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混凝土,环氧,抗氯离子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客运
(报批稿)
二○○五年六月
混凝土,环氧,抗氯离子
前言
为统一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标准,明确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制订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主要依据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以及国内外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
本技术条件的附录A~附录H是技术条件的附录。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谢永江仲新华张勇杨富民朱长华李启棣黄直久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汪加蔚贾耀东
混凝土,环氧,抗氯离子
目
1234
录
范围··································&#
050910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
暂行技术条件
二○○五年七月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前 言
为统一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质量标准,明确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制订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主要依据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最新成果、《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以及国内外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谢永江 仲新华 黄直久 张 勇 郑新国 杨富民 朱长华 佟明华
李启棣 汪加蔚 刘世安 贾耀东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II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目 录
1 2 3
范围 ..................................................................................................................................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 技术条件1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二○○五年七月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前 言
为统一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质量标准,明确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制订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主要依据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最新成果、《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以及国内外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谢永江 仲新华 黄直久 张 勇 郑新国 杨富民 朱长华 佟明华
李启棣 汪加蔚 刘世安 贾耀东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II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目 录
1 2 3
范围·····························································································································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论文
对现代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技术的一些研讨
2011年海南省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
题 目:专 业:姓 名:指 导:
(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施 工 管 理
陈 士 良
姜 博
日 期:2012年 1 月
对现代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技术的一些研讨
[摘 要]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过程,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征,例举出我国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指出要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界限,重视提高其工作性、耐久性,加快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转化。
[关 键 词] 高性能混凝土;可持续发展;强度;耐久性;技术途径;环境
对现代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技术的一些研讨
引 言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经历了普通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过程。最初,混凝土技术的优劣是以强度作为主要依据的。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减水剂和高活性混凝土掺合料的开发和应用,使高强混凝土的制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采用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已能较容易配制出80~100 MPa的高强混凝土。但是,随着破坏造成的结构崩塌事故在各地接连发生,使人们意识到混凝土强度增加带来的脆性问题已影响到高强混凝土的使用安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论文
对现代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技术的一些研讨
2011年海南省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
题 目:专 业:姓 名:指 导:
(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施 工 管 理
陈 士 良
姜 博
日 期:2012年 1 月
对现代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技术的一些研讨
[摘 要]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过程,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征,例举出我国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指出要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界限,重视提高其工作性、耐久性,加快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转化。
[关 键 词] 高性能混凝土;可持续发展;强度;耐久性;技术途径;环境
对现代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技术的一些研讨
引 言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经历了普通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过程。最初,混凝土技术的优劣是以强度作为主要依据的。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减水剂和高活性混凝土掺合料的开发和应用,使高强混凝土的制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采用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已能较容易配制出80~100 MPa的高强混凝土。但是,随着破坏造成的结构崩塌事故在各地接连发生,使人们意识到混凝土强度增加带来的脆性问题已影响到高强混凝土的使用安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总结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总结
摘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特点,技术性能,比普通混凝土的优越性,以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
1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混凝土科学属于工程材料研究范畴,是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混凝土以其原材料丰富,适应性强,耐久性,能源消耗与成本较低,同时又能消化大量的工业废渣等特点,成为一种用途最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
(1)现如今不少发达国家正面临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早年修建的桥梁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维修或更新。 我国结构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也非常严重。建设部于20世纪90年代组织了对国内混凝土结构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工业建筑及露天构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有害介质中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维修或更新这些老化废旧工程,投资巨大,而且由于混凝土过早劣化,如何处置费旧工程拆除后的混凝土垃圾也给环境带来威胁。
(2)随着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超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如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工程等的建造需要在不断增加。这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班 级: 土木035班 主讲人: 马 刚 组 员: 谢莫凡 王育涛 马兴敏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目录1 引言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3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4 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5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6 结语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一.引言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建筑技术的 快速进步,混凝土在工程中获得了更加广泛 的应用“但普通混凝土在耐久性方面已出 现了许多问题,种种工程事故,使人们认识到 在结构设计时,对使用材料的耐久性应像力 , 学性质一样予以仔细考虑“城市建设!建筑 工程!地下及水下工程!海洋开发与核能工程 等,都需要大量混凝土,在许多特种结构中,对 混凝土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20个 世纪90年代以后高效减水剂和超细矿物质 掺合物的应用,使混凝土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能按材料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根据要求设计 其性能,又有客观工程要求,因此,高性能混凝 土就自然而然地提出来了。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我国著名的混凝土科学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吴中伟教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 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能的基 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是以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班 级: 土木035班 主讲人: 马 刚 组 员: 谢莫凡 王育涛 马兴敏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目录1 引言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3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4 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5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6 结语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一.引言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建筑技术的 快速进步,混凝土在工程中获得了更加广泛 的应用“但普通混凝土在耐久性方面已出 现了许多问题,种种工程事故,使人们认识到 在结构设计时,对使用材料的耐久性应像力 , 学性质一样予以仔细考虑“城市建设!建筑 工程!地下及水下工程!海洋开发与核能工程 等,都需要大量混凝土,在许多特种结构中,对 混凝土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20个 世纪90年代以后高效减水剂和超细矿物质 掺合物的应用,使混凝土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能按材料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根据要求设计 其性能,又有客观工程要求,因此,高性能混凝 土就自然而然地提出来了。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我国著名的混凝土科学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吴中伟教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 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能的基 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是以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读书报告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与高工作性的混凝土,HPC的W/C≤0.38,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只有凝胶孔无毛细孔,具有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在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些掺和料、外加剂,来改善其混 凝土的性能,达到提高其耐久性的目的。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配合比设计
1、高性能混凝土简介
高强度混凝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过分强调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对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是不利的,因为要求了早期强度,则势必大幅度增加水泥用量,并还要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加速水泥的水化。这样,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反应过快,水化物来不及迁移,造成局部应力,大孔隙问题,使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下降。它还有可能造成后期(28天或56天)强度大大超过设计强度。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钢筋混凝土理论中,强度过高,与配筋不协调,成为少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破坏以前没有任何先兆,为脆性破坏。所以,在此条件下,不能称为高性能混凝土。
高弹性模量混凝土不是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高弹性模量,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可能会减少预应力的损失,从而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方而更为有利。这往往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若混凝土结构处于温度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101)》(个人修正版)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二○○五年六月
前 言
为统一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标准,明确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制订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主要依据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以及国内外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 本技术条件的附录A~附录H是技术条件的附录。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谢永江 仲新华 张 勇 杨富民 朱长华 李启棣 汪加蔚 贾耀东
黄直久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目 录
1 2 3 4
范 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