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5春季《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
“东师2015春季《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东师2015春季《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东师2015春季《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东师2015年秋季《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参考满分答案
东师2015年秋季《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
1.MIDI文件
答:MIDI是乐器数字化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而是用于乐器合成器、乐器和计算机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
2.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
答: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ICAI)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3.学习风格
答: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4. 学习资源
答: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征。
答:(1)丰富表现力。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这样,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2)良好交互性。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
东师2014春季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答案
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56.25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得分:10V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成功的关键是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对象 C. 教学媒体 D. 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D 满分:2.5 分 得分:0
2. 下列选项中不是多媒体课件的环境、需求分析包括的内容是 A. 课件目标分析 B. 课件使用对象分析 C. 开发成本估算 D. 软件性质分析
正确答案:D 满分:2.5 分 得分:0
3. 最早使用于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实习和试讲的是 A. 多媒体教室 B. 计算机网络 C. 微格教室 D. NEWCLASS
正确答案:C 满分:2.5 分 得分:2.5 4. 下列不属于传统教育媒
2014秋东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
2014秋东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随机)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在基于教学论的教学模式中,合作模式的模式特点( )A. 互教互学,合作教育 B. 学生中心,自学辅导 C. 师生问答,启发教学 D. 教师中心,系统授课 满分:2.5 分
2.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学生的地位是( )A. 组织者 B. 指导者 C. 促进者
D.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满分:2.5 分
3. 关于总结性评价不正确的是()A. 又称事后评价
B. 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C. 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过程
D. 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
东师2017年春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2.仓桥物三: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兼附属园园长。创立日本保育学学会,任第一任会长。主要著作有《幼稚园杂草》《幼儿园保育法真谛》等。他的理论被称为诱导保育论,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3.乌索娃:乌索娃(1898—1965),前苏联学前教育家,前苏联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兼教学法实验室主任,首次将马列主义教育原理中的“教学”一词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创立“学前教学论”。她系统阐述了学前教学的任务、内容和主要方法,指出向学前儿童实施教学的任务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全面发展其智力。
4.《国防教育法》:美国1958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法令。主要内容是通过增拨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国防教育法》影响了二次大战后美国教育发展的倾向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沿革的特点。
答:(1)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现代生产的发展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学前公共教育的发展。
(2)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学前教
东师现代教育技术17春在线作业1
现代教育技术17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教学目标是( )
A. 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B. 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 C. 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 D. 制定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D
2. “为了确认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有必要收集教学活动的资料,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并与所制定的科学标准进行比较”所指的是() A. 评价 B. 非测量 C. 测量 D. 价值判断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C
3. 下列关于加涅对认知技能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加涅对认知策略的定义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 B. 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的技能 C. 运用符号处理事情的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
D.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C
4. 提出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的是 A. 香农 B. 韦弗
C. 罗密佐斯基 D. 罗杰斯
满分:2
东师2015年春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答案
东师2015年春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答案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
答: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社会控制
答:是指社会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并约束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遵循或遵守社会规范,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状态。 3.城市化
答: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及其引发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文化转变的过程。 4.文化丛
答:是指许多文化质点按一定方式形成的聚合。通常是以某种文化质点为中心,在功能上与其他文化质点发生一系列的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方式。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运行最原初的动力在于需要。
答:错。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来自于人对自我利益的理性计算和理性追求。
2.根据文化内容,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答:对。
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对。
4.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东师2017年春季《认知心理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认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分析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作为认知系统本身,人与计算机没有差别。
2、认知能量分配理论认为,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水平的加工时,增加分配给它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获得很好的加工。
3、表征是指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4、对项目上下文的加工会影响记忆结果。上下文越丰富,对项目的加工就越精细。 5、乔姆斯基认为言语与思维是相同的。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论述解释警戒衰退机制的三种理论。 2、论述结构优势效应的涵义、表现与特点。 3、分析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之间的区别、联系。 4、简要论述五种认知推理模型的理论内容。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河内塔(也译作汉诺威塔)是问题解决中常举的范例。游戏要求把从小到大堆在柱1上的小圆盘A、B、C保持原来顺序挪放到柱2或柱3上去,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且永远保证小盘在大盘的上面。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普遍表现方式,属于复杂行为领域,甚至有人将概念形成与推理过程也看作是包含在问题解决的范畴中,而人的智慧性和创造性更是突出地表现在问题解决上。关于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桑代克(Thorn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题集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题集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 )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 )
A.19世纪末 B,1922年
C.20世纪20年代 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 )
A.戴尔
东师2015秋季《教师专业发展》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教师专业发展》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反思的过程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答: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地说,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的验证。但这几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替,界限不甚明显。 2.教师角色有哪些特点?
答:教师角色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3.简述费斯勒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答:美国学者费斯勒于1985年推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在对该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费斯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职前阶段(Pre-survive),指教师在大学或师范学院进行的职前培养阶段,也包括在职教师从事新角色或新工作的再培训的阶段;(2)入职阶段(Induction),是教师走向社会,进入学校系统和学习每日例行工作的时期。(3)能力建构阶段(Competency Building),在此阶段的教师努力增进和充实与教育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和能力,设法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辅导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辅导
第一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 2.启用时间
从2012年春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核内容以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为主,考核学生知道、了解、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区分等级,并作为课程通过的依据。目标内容包括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信息化工具教学应用等内容的学习。 4.考核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现代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制定的。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采用两种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实践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成绩均须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本课程的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