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1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高三地理单元归类

单元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选编:苏鸿 雷江田

1.下列四幅剖面图所示地层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 B

2.不属于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外发生的褶皱山系是: B A.喜马拉雅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图1-6),回答3题。

图1—6

3.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B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4.泰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D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5.我国的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和长江三峡分别是由于D

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B、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地质作用

分类主要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分类 形式

项目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

影响对岩层的影响 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发生弯曲使地壳抬升或下沉

对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举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大西洋的扩张、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台湾海峡的形成

相互关系①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两者相伴发生②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③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 等的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学生预习使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大州和大洋

一 世界海陆分布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 71%,陆地的面积仅占 29% 二 七大洲 1 基本名词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大洲:大陆和他附近的岛屿

名称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 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 苏伊士运河 , 亚洲和北美洲 白令海峡 欧洲和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3 面积:由大到小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海拔:由高到低 南极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 4 分布(了解各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相对位置、轮廓形状) 经度跨度最大的大洲是 南极洲

三 四大洋

1 基本名词:

洋: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

四大洋名称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面积比较小;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 分类:内海 边缘海 陆间海

海峡:联通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

2 分界线

太平洋与印度洋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总结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总结

[授课建议]

1.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

2.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表现形式 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 2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岩层运动方形 向 对地形的影响 举例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相互关系 1它们相伴发生;2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3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 为主。 3. 内力作用的意义

4.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5.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表现 因素 作用 温度、水、生①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岳河流的发育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太阳能 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 形式 项目 岩层运动方向 影响 风化、侵蚀、搬运、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沉积、固结成岩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发生弯曲 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大西洋的扩张、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垂直于地球表面 使地壳抬升或下沉 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的形成 对岩层的影响 对地形的影响 举例 相互关系 ①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两者相伴发生②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③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流 水 侵 侵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化) 的)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干旱、半干旱地区(例:柱、风蚀蘑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地表形态的塑造、山岳河流的发育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太阳能 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 形式 项目 岩层运动方向 影响 风化、侵蚀、搬运、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沉积、固结成岩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发生弯曲 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大西洋的扩张、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垂直于地球表面 使地壳抬升或下沉 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的形成 对岩层的影响 对地形的影响 举例 相互关系 ①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两者相伴发生②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③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流 水 侵 侵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化) 的)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干旱、半干旱地区(例:柱、风蚀蘑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9地表形态的塑造 新人教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理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9地表形态的塑造 新人

教版 下列表述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内外力作用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起作用,一般说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

基本格局

( )。

2.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 )。

3.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

( )。

4.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则形成喷出

岩,喷出岩有气孔构造

( )。

5.沉积岩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 )。

6.变质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有片理

构造

( )。

7.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 )。

8.断层是指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

受能力时,岩体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位移的现象

( )。

9.河流侵蚀地貌在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形成“V”河谷

( )。

10.河流侵蚀地貌在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连续河湾

( )。

11.河流侵蚀地貌成熟期以侧蚀为主,形成“U”型河槽

( )。

12.河流堆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9地表形态的塑造 新人教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地理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9地表形态的塑造 新人

教版 下列表述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内外力作用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起作用,一般说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

基本格局

( )。

2.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 )。

3.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

( )。

4.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则形成喷出

岩,喷出岩有气孔构造

( )。

5.沉积岩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 )。

6.变质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有片理

构造

( )。

7.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 )。

8.断层是指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

受能力时,岩体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位移的现象

( )。

9.河流侵蚀地貌在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形成“V”河谷

( )。

10.河流侵蚀地貌在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连续河湾

( )。

11.河流侵蚀地貌成熟期以侧蚀为主,形成“U”型河槽

( )。

12.河流堆

第九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九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3.掌握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概念、成因和形态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5.掌握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各种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 6.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讲重点:

1.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3.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

4.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讲难点:

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

3.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能(主要是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天体引潮力(形成潮汐现象)。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外力作用 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相互关系 内力作

143地表形态的塑造之河流地貌的发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的: 了解河流地貌的类型,掌握河流不同地貌的成因、分布及特点

理解并掌握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点: 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上面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2)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加深,此时河谷窄而深,古壁陡峭,横剖面成“V”字型

(2)“V”字型河谷形成以后:河流落差减小,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会在凹岸侵蚀,凸案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河谷拓展,其横剖面成U字型 #,完成地理书必修一第78页活动 2,河流堆积地貌

1)定义: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流出山口的地区,河流流出山口以后,河流流速减慢,河水中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