气已经排尽)。
(2)按气流从左至右连接各仪器,用题中小写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仪器可重复使用)混合气→dc→________→_____→i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j;
(3)仪器A中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高考实验专题突破:仪器连接顺序
高考实验专题突破:仪器连接顺序
1、煤气化是有效利用化石能源的方法之一,有关反应如下: ①C+H2O
CO+H2 ②CO+H2O
CO2+H2
获得的气体称为水煤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使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收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 【提出假设】对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1:该气体是CO、H2。
假设2:该气体是CO、H2、H2O。
(1)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他们拟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假设(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实验前装置内部的空气已经排尽)。
(2)按气流从左至右连接各仪器,用题中小写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仪器可重复使用)混合气→dc→________→_____→i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j;
(3)仪器A中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 散文阅读(80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十八讲) 散文阅读
(对应学生用书62~65页)
1. 明确散文阅读命题趋势与考查特点。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十六教案 - 散文阅读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十六教案:散文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
2022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生物》1专题突破练专题练
专题练1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建议用时:40分钟分值:90分
答案链接P8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江苏南京、盐城高三第二次模拟,15)下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
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
D.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
2.(2019福建龙岩高三期末质检,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体不会患病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明显下降
C.骨髓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2019江苏南通高三第二次调研,12)经常处于焦虑等应激状态,会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这种生理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下图是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形成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B.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C.长期血糖升高会导致胰岛B细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