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设计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鱼龙化石有“世界的屋脊”之称的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 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 石。
喜马拉雅山
这说明了什么呢???
●在几千万年前,“世界屋脊”曾经是一片海洋。 ●同时也告诉我们,地壳是在变动的。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 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 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 变动的结果。
地壳真的在不断变化吗?小探究——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1. 提出问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地壳 始终在不断地变动着? 2. 建立假设:假设地壳发生变动,就会 留下痕迹。如果找到这些证据,就能证 明地壳发生了变动。
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4. 收集事实证据:
3. 设计方案:到野外收集地壳变动的证据。
证据① :
岩层的弯曲--褶皱
褶皱
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 握住两端,用力向中间压,使书弯 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褶皱
书页受挤压变形
褶皱是地表受力挤压 形成的弯曲变形
是否所有岩层受力都会弯曲?请两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完成地壳 模型在另一种受力情况下的变化。
当受力形成错位时 上 升 地垒 会形成断层 下 地堑 沉
华 山 绝 壁
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证据② : 岩层的断裂--断层
地壳变动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课本99页 图3-29水平
第27讲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NL)
第二十七讲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二、什么是地壳运动?有哪些表现形式?
三、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分布的?
四、什么是火山?它又是怎样分布的呢?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对“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区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是海下形成的
B、世界上的海洋水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喜马拉雅山露出水面
C、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
能力训练营 181 七年级科学
D、过去的喜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类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
例2.假如你是图4-14场景中的人物,地震即将来临, 在短时间不能跑出房间,最好的办法是躲在( ) A、床下面 C、跃出窗子
B、阳台下 D、站着不动
例3.右图中a为地下岩层断裂震动处,b为与a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c、d、e、f为地面各点,读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b表
七年级科学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篇一:七年级科学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
第五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圈——地壳、地幔、地核。
2、初步认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高大的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的活动极其分布。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疑点: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软流层是何种状态,地壳变动会形成哪
些地表形态,产生火山和地震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什么地方,火山和地震又为何呈带状分布
解决方法:利用模型; 地理专题地图; 标石(岩石)。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资料片,直观的对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地壳变动进行观察。
2、筷子、钢锯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用唐山地震的一段实例引入。
一位深夜出急诊的医生回忆:"夜间三时半,我有急诊外出,刚迈出门坎,地震就来了,先是晃,天旋地转,晃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颠,脚底像过电似的,紧接着房上的砖瓦飞了下来。我心里发慌,那呜呜的声音,使人毛骨惊然,四周一片漆黑,倒房
火山岩地震储层学
第22卷第4期2010年12月
文章编号:1673-8926(2010)04-0008-06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RESERVOIRS
Vol.22No.4Dec.2010
火山岩地震储层学
谭开俊,卫平生,潘建国,张虎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摘
要:随着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来满足勘探开发的迫切需
要。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是地震储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盆地构造环境及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和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火山岩的储层建模。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协同研究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岩矿测试分析技术、测井岩性识别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流体预测技术、储层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研究的六大关键技术。火山岩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由于受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火山岩优质薄储层仅能识别到10m左右,对储层物性、储层流体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半定量化阶段。
关键词:火山岩;地震储层学;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储层流体预测;储层建模;三维可视化中图分类号:TE122.2+22
文献标识码:A
显示,实际探
地震教学设计
19.地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2、师生交流查阅的资料,更进一步感受地震的严重危害。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的概念,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课前准备:薄木板、易拉罐、积木及各种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小玩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板书)
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同学们并不陌生。最近几年我国就连续发生两次较为严重的地震。下面请大家欣赏地震的视频。
展示视频。
画面上的这些现象,都是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地震,只是大多数地震震级太小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地震就像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
有关地震的知识。
二、感受震动。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1、“同学们你们亲身经历过地震吗?”通过师生的交流引出第一个模拟实验。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两只手分别握住薄木板的两边,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觉。实验后同桌交流感受。
地震逃生教学设计
地震逃生教学设计
——陈艳红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地震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遇到地震的处理方法,有一定的自救知识和应变能力。
二、教育重点:
学习地震的产生及其破坏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三、活动流程:
1、看视频《唐山大地震》
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2)总结:短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
老师小结:伴随着地球内部的运动,地震总会造成各种破坏,由于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所以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到来时,我们要尽可能不待在屋里,尽量往空旷地带奔跑,更不要去有建筑物地方躲避,不能在地震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更不能去海边观潮。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110、119等)求救。
2、看视频《地震常识》
大家认真讨论观察表演后讨论:(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做的?(2)总结:短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发生应怎么办?出了事打什么电话求救?
老师小结:地震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物体挡住头部或钻到墙角处。如果我们家住在高层则迅速在逃生通道逃生,不要从窗户跳楼,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尽可能抓住有限时
新张小《地震》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学区张各庄小学 郑茁
《地震》教学设计
郑茁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 张各庄小学 066300 15076043061 电子邮箱:zgzxxzhengzhuo@163.com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既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小学科学课程的活动性表现在强调通过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态度的发展。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经历猜测、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大胆猜测、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教学内容:
《地震》一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属于“地表剧烈变化” 单元中的一课。
本节内容从结构上可分为三大部分:
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
2、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利用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3、了
山地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几点认识
通过对两个区块山地三雏地震采集技术的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应山地三维地震采集的方法。一是通过微测井方法分步建立山地三维表层地质模型,指导动态井深设计;二是灵活的炮点与检波点布设;三是多方位的现场质量监控,确保获取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四是合理设计观测系统,尽可能减少采集痕迹。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1 0 1年 O 3月
J unl f i g a erl m Un es yo Saf n res o ra o a hnP t e i ri f t dWok r Jn ou v t fa
第 2 4卷
第2期
山地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几点认识张怿平(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湖北潜江 4 30 3 10)[摘要]通过对两个区块山地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应山地三维地震采集的方法。一是通过微测井方法分步建立山地三雏表层地质模型,指导动态井深设计;二是灵活的炮点与检波点布设;三是多方位的现场质量监控,确保荻取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四是合理设计观测系统,尽可能减少采集痕迹。
[关键词]山地三维; 表层地质模型;观测系统设计;采集痕迹。 [中图分类号] P 1[ 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31 (0 10- 0 2- 0
长白山火山地质构造的解析本科毕业论文
分类号 密级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长白山火山地质构造的解析
英文题目 Changbai volcano resolve geological structure
系 别 地球科学与资源系
学生姓名 孙新尧 专 业 地质学 学 号 03211633 指导教师 夏奎菊 职 称 讲师
2015年 3 月 22日
长白山火山地质构造的解析
摘 要
白山天池火山区位于中国东北大陆东部,与朝鲜北部相邻。该区处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前缘位置,与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深源地震相距仅120km。做为中国东北大陆的一部分,该区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次火山活动。
本次论文在充分收集、研究、利用本区地质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 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 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 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地震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 2、 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3、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字词
阿曼达 砸着 血迹 3、引出中心句: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
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