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内科

第二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心悸

1、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往往兼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2、《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并以炙甘草汤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诊断依据

(1). 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 3).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惊悸 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诱发。 多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 病来虽速而病情较轻 实证居多 不发时如常人 5、证治分类 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

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内伤咳嗽

杏苏散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

急汤合生脉饮

中医内科学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内科学复习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

感冒病因病机;六淫, 时行病毒,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 伤风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病 因 发病季节 与特点 病情表现 有无传变 伤风 冬春气候多变性,外感六淫 病情多轻,全身症其发病率高,一般以风为主 状不重 呈散发性 无 时行感冒 可以发生,表现为 化季节不限,有广泛病情多重,病急, 时行疫毒 热入里,继发、 合并的传染流行 全身症状显著 它病 一、主要证候 风寒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 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

风热证

症状:身热较重,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

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 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暑湿证

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 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 舌脉

中医内科学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内科学复习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

感冒病因病机;六淫, 时行病毒,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 伤风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病 因 发病季节 与特点 病情表现 有无传变 伤风 冬春气候多变性,外感六淫 病情多轻,全身症其发病率高,一般以风为主 状不重 呈散发性 无 时行感冒 可以发生,表现为 化季节不限,有广泛病情多重,病急, 时行疫毒 热入里,继发、 合并的传染流行 全身症状显著 它病 一、主要证候 风寒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 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

风热证

症状:身热较重,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

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 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暑湿证

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 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 舌脉

中医内科学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心悸

1.选择题:A型

1)心悸的病位在心,与哪些脏功能失调相关,除外( ) A、脾 B肾 C肺 D肝 E胃 答案:E

2)症见:初起恶寒发热,骨节、肌肉酸痛,咽痛,腹痛泄泻,两周后心悸,动则尤甚,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细结。该病人最佳诊断应拟:

A、感冒、风热犯肺 B、咳嗽、风热犯肺C、心悸、邪毒侵心 D、心悸、阴虚火旺 E、心悸、心血瘀阻 答案:C

3) 症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宜选:A、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B、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C、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D、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E、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答案:E

4) 《 》指出心悸:“虚微动也微,虚甚动也甚。”凡治此者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济生方》 D、《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 答案:E

5)初见恶寒发热,骨节、肌肉酸痛,咽痛,或腹痛泄泻,同时或随后心悸,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或促。宜选方:

A、生脉饮 B、归脾汤 C、黄连阿胶汤 D、桃仁红花煎 E、五味消毒饮 答案:E

6)症见心悸,善惊易恐,少寐多梦,舌红苔薄白,脉细或弦细。宜选方: A、归脾汤 B、黄连阿胶汤 C、桃仁红花

大纲中医内科学实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医内科学实习大纲

心脑血管内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学》中心脑系病证的基础理论和有关的辨证论治规律;

2、熟练掌握病史釆集及运用中医四诊检查、辨证论治方法对心系病证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和治疗;书写完整的中医病历;

3、掌握常用的方药的临床应用以及常用中成药制剂的使用;

4、了解中医心系病证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病证分类、辨证论治规律及治法的研究进展。 【实习内容】 一、病种

掌握常见心系病证的诊断:心悸、胸痹心痛、中风病、眩晕、头痛、厥证等。 二、临床诊断能力

1、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心系病证进行病史资料收集; 2、比较熟练掌握病史采集的方法和技巧;

3、掌握心悸、胸痹心痛、中风病、眩晕、头痛、厥证、失眠等的中医诊断(包括病名、证型)。

三、辨证论治能力

辨证:掌握八纲、脏腑、气血津液、三焦等辨证方法在心系病证的运用

治疗:掌握心悸、胸痹心痛、中风病、眩晕、头痛、厥证、失眠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代表方药、药物辨证加减;熟练使用常用的中成药制剂,熟悉其他治疗方法,了解痫病、癫病、狂病、痴呆的临床治疗方法,了解中医药有关防治进展。 四、病历书写能力

要求书写完整的中医住院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正确运用中医术语,重点突出,

心系病证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 一、A型选择题

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 A.《素问》B.《金匮要略》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论》 2.“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 A.《素问·痹论》B.《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 C.《伤寒明理论·悸》D.《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E.《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 A.小青龙汤B.炙甘草汤C.桂枝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5.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 6.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是() A.安神定志丸 B.归脾汤

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 E.黄连温胆汤

7.心悸气短,头晕目

中医内科心系疾病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心系病证 一、A型选择题

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 ) A.《素问》 B.《金匮要略》 C.《医学正传》 D.《丹溪心法》 E.《伤寒论》 2.“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 ) A.《素问·痹论》 B.《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 C.《伤寒明理论·悸》 D.《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E.《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 ) A.小青龙汤 B.炙甘草汤 C.桂枝汤 D.归脾汤 E.天王补心丹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5.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

6.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是(

心系病证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 一、A型选择题

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 A.《素问》B.《金匮要略》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论》 2.“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 A.《素问·痹论》B.《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 C.《伤寒明理论·悸》D.《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E.《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 A.小青龙汤B.炙甘草汤C.桂枝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5.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 6.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是() A.安神定志丸 B.归脾汤

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 E.黄连温胆汤

7.心悸气短,头晕目

中医内科学课件_眩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四章:肝胆病证第六节:眩晕

中医内科——眩晕

目录:☆概述☆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临证备要中医内科——眩晕 2

【概述】

一概念: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 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 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 则昏倒等症状。

中医内科——眩晕

二文献摘要:(一)病名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称之为“眩冒”。

(二)病因病机1、属肝所主 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2、因虚致病: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 《灵枢· 海论》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灵 枢· 卫气》说:“上虚则眩”。 《景岳全书· 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 火兼痰者, 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中医内科——眩晕 4

3、 痰饮有关 汉代张仲景认为, 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 因素之一,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 治 》说 :“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冒眩, 泽泻 汤主之”。 而《丹溪心法· 头眩》中则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