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核酸序列分析总结
核酸序列分析
1、核酸序列检索
可通过NCBI使用Entrez系统进行检索,也可用EBI的SRS服务器进行检索。在同时检索多条序列时,可通过罗逻辑关系式按照GenBank接受号进行批量检索。如用“AF113671 [ac] OR AF113672 [ac]”可同时检索这两条序列。其中“[ac]”是序列接受号的描述字段。
2、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
(1)分子质量、碱基组成、碱基分布
分子质量、碱基组成、碱基分布可通过一些常用软件等直接获得。如:
BioEdit(http://www.mbio.ncsu.edu/BioEdit/bioedit.html),
DNAMAN(http://www.77cn.com.cn)。
(2)序列变换
进行序列分析时,经常需要对DNA序列进行各种变换,例如反向序列、互补序列、互补反向序列、显示DNA双链、转换为RNA序列等。这些用DNAMAN软件可很容易实现,这些功能集中在Sequence→Display,从中可选择不同的序列变换方式对当前通道的序列进行转换。
(3)限制性酶切分析
该方面最好的资源是限制酶数据库(Restriction Enzyme Database,REBASE)。REBASE数据库(http://www.77cn.
生物信息学 实验三、核酸序列分析、常用分子信息学软件使用
实验三、核酸序列分析、常用分子信息学软件使用
1 、用BioEdit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
用BioEdit打开FASTA格式的序列
Sequence-->Nucleic acid-->
1)Sequence-->Nucleic acid-->Nucleotid composition
DNA molecule: gi|725605238|ref|XM_010330964.1| PREDICTED: Saimiri boliviensis boliviensis interferon, lambda 3 (IFNL3), mRNA
Length = 744 base pairs
Molecular Weight = 227718.00 Daltons, single stranded
Molecular Weight = 453776.00 Daltons, double stranded
G+C content = 61.56%
A+T content = 38.44%
Nucleotide Number Mol%
A 141 18.95
C 251 33.74
G 207 27.82
T
2009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fenzixisaeffjklasdfjasdfa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黄波
fenzixisaeffjklasdfjasdfa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 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具有一定同源性 的两条核苷酸单链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双链 杂交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即使有一个 碱基不配对都不能杂交)。 通过检测探针是否发生了杂交及杂交量 多少,从而对待测核苷酸序列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 核酸分子杂交的成败,关键在于探针。
fenzixisaeffjklasdfjasdfa
变性
复性
DNA-DNA 杂交双链分子
fenzixisaeffjklasdfjasdfa
(一)探针的概念、种类及其选择、探针的标记
1.探针的概念: 在化学及生物学意义上的探针(Probe),是指 能与特定的靶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并可被特殊的方法所探知 核酸分子探针则是指带有标记物,能与互补核 酸序列退火杂交的特定已知核酸片段。 探针的设计和选择影响核酸杂交实验结果的高 度特异性、正确性。
fenzixisaeffjklasdfjasdfa
2.探针的种类、选择及特点 种类: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
针、寡核苷酸探针选择:寡核苷酸探针是指人工合成的
习题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二章 核酸杂交技术
(一)名词解释 1.原位杂交
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3.探针 4.反向点杂交 5.缺口平移标记法 6.随机引物标记法 7.末端标记法
8.Southern blot杂交 9.荧光原位杂交 10.菌落杂交 (二)选择题 【A型题 】
1.DNA链的Tm值主要取决于核酸分子的(A G-C含量 B A-T含量 C A-G含量 D A-C含量 E T-G含量
2.液相杂交是下列哪一种( ) A Southem印迹杂交 B Northem印迹杂交 C Dot印迹杂交 D Slot印迹杂交 E RPA实验
3.研究得最早的核酸分子杂交种类是( ) A 菌落杂交 B Southern杂交 C Northern杂交 D 液相杂交
E 原位杂交
4.Southern杂交通常是指( ) A DNA和RNA杂交 B DNA和DNA杂交 C RNA和RNA杂交 D 蛋白质和蛋白质杂交 E DNA和蛋白质杂交
5.最容易降解的核酸探针是( ) A cDNA探针
B dsDNA探针 C ssDNA探针 D gDNA探针 E: RNA
6.探针基因芯片技术的本质就是
核酸分子杂交及PCR技术
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
一、核酸分子杂交
用标记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探针)来检测样品中未知核酸序列,通过核苷酸间碱基互补的原则发生异源性结合,再经显影或显色的方法,将结合核酸序列的位置或大小显示出来。
待测的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片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组织细胞的RNA。
二、核酸分子杂交的分类
液相杂交
核算分子杂交 印记杂交
固相杂交
原位杂交
1.固相杂交:将需要杂交的一条核酸链先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另一条核酸链游离在液体中。 2.液相杂交:参与反应的两条核酸链都游离在液体中。
常用固相杂交类型: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杂、菌落原位杂交、斑点杂交、狭
缝杂交、组织原位杂交、夹心杂交等。
三、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1、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链分子碱基对的氢键断裂,疏水作用被破坏,双链螺旋或发夹结构被拆开,有规则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形成单链分子,称为核酸的变性。
