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图文
附件: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版)
(征求意见稿)
本指标体系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着眼点,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依据,以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为参照,旨在规范和促进全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评价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各市、县(区)教育局具体落实,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组织实施。评价项目共分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评价指标共28大类238小项,评价总分值300分,达标分值240分。
1
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分值分配表
评价子项 评价项目 子项名称 1.学生发展 一、师生发展(40分) 2.教师发展 3.校长领导力 分值(分) 151510307 22101359 4710728813 10 10 6 9 10 10 12 46 6 4 1. 应用服务融合 2. 学生管理 3. 教学与科研服务 二、应用服务(100分) 4. 校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指导手册
说明:本评价体系集中体现“以岗为本,综合评价”的指导原则,在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系统中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在指导手册中我们详细列出了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定义和说明,并在具体层次上对各个岗位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见本手册第2页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请您根据具体指标的定义对所评价的岗位进行判断,选择出最能反映该岗位特征的描述,并在相应的评定等级上划“√”。请您务必在评价前,详细阅读本指导手册,以使您的理解与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保持一致。 谢谢您的合作!
1
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薪酬因素 I 工 作 责 任 II 监 管 责 任 经 济 风 险 工作 关系 岗位 权限 工 作 技 能 管理责任 人事责任 岗位责任 安全防范责任 作业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业期限造成的经济损失 生产设施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身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 内部关系 外部关系 决策参与程度 管理决策级别 工作计划层次 学历水平 工作经验 专业技术能力 III 2
评定等级 1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指导手册
说明:本评价体系集中体现“以岗为本,综合评价”的指导原则,在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系统中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在指导手册中我们详细列出了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定义和说明,并在具体层次上对各个岗位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见本手册第2页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请您根据具体指标的定义对所评价的岗位进行判断,选择出最能反映该岗位特征的描述,并在相应的评定等级上划“√”。请您务必在评价前,详细阅读本指导手册,以使您的理解与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保持一致。 谢谢您的合作!
1
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薪酬因素 I 工 作 责 任 II 监 管 责 任 经 济 风 险 工作 关系 岗位 权限 工 作 技 能 管理责任 人事责任 岗位责任 安全防范责任 作业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业期限造成的经济损失 生产设施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身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 内部关系 外部关系 决策参与程度 管理决策级别 工作计划层次 学历水平 工作经验 专业技术能力 III 2
评定等级 1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指导手册
说明:本评价体系集中体现“以岗为本,综合评价”的指导原则,在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系统中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在指导手册中我们详细列出了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定义和说明,并在具体层次上对各个岗位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见本手册第2页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请您根据具体指标的定义对所评价的岗位进行判断,选择出最能反映该岗位特征的描述,并在相应的评定等级上划“√”。请您务必在评价前,详细阅读本指导手册,以使您的理解与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保持一致。 谢谢您的合作!
1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2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一、工作责任(一级指标)
(一)监管责任(二级指标):任职者对下属或其他岗位应承担的各种管理职责。评价标准以实际承担的管理任务、责任的范围、规模和层级为主要依据,包括4项三级指标。
3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二)经济风险(二级指标):指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任职者所承担的各种经营、作业风险的防范责任。以工作失误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程度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4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三)工作关系(二级指标):指任职者为完成本岗位职责所必须发展和维护的与工作有关的内部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文献综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专 业:姓 名:学 号:完成日期:
土地科学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刘恩存 12208117 2012年05月25日
1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我国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伴随着土地政策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实行城市土地无偿划拨的供地方式,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用地方面,随着土地供应方式的变更和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的突出,开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
就内涵方面而言:
马克伟(1991)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增加劳动,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品产量和负荷能力的经营方式。
毕宝德(2001)在《土地经济学》中指出,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9]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文献综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专 业:姓 名:学 号:完成日期:
土地科学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刘恩存 12208117 2012年05月25日
1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我国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伴随着土地政策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实行城市土地无偿划拨的供地方式,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用地方面,随着土地供应方式的变更和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的突出,开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
就内涵方面而言:
马克伟(1991)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增加劳动,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品产量和负荷能力的经营方式。
毕宝德(2001)在《土地经济学》中指出,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9]
建立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立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
作者:王文洁
来源:《经济师》2014年第06期
摘 要:基层央行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主要依靠定性分析,仍处于静态管理层面。然而,伴随着基层央行固定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在对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套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动态监管与实时分析,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合理配置、重组和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固定资产 利用效率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6-165-02
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中国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金融服务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加,固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资产构成日趋复杂,给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资产闲置、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等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评价基层央行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笔者就如何构建基层央行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评价体
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公交都市建设
附件
关于《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一、考核评价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考核指标。
1.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1)指标定义:统计期内,中心城区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量占机动化出行总量的比例。(单位:%)
(2)计算方法:
其中:公共交通出行量包括采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等(不含公共自行车、出租汽车)交通方式的出行量;机动化出行总量是指使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小汽车、出租汽车、摩托车、通勤班车、公务车、校车等各种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的交通工具的出行量。
(3)数据来源:
公共交通出行量:居民出行调查;
机动化出行总量:居民出行调查。
公交都市建设
2.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
(1)指标定义:统计期内,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线路网长度占城市道路网长度的比例。(单位:%)
(2)计算方法:
其中:公共汽电车线路网长度是指中心城区布有公共汽电车线路的道路中心线长度;城市道路网长度指中心城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长度。
(3)数据来源:
公共汽电车线路网长度:由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
城市道路网长度:城市规划部门。
3.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
(1)指标定义:统计期内,中心城区的建成区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半径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浦东新区发布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全文: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
节能住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节能住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姓名:赵务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结构工程Ⅱ
指导教师:李红兵
20100501
摘要
目前,我国住宅的能源消耗问题相当严峻,呈现出能源消耗总量大、比例高、能效低的特点。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建筑节能列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能否实现建筑节能,关系到我国能源战略的成败,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发展节能住宅起步较晚,是我国节能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完善的节能住宅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因此,建立完善的节能住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评价节能住宅的关键。
本文从我国住宅的发展趋势和住宅能耗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实行节能住宅的潜力,以及实施节能住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以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全寿命周期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现有的节能技术和标准,在政府、开发商与用户三者之间,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从政府与用户的角度构建节能住宅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根据节能住宅的构建原则与程序,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寿命周期经济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评价法,从政府和用户的角度出发,构建了2套节能住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