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育心理学老师
“山香教育心理学老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山香教育心理学老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山香教育心理学老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6山香版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多单选,填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钟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1、五要素 2、三过程 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
(山香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心理学概述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学科。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交叉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5.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
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 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人的
2020年新编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名师精品资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多选) 广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 终身教育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3.(名词解释)学校教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5.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6.(多选)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A显性功能B隐形功能C社会功能D负向功能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模仿说本质上都是否定教育的()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独立性
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9.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原始性B教育和生产能力相脱离C阶级性、等级性D普及性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 11.(多选)古代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课本试题(山香版)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多选) 广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 终身教育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3.(名词解释)学校教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5.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6.(多选)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A显性功能B隐形功能C社会功能D负向功能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模仿说本质上都是否定教育的()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独立性
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9.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原始性B教育和生产能力相脱离C阶级性、等级性D普及性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 11.(多选)古代
教育心理学 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参考版本: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肖琼
I touch the future.I teach. ----Christa McAuliffe,American Educator and Astronaut,20th Century 我触摸未来,因为我是教师。--克丽斯塔· 麦 克奥里夫 20世纪美国教育家、宇航员
《教育心理学》主要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概论* 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原理* 学习动机* 知识的建构 技能的学习 品德的学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原理 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小组 全班181人,每12人一组,共15组.起组名、 人事分工:组长(可固定,也可轮流)、 记录员、协调员。 所有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发言、记录、考勤、评分、写学期总结。 要求:参与、倾听、尊重、分享、保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本章要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A.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C.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山香教育)山香教育学试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选
1.由于教育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想方设法地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发展,才能保障( )的有效进行。 A.社会活动 B.教育活动 C.生产活动 D.集体活动 2.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3.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A.生产活动 B.精神活动 C.社会活动 D.精神运动 4.教育从本质上是( )活动。
A.认识 B.实践 C.交往 D.学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吕英军 博士 E-mail: lvdreaming@163.com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汪凤炎、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罗伯特·斯莱文著:《教育心理学》(第七版),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皮连生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奥苏伯尔等著:《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第一节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
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提纲
使用教材: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主讲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思维与智力开发协会理事,心理咨询师
刘宗发 副教授 课程及其地位: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位课程,是学习专业技能课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必考课程。
本课程教学与考查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理论素质,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