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01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012”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012”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012”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SL60-9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目次1总则

2巡视检查3变形监测4渗流监测

5压力(应力)监测6水文、气象监测

7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附录A总则

附录B巡视检查附录C变形监测附录D渗流监测

附录E压力(应力)监测附录F地震反应监测

附录G泄水建筑物水力学观测附录H波浪及异重流观测

附录I监测组织与仪器设备管理附加说明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加强我国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工作,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中的Ⅰ、Ⅱ、Ⅲ级碾压式土石坝。Ⅳ、Ⅴ级碾压式土石坝以及其它类型的土石坝可参照执行。

1.0.3本规范的监测范围,包括土石坝的坝体、坝基、坝端和与坝的安全有直接关系的输、泄水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对土石坝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近坝区岸坡。安全监测方法包括巡视检查和用仪器设备进行观测。1.0.4土石坝的安全监测,必须根据工程等级、规模、结构型式、及其地形、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设置必要的监测项目及其相应设施,定期进行系统的观测。各类监测项目及其设置,详见附录A表A1及其有关说明。其中有关地震反应监测和泄水建筑物水力学观测的内容和要求,详见附录F和附录G。1.0.5土石坝

2012年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2012年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

3.车场布臵:驱动部前方设一组单开道岔,车场长度至少能容纳一辆牵引车。

回绳站处宜设两组单开道岔形成闭合车场。摘挂钩的车场的坡度应不大于7‰。车

场铺轨方式应便于车辆调度,并保证安全间隙符合规定。

4.驱动部:必须安装在车房内,驱动部与巷道壁的有效距离不小于0.5m;车

房必须满足设备安装、电器设备摆放、方便维修和便于操作的要求,巷道支护和

通风要良好。驱动部的安装应采用砼基础固定,其尺寸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采

用锚杆固定时,只能在岩石底板中使用,锚杆数量符合设计,锚杆直径不小于φ

20mm,全螺纹锚杆长度不小于2m,锚深不小于1.6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锚固

力不小于130KN/根。基础螺丝或地锚必须有背帽,紧固有效。在轨道一侧安装时,

驱动部外缘距车辆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0.2m。车房严禁设在下车场(或下变坡点

处)。

5.张紧器:安装采用砼基础固定时,其尺寸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采用锚杆

固定时同本条第4款。张紧器与驱动部张紧器外侧必须设有防护网。过卷距离不

小于3m。

6.轮系

⑴压绳轮:安装数量和位臵符合设计,底弯道变坡较大时,根据实际情况打

地锚固定压绳轮,采用锚杆固定时同本条第4款,当钢丝绳磨顶板时,必须在顶

板上安装长托辊,防止

05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DL.T 5211-2005)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实施

发布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监测系统设计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备

系统环境要求

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性能要求

监测仪器

数据采集装置

采集计算机

监测管理中心设备

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使用说明书

标志

使用说明书

储存

包装

运输

储存

系统安装调试

监测设备安装

系统调试

验收

系统考核

系统验收

系统运行维护

附录

附录

附录

自动化采集系统框图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比测指标

本标准根据原国家经贸委

年度电力行业标

达的制定任务

附录

附录

为规范性附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大坝安全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观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范围

系统的功能系统设备的包装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

规范性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

做好大坝

统一技术标准

已建水电水利工程需要实施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应在对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更

本标准中未包含的其

2012年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2012年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

3.车场布臵:驱动部前方设一组单开道岔,车场长度至少能容纳一辆牵引车。

回绳站处宜设两组单开道岔形成闭合车场。摘挂钩的车场的坡度应不大于7‰。车

场铺轨方式应便于车辆调度,并保证安全间隙符合规定。

4.驱动部:必须安装在车房内,驱动部与巷道壁的有效距离不小于0.5m;车

房必须满足设备安装、电器设备摆放、方便维修和便于操作的要求,巷道支护和

通风要良好。驱动部的安装应采用砼基础固定,其尺寸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采

用锚杆固定时,只能在岩石底板中使用,锚杆数量符合设计,锚杆直径不小于φ

20mm,全螺纹锚杆长度不小于2m,锚深不小于1.6m,锚固长度不小于0.7m,锚固

力不小于130KN/根。基础螺丝或地锚必须有背帽,紧固有效。在轨道一侧安装时,

驱动部外缘距车辆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0.2m。车房严禁设在下车场(或下变坡点

处)。

5.张紧器:安装采用砼基础固定时,其尺寸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采用锚杆

固定时同本条第4款。张紧器与驱动部张紧器外侧必须设有防护网。过卷距离不

小于3m。

6.轮系

⑴压绳轮:安装数量和位臵符合设计,底弯道变坡较大时,根据实际情况打

地锚固定压绳轮,采用锚杆固定时同本条第4款,当钢丝绳磨顶板时,必须在顶

板上安装长托辊,防止

安全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 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0.5 公路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 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2.0.2 危险源辨识

1

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3 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 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2.0.4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 场处置方案组成。 2.0.5 风险评估

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6 特种设备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一、单选题

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 )的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A、5m B、6m C、7m D、8m

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有(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A、涉及方 B、勘探方 C、建设方 D、施工方

3、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不知,周边( )应布置监测点。

A、中部、端部 B、中部、阳角 C、端部、阳角

D、端部、阴角

4、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

A、10m B、15m C、20m D、25m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置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6、围护墙竖直方向neili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7、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指点间( )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A、1/2 B、1/3 C、1/4

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4-05发布

2012-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

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

SL 302-2004 水坠坝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SL 302-2004 水坠坝技术规范

I CS 3 1 0 9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t

S 32 20 L 0 - 0替代 S 12 8 D - 4 2

水坠坝技术规范T cncl c i t n s i n -l t n r d n eh i seic i fr c gst i e t a a p f a o o l i ia o a h u

2 0 - -2布 0 4 80发 0

2 0-10实 0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SL 302-2004 水坠坝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坠坝技术规范》 S 32 04的通知 L -2 0 0水国科[04 39 20]号 0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 (水务 )厅 (,各局)计划单列市水利 (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 水坠坝技术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S 32 20,代替《 L - 04 0水坠坝设计及施工暂行规定}S 12 80 ) D - 4 2本标准自 04年 1 1日起实施。 20 1月标准文本 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00四年八月二日

SL 302-2004 水坠坝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66 -2004

2004-12-09发布 2004-12-09实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术语和定义………………………………………………………………………………………1 4采样准备…………………………………………………………………………………………2 4.1组织准备………………………………………………………………………………………2 4.2资料收集………………………………………………………………………………………3 4.3现场调查………………………………………………………………………………………3 4.4采样器具准备………………………

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4
【bwwdw.com - 博文网】

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七年六月

1

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项目统一编号:20161037 组织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承担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2

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目 次

1 任务来源 ..................................................................................................................................... 2 2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 2

2.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