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的倍数特征评课稿
“235的倍数特征评课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35的倍数特征评课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35的倍数特征评课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2、5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城区四小 李小改 今天听了黄静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一课,本节课主要让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2、5倍数的特征。
黄静老师在上新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黄老师的导入很好,说自己有一个神奇的本领,随意说个数老师就知道它是不是2、5的倍数,能吸引生的注意力,并为新课打基础。在学习新知识黄老师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黄老师能及时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
一、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二、注重细节,讲究珠圆玉润
每个细节都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做到衔接得体自然。例如:奇偶数组成整个自然数,在百数表中以及在辨别奇偶数以后都有提问并进行强化。又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动态展示集合圈的交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公倍数”这一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小公倍数评课稿
《最小公位数》评课稿 麻州中心小学 李东兴
今天我参加了麻州中心小学数学组的教研活动,郭雷明老师上的《最小公倍数》(五下)一课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合理清晰的思路、简洁明亮的风格、灵活有效的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复习旧知道
复习题目灵活多样,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 二、谈话引入——自然贴切 1.从辅砖话题引入信息
2.讨论“全部辅满边长最小是多少”的意思。 3.出示问题:边长最小是多少?
这一情境的创设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适应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是激起探究问题兴趣,让学生算算家里的地板怎么辅?;三是切题,引出了最小倍数。
二.建立概念——联系生活 1.师生共同寻找:
2的倍数有:4、6、8、10、12、14 3的倍数有:6、9、12、15、18、21 30以内4和6的公倍数有:6、12. 2.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黑板上的内容。 2的倍数 3的倍数
这一环节之后是否要拓展?如果把“30以内”去掉,集合图里的数据该怎样修改?省略号表示什么?(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
三.探究求法——重视技
2.3.5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 - 图文
课题 课时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课 第五课时 班级 五(3) 编写者 梁娴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之后的一节练习课。2、3、5倍数的特征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两节对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基本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里以书本上的练习三的练习对这部分知识做专项的训练,以期达到每个孩子都能在记忆、理解、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数学中属“数论”范畴,理论性较强。本节课主
2.3.5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 - 图文
课题 课时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课 第五课时 班级 五(3) 编写者 梁娴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之后的一节练习课。2、3、5倍数的特征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两节对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基本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里以书本上的练习三的练习对这部分知识做专项的训练,以期达到每个孩子都能在记忆、理解、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数学中属“数论”范畴,理论性较强。本节课主
小学数学评课稿:《统计》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统计》评课稿
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李敏老师在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的一节课“统计”,这节课给许多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有关教学情节进行摘录,并作简要评析,以期与各位同行共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统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热身)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做这个游戏,再请一位小朋友做记分员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谁赢一次就在谁后面画上一笔。(教师和一位学生比赛,另一名学生记分,其余学生齐喊“石头、剪子、布”)
(课始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们呀,都是被黄山美丽的景色和聪明可爱的小朋友吸引来的。为了欢迎老师们的到来,我们开个联欢会,好吗?我们戴头饰表演节目好吗?
(在黑板上分别出示小狗、乌龟、小兔、老虎等头饰,问学生喜欢哪种头饰,学生发表意见)
师:小朋友喜欢的头饰各不相同,那每种头饰该准备多少个呢?
生1:用统计法计算。
画的评课稿
听了周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感觉这节课讲的很实,对字,词的训练很到位.虽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小文章,但能看出老师非常认真的钻研教材,能挖掘出很多的训练点.识字方法多
样,根据不同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并能遵循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周老师的课,干脆利落,教学过程清新自然.寓识于读,寓解于读,观察临写既扫清了阅读道路上的拦路虎,又借助汉语拼音这个拐棍及朗读掌握了生字,理解了字(词)义,还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指导强化了写字训练,可以说是立体识字.在写字过程中,我认为肯,脑,筋的对比观察,分析字形可以处理得更细致些.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学生读的还不够充分.另外有些环节的处理缺少细致和斟酌,如一幅这个量词,可以应通过填一幅( )达到让学生会用的目的;叭一下声音可以实物演示一下,很容易能够制造出来,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端详的理解只是让学生拿起书,而并不能体现什么是端详;催这个字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着急的心情;关于带有月字旁的字,辨别做旁和做底的不同之处可以在出示相同类型的字的比较观察中让学生自
己发现规律,真正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评课稿
“基于表达能力发展的阅读教学课堂练习实施研究” 是本学期我校语文组的研修主题,研修方式依然延用了上学期采用的“四轮磨课”。在实践阶段,我们三、四年级以《香港,璀璨的明珠》为课例进行了三轮磨课,毛裕春老师率先为我们执教该课,本课的教学毛老师根据学段特点与文本特点,确定了两个核心教学目标: 1.以课文第二自然段为突破口,教给学生找寻中心句的方法,并通过划其他段落的中心句进行迁移运用。2.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并学习课文“抓住动作描写具体写生动”这一方法,进行仿写。前一个目标指向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后一个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这两点也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因此,从理论上来看,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是比较妥当的。 但第一次试教后,我们的总体感觉是教学块面比较清晰,目标也是明确的,但目标的达成度却不高,在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时,有许多学生对“为什么‘香港是个万国市场’这句话是中心句”还是不理解,费了不少时间。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毛老师的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在利用大镜头、中镜头、小镜头引导学生读懂作者构段方法的基础上,补充相关视频,让学生模仿课文“抓动作进行描写”仿写,但因为时间仓促,再加上感悟不到
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文言文教学是个很大的话题,文言文教学也是我们教学的难题。有时,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上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去练,却收效甚微。我们总是发现一直强调的知识学生还是没记住没掌握好。我们的教学质量总也不尽人意。
怎样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这是摆在大家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今天两位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我们看到,学生主动了,课堂活跃了,也打开了一定的文化视野,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这应该是我们师生都喜欢的文言文课堂! 下面我来谈谈魏金德老师这节课的几个亮点:
一.摒弃字字串讲的教学方式,基于文本的理解,尝试融入文化背景来解读文言文
这节课魏老师不是孤立地讲一篇文章,而是尝试引领学生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来解读故事和人物情感,理解魏晋名士真实率性的生活姿态。使原本看似比较浅显的文本显现比较丰富的意蕴。学生自然就喜欢学习了。如果只是串讲字词意思,内容的理解只是停留概括出在元方是个机智善辩,懂得礼节的孩子,那么学了这则故事学生也就没多少收获。
我想,其他文言文教学也是这样。我们得记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是学习古汉语,而是要学习文章、进而接触文学、文化。
如:教学《饮酒》,教学目标就可以是通过亲近字词,亲近诗歌,感受陶渊明,感 受悠然之境;教
篮球课评课稿
篮球运球评课稿 朱林海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篮球课基本都是枯燥乏味的,除非是让学生自己练习篮球赛,那时学生是非常活跃快乐的,积极主动的。今天听了鲍老师的展示课,感受颇具深刻。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篮球运球练习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导学、设疑、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散练习、自主练习、比赛、游戏互相参差的教学方式达到在比赛,游戏当中使学生练习并、
掌握到篮球的基本技能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下面,我就谈谈对鲍老师课堂上的闪光点 一、教学目的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