﹡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热、酸、碱、化学试剂(如:尿素、甲酰胺、甲醛等)。 ﹡加热变性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加热80-100℃数分钟即可使核酸分子氢键断裂,双链分开。
﹡变
《时间序列分析》讲义
第1章 差分方程和滞后算子
第一节 差分方程
一.一阶差分方程
假定t期的y(输出变量)和另一个变量w(输入变量)和前一期的y之间存在如下动态方程:
yt??yt?1?w (1)
则此方程为一阶线性差分方程,这里假定w为一个确定性的数值序列。差分方程就是关于一个变量与它的前期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一阶差分方程的典型应用为美国货币需求函数:
mt?0.27?0.72mt?1?0.19It?0.045rbt?0.019rct
wt?0.27?0.19It?0.045rbt?0.019rct
其中mt为货币量,It为真实收入,rbt为银行账户利率,rct为商业票据利率。 1)用递归替代法解差分方程 根据方程(1),可以得到
012?ty0??y?1?w0y1??y0?w1y2??y1?w2 (2) ?yt??yt?1?wt如果我们知道t??1期的初始值y?1和w的各期值,则可以通过动态系统得到任何一个时期的值。即
yt??t?1y?1??tw0??t?1w1?....?wt (3)
这个过程称为差分方程的
时间序列建模分析
1、ARIMA模型 1.1 模型的适用条件与构建过程 1.2 EVIEWS操作简单说明 1.3 模型构建实例2、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1 确定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2 随机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时间序列建模分析 及EVIEWS应用
1、ARIMA模型 1.1 模型的适用条件与构建过程 1.2 EVIEWS操作简单说明 1.3 模型构建实例2、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1 确定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2 随机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目录1、ARIMA模型1.1 模型的适用条件与构建过程 1.2 EVIEWS操作简单说明 1.3 模型构建实例
2、季节时间序列模型2.1 确定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2 随机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1、ARIMA模型 1.1 模型的适用条件与构建过程 1.2 EVIEWS操作简单说明 1.3 模型构建实例2、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1 确定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2.2 随机性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时间序列的预处理:拿到一个时间序列后,首先要对它的平 稳性和纯随机性进行检
《时间序列分析》讲义
1 第1章 差分方程和滞后算子
第一节 差分方程
一.一阶差分方程
假定t 期的y (输出变量)和另一个变量w (输入变量)和前一期的y 之间存在如下动态方程:
1t t y y w φ-=+ (1)
则此方程为一阶线性差分方程,这里假定w 为一个确定性的数值序列。差分方程就是关于一个变量与它的前期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一阶差分方程的典型应用为美国货币需求函数:
10.270.720.190.0450.019t t t bt ct m m I r r -=++--
0.270.190.0450.019t t bt ct w I r r =+--
其中t m 为货币量,t I 为真实收入,bt r 为银行账户利率,ct r 为商业票据利率。
1)用递归替代法解差分方程
根据方程(1),可以得到
010********
1
2
t t t
y y w y y w y y w t y y w φφφφ--=+=+=+=+
(2) 如果我们知道1t =-期的初始值1y -和w 的各期值,则可以通过动态系统得到任何一个时期的值。即
11101....t t t t t y y w w w φφφ+--=++++
《时间序列分析》讲义
第1章 差分方程和滞后算子
第一节 差分方程
一.一阶差分方程
假定t期的y(输出变量)和另一个变量w(输入变量)和前一期的y之间存在如下动态方程:
yt??yt?1?w (1)
则此方程为一阶线性差分方程,这里假定w为一个确定性的数值序列。差分方程就是关于一个变量与它的前期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一阶差分方程的典型应用为美国货币需求函数:
mt?0.27?0.72mt?1?0.19It?0.045rbt?0.019rct
wt?0.27?0.19It?0.045rbt?0.019rct
其中mt为货币量,It为真实收入,rbt为银行账户利率,rct为商业票据利率。 1)用递归替代法解差分方程 根据方程(1),可以得到
012?ty0??y?1?w0y1??y0?w1y2??y1?w2 (2) ?yt??yt?1?wt如果我们知道t??1期的初始值y?1和w的各期值,则可以通过动态系统得到任何一个时期的值。即
yt??t?1y?1??tw0??t?1w1?....?wt (3)
这个过程称为差分方程的
传统时间序列分析
第九章 传统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的变动主要是由长期趋势、循环波动、季节变动及不规则变动而形成的,其中前三种变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一定的规则而变化,不规则变动则在综合中可以消除。基于这种认识,本章主要是介绍设法消除不规则变动,拟合确定型趋势,因而形成了一系列确定型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实验一 季节模型
实验目的:
掌握季节调整的方法。 实验内容:
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调整。 知识准备:
经济时间序列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地讲,可以将影响时间序列变化的因素分为四种,即长期趋势(T,随着时间的变化,按照某种规律稳步地增长、下降或保持在某一水平上)、季节变动因素(S,在一个年度内依一定周期规则性变化)、周期变动因素(C,以若干年为周期的波动变化)和不规则变动因素(I,许多不可控的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时间序列分析应是设法消除不规则变动,指拟合确定性趋势,因而形成了长期趋势分析、季节变动分析和循环波动测定等一系列确定型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季节变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按照一定的周期循环进行,而且每个周期变化强度大体一致。研究季节变动的目的在于了解季节变动的规律,并进行季节预测。分析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类:一是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