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及其特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及其特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及其特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山东莱州 原庆杰

佛教大约在西汉后期传入中国,自此以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佛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孕育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佛教寺院建筑。随着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声势日大,趋于繁盛,自此以后,从隋唐一直到明清,佛教寺院建筑就一直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主流和主体构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起与发展

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的洛阳白马寺,它是利用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的,符合宅院型寺院的风格特征。公元二世纪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下为重楼,上累金盘,成为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

经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

北魏的著作是《洛阳伽篮记》记述了当时洛阳的四十多所重要佛寺,其中很多佛寺是贵族官僚捐献府第和住宅所改建的,往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将府第和住宅的建筑充分融合到佛寺建筑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太原天龙山北齐第三窟,为供养佛像的主体“佛殿型”石窟,这种建筑方式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北魏灵太后于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建造的永宁寺为这一时期最大的寺院建筑。寺平面采取在中轴线上布置主

中国古代水利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水利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摘 要:本文从古代和现代两个维度对中国水利建设与成就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中国古代和

现代的著名水利工程和各方面的水利的发展及特点。

关键词:水利 发展进程 特点

一 水利的起源

对于人类来说,水像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一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无不首先在大河冲积平原发展起来,无不借助于河流的慷慨赠予,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是,天然降水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并不总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离不开有益生存的水利建设,也离不开治理水害的斗争。在中国,大规模开展除害兴利的治水活动已有四千年之久。第一部中国水利史则始创于公元前100年前后。当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名著《史记》中专门安排了一章,记述从公元前22世纪的大禹治水到他生活的年代的重大水利事件,命名为《河渠书》。在《河渠书》中,司马迁还详细记述了公元前109年跟随汉武帝参加惊心动魄的黄河堵口的施工场面。尔后,他感慨万分地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①”强调指出水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提出了以防洪、灌溉、排水、航运、城镇供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概念。②司马迁的感慨不无道理,的确,水利

中国古代水利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水利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摘 要:本文从古代和现代两个维度对中国水利建设与成就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中国古代和

现代的著名水利工程和各方面的水利的发展及特点。

关键词:水利 发展进程 特点

一 水利的起源

对于人类来说,水像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一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无不首先在大河冲积平原发展起来,无不借助于河流的慷慨赠予,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是,天然降水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并不总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离不开有益生存的水利建设,也离不开治理水害的斗争。在中国,大规模开展除害兴利的治水活动已有四千年之久。第一部中国水利史则始创于公元前100年前后。当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名著《史记》中专门安排了一章,记述从公元前22世纪的大禹治水到他生活的年代的重大水利事件,命名为《河渠书》。在《河渠书》中,司马迁还详细记述了公元前109年跟随汉武帝参加惊心动魄的黄河堵口的施工场面。尔后,他感慨万分地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①”强调指出水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提出了以防洪、灌溉、排水、航运、城镇供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概念。②司马迁的感慨不无道理,的确,水利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1、源泉:我国古代

浅谈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演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謦◆

浅谈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演变◆赵龙飞唐小杰(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山东省莱阳一中)

【摘要】佛教传入前,中国已具有高度的雕塑艺术,传入之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有寺院的雕梁画栋、塑像、石窟的佛像雕塑及各种佛教雕刻艺术品,其中以木刻、石雕或泥塑圣像为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中国古代

雕塑艺术佛教

中国古代佛教的雕塑艺术,始于佛像的雕刻。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来到大像之前。面目宁静、温和的卢舍那大佛便出现在面前,他微倾头部正十八及《大唐西域记》卷五的记载:原始佛教时代,跋耆国优填王以梅檀木视礼拜者,而菩萨的端庄,弟子的虔诚更衬托出佛像的庄严,造成一种亲切雕塑~尊五尺的佛陀形像。这是佛教雕塑佛像的开始。的,以佛的慈悲为怀感化人的气氛。这种完整的气氛创造使佛教艺术达到秦汉时代,随着大一统封建中国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为雕塑艺术的繁高度完善的境地,在对佛教宣传的前提下艺术技巧的表现是十分高超的。 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表现了广阔无垠的宇宙意识,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此外,极南洞的菩萨和力士、看经寺的罗汉浮雕等,也都是高宗、武后时的

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成为统治阶级教化民众代表作品都以细腻的手法体现了全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 、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多元交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生支农 理论教材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多元交汇”

“多元交汇”的中国传统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我国古代农业是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汇中向前发展的。

一、 起源的多源和发展的多元

以往人们把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认为我国农业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逐步传播到其他地方。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推翻了这种观点。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近七千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完全可以和同时代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相媲美,而文化面貌却有明显的差异。这一惊人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农业文化的摇篮。又从现有材料看,华南地区农业发生也相当早。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往往直接叠压在旧石器文化层上,时代则可以追溯到距今近万年甚至一万年以上,其经济生活虽然仍然以采猎为主,但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农业的因素。如适于垦辟耕地的磨光石斧,点种棒上的“重石”,与定居农业相联系的制陶,人工饲养的猪等等。从

中国古代建筑史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建筑史

? 《弗莱切尔建筑史》

? 1896年第一版,并未涉及西方以外的建筑文化,仅仅将正统的西方建筑文化为主线,

以“历史性风格”为主题,从埃及、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一一论述。

? 1901年出版第四版,由小弗莱切尔编写,将当时已经成为热点的印度、中国、日本、

中美洲等非欧洲建筑文化列入,定义为“非历史性风格”。

? 著名的“建筑之树”正是首次出现在这一版当中,一直持续到第16版。 ? 1961年,由考丁雷教授编写了第17版。

? 在体例上虽然仍然保留原来的两大部分,但是以“东方建筑”(Architecture in the East)

替代了“非历史性风格”(The Non Historical Styles),以“古代建筑和西方的继承和发展”(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the Western Succession)替代了“历史性风格”(Historical Style)。考定雷教授明确的指出:“以往版本第二部分的总题目(非历史性风格”是不合适的;东方的建筑应该和西方的建筑同样历史性的。” ? “建筑之树”被取消。

? 随后1975年的第十八版和1987年的第十九版,都在体例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取消了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最近颇为旅游业所关注,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漫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然而,作为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楚文化却是一支瑰丽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南国文化。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韩、赵、魏)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

中国古代建筑史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古代建筑史

? 《弗莱切尔建筑史》

? 1896年第一版,并未涉及西方以外的建筑文化,仅仅将正统的西方建筑文化为主线,

以“历史性风格”为主题,从埃及、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一一论述。

? 1901年出版第四版,由小弗莱切尔编写,将当时已经成为热点的印度、中国、日本、

中美洲等非欧洲建筑文化列入,定义为“非历史性风格”。

? 著名的“建筑之树”正是首次出现在这一版当中,一直持续到第16版。 ? 1961年,由考丁雷教授编写了第17版。

? 在体例上虽然仍然保留原来的两大部分,但是以“东方建筑”(Architecture in the East)

替代了“非历史性风格”(The Non Historical Styles),以“古代建筑和西方的继承和发展”(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the Western Succession)替代了“历史性风格”(Historical Style)。考定雷教授明确的指出:“以往版本第二部分的总题目(非历史性风格”是不合适的;东方的建筑应该和西方的建筑同样历史性的。” ? “建筑之树”被取消。

? 随后1975年的第十八版和1987年的第十九版,都在体例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