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与中国近代化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与中国近代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与中国近代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与中国近代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
篇一:交通工具的变迁
交通工具的变迁
三仓镇小学 杨宇晨
现在已是21世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坐汽车”,过去人们的这种美好的想象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早上,我还在睡梦中,爸爸就出去了。不一会儿,我醒了。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整个大地都被染红了。我趴在阳台上,欣赏着这令人惊叹的美景。“嘀”的一声,一辆宝马车从远处驶来,在朝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我看得呆了,我是多么的羡慕啊,要是我家也有这么一辆汽车,那该多好啊。突然,我听到了妈妈的叫喊声。我赶紧跑下楼去,只见爸爸从汽车里走出来。真是我家买的啊!爸爸喜滋滋地说:“这车是我刚买的,帅吧?”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说:“帅极了!”
第二天早上,刚醒来,我就缠着爸爸开车去东台玩。爸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发动汽车,一路上风驰电掣,一会儿就到了东台。在路上,我看到的也都是汽车。我和爸爸去了大润发超市,买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今天我太高兴了,恨不能一蹦三尺高。突然,妈妈的一声“快起床了”惊醒了我。原来是一场梦啊。
其实也不是梦,现在小汽车已经“飞”进了寻常百姓家。汽车再也不是发达国家老百姓的专利了,中国的老百姓也买得起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
篇一: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
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
内容提要:所谓交通工具的变迁,指的是人们代步工具的演变。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之后又出现了畜力、风力等交通工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列强的殖民扩张,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一些爱国的仁人志士不甘落后,努力创建自己的交通事业,在陆地、航空、水运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关键词: 交通工具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水陆空交通
一、陆上交通
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此后人类又驯服一些动物如马、驴子等作为乘坐工具或乘坐工具的动力。与此同时,以人力作为动力的轿子和以风力作为动力的帆船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与畜力交通工具长期并存。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入,上海最先开埠,一些近代交通工具纷纷涌入。人力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进,故又称东洋车。最初是用铁皮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为求醒目计,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自行车于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据说是寓沪西医为求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阶段性的成果:
(1)经济上: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1、阶段性的成果:
(1)政治
中国近代化工业的艰难起步
中国近代化工业的艰难起步
松滋市第三中学 谈小华
主干知识梳理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
中国近代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大众传媒的影响 社会习俗的变化
2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交 通 火 轮 车 船
汽飞
车机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 路----淞沪铁路在上海 建成通车。“坐车者尽 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 喝彩”,“游铁路”成 为一件新鲜事。
近代火车
187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 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
1902年,匈牙利人 李恩兹将两辆汽车 带入上海,经公共 租界工部局例会讨 论,决定先发临时 牌照。至此,中国 最早的汽车在上海 出现。此后,汽车 逐渐成为常用的交 通工具。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
清末中国人以惊异的眼光看飞机
古驿站 古 驿 道
通 讯
邮政 电报 电话
1866年,清政府试办邮 政。1896年,“大清邮 政”正式开办。1911年, 各级邮政局及代办机构 遍布城乡。
大清邮局大楼(清末)
上海邮政局
大 清 邮 政 局 发 行 的 部 分 邮 票
民国发行的部分邮票
1844年5月24日, 莫尔斯用他自制的 一台电报机发出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 份电报:“上帝创 造了何等奇迹!” 这一天成了国际公 认的电报发明日。 电报的发明,拉开 了电信时代的序幕。
大北电报公司上海营业部 1877年,福建巡 抚丁日昌
中国经济近代化1
希望对文科生有所帮助
阶段
内容
特点中国经济现代化是在民族生存危机下的一 种反应;洋务运动是现代化的起点, 种反应;洋务运动是现代化的起点,主要 有地主阶级领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 有地主阶级领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民 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维艰。 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维艰。 中国经济现代化步履维艰; 中国经济现代化步履维艰;1912-1936年, 年 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工业化是局部的, 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工业化是局部的,重 工业比例低, 工业比例低,国民经济的主体仍是农业经 济 建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国民经济 建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建设中成就和失误并存,但成就是主要的。 建设中成就和失误并存,但成就是主要的。
洋务运动; 晚清时期经济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 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现代化起步 1840-1912 民国时期局部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现代化1912- 发展;官僚资本主义 现代化 发展; 1949年 年 的形成; 的形成;新民主主义 经济 新中国全面现 代化 1949年 以后 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超额完成;中共八大 超额完成; 的正确决策、“大跃 的正确决策、 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 济
中国经济近代化1
希望对文科生有所帮助
阶段
内容
特点中国经济现代化是在民族生存危机下的一 种反应;洋务运动是现代化的起点, 种反应;洋务运动是现代化的起点,主要 有地主阶级领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 有地主阶级领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民 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维艰。 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维艰。 中国经济现代化步履维艰; 中国经济现代化步履维艰;1912-1936年, 年 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工业化是局部的, 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工业化是局部的,重 工业比例低, 工业比例低,国民经济的主体仍是农业经 济 建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国民经济 建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建设中成就和失误并存,但成就是主要的。 建设中成就和失误并存,但成就是主要的。
洋务运动; 晚清时期经济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 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现代化起步 1840-1912 民国时期局部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现代化1912- 发展;官僚资本主义 现代化 发展; 1949年 年 的形成; 的形成;新民主主义 经济 新中国全面现 代化 1949年 以后 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超额完成;中共八大 超额完成; 的正确决策、“大跃 的正确决策、 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 济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的分析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的分析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摘要】就《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的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主要以外部推力和内部觉醒,而外部推力是最大的力量。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在内部和外部双重作用之下的变化,本文提取其中最贴近人民生活的部分——生活习俗进行分析和研究。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主要分析以下两种方式:欧风美雨的影响和近代革命运动的产物,这两个原因是内在和外在两个原因。
一、 欧风美雨的影响
陈旭麓先生在书中写道“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
的确,欧风美雨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战争的力量,而另一部分却是无声无息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
《上海县续志·序》中描写这种变化“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更有诸如“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衣去垢,昔日皆用本地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用皂荚者。”“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中国梦的变迁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中国梦的变迁
近代以来的百年中,中国人心中的成功典范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的一个根本线索就是中国梦的变迁。
国家的梦想,由普通公民的一个个梦想汇聚而成。只有在个体梦想丰富并且有机会实现的国度,国家梦才有可能孕育。国家梦又超越个体梦。个体梦表现形式纷繁多样,国家梦的内涵却是人们普遍向往、信奉和追求的。
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时的中国梦体现在晚晴洋务派对于挽救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中。虽然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是,谁也不能否定当时的洋务派对“自强”“求富”的中国梦的不懈追求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912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对民主共和的向往与追求。辛亥革命的发动,也正式标志着中国梦由拯救清政府变为追求民主与共和,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然而,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
当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后,中国广大的无产阶级开始觉醒。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最终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梦的方向也转向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真正的国家富强。 193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的分析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的分析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摘要】就《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的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主要以外部推力和内部觉醒,而外部推力是最大的力量。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在内部和外部双重作用之下的变化,本文提取其中最贴近人民生活的部分——生活习俗进行分析和研究。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方式主要分析以下两种方式:欧风美雨的影响和近代革命运动的产物,这两个原因是内在和外在两个原因。
一、 欧风美雨的影响
陈旭麓先生在书中写道“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
的确,欧风美雨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战争的力量,而另一部分却是无声无息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
《上海县续志·序》中描写这种变化“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更有诸如“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衣去垢,昔日皆用本地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用皂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