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答案2020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答案2020”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答案2020”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答案2020”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20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答案
1.()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0分)
A.人与自然
B.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A√答对
2.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1.0分)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人迹罕至的地区
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
D.物种丰富的地区
我的答案:C√答对
3.()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1.0分)
A.室内空气污染
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C.混合型污染
D.特殊型污染
我的答案:A√答对
4.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1.0分)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我的答案:A√答对
5.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0分)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我的答案:B√答对
6.2016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1.0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B.《
2020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答案-91分
1.()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D √答对
2.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1.0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
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
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
我的答案:B √答对
3.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1.0分)
A.《封闭圈》
B.《增长的极限》
C.《只有一个地球》
D.《寂静的春天》
我的答案:D √答对
4.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
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1.0分)
A.发展
B.全球
C.公众参与
D.环境道德
我的答案:B √答对
5.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0分)
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
B.涉及
2020年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答案第三套82分
1.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1.0 分)
A. 成效显著
B. 成就显著
C. 成效卓著
D. 成就卓著
我的答案: A √答对
2. 截至2019 年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 分)
A. 2
B. 3
C. 4
D. 5
我的答案: C √答对
3. 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 1.0 分)
A. 节约能源资源
B. 开展新能源革命
C. 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
D. 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
我的答案: A √答对
4.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1.0 分)
A. 城市
B. 农村
C. 城镇
D. 区域
我的答案: A √答对
5. 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 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 分)
A. 1% ~ 1.5%
B. 1.5% ~ 1.8%
C. 1.8% ~2%
D. 2% ~3%
我的答案: D √答对
6.2016 年3 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
人教版《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人教版《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 贵阳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数( )处,其中有( )个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 贵阳市区可供观览、游玩的地方很多,城区内有( )、( )
等名胜古迹,有令游人赞不绝口的( )、( )等自然景观。城边的景区星罗棋布,( )、青岩古镇、( )、天河潭、( )等各具特色。
3、
4、 ( )是贵阳的标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距贵阳市区29千米,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我省著名的文
化古镇。
5、 ( )旧址位于贵阳市息烽县城南64千米处,是抗日战争
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戒备森严的一所秘密监狱。
6、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 )、下方的( )
和中心的( )。
7、
8、 国外又将生态农业称为自然农业、( )或生物农业。
2022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答案
1.()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0分)
A.人与自然
B.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A√答对
2.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1.0分)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人迹罕至的地区
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
D.物种丰富的地区
我的答案:C√答对
3.()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1.0分)
A.室内空气污染
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C.混合型污染
D.特殊型污染
我的答案:A√答对
4.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1.0分)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我的答案:A√答对
5.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0分)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我的答案:B√答对
6.2016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1.0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B.《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联系当今社会生态现状,最后论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路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前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句话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但生态文明如何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如何转化为行动,亟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进行深度阐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深化了“五位
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当代中国许多行业产生了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经济发展背上沉重的负担,而且使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本文探究了生态问题的起源,思考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讨论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生态危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及其不合理方面的应用,从而打破了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占据着主导作用,本文从页岩气开发及天然气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气的大力开发影响天然气消耗在能源消耗的比重从而影响环境的改变, 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何以有效的改善我国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困境与对策;页岩气开发;天然气使用;能源消耗比重
1引言 自然相互转化”的观点,释家的“万
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当代中物平等”的想法。然而这些思想不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经历一个从探索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更是用一到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在这种形种广阔的哲学眼光去思考社会问题,势下,本文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其根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还是人如何设进行一系列讨论,思考当代中国生生存,儒家的观点更像是为统治者造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为社会主势,道家用消极
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正在进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基于文献统计和分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重要原则、 建设着力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演进、 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已有研究为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律,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但是,还存在着研究比较分散、 深度不够、 创新性工作缺乏、 方法单一等问题。新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综合多维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加强研究的系统性,重构和创新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 开展实践调查和案例分析, 并将“五位一体” 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
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 .
..
1.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1.0分)
A.环渤海区域
B.长三角区域
C.珠三角区域
D.北部湾地区
2.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1.0分)
A.2025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50年
3.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1.0分)
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
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 .
w . ..
. .
..
4.()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1.0分)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5.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1.0分)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B )。 A、能量梯次使用 B、以上都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是 4、( 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 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第 1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