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第12题卷二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第12题卷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第12题卷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第12题卷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单项选择题: (2011年)

39.对具有职位特殊性的公务员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公务员法》明确规定的职位之外的职位类别。下列哪一机关享有此增设权?( )(2011年卷二单选第39题)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D.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答案】B

【考点】公务员的职位设置

【解析】《公务员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

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40.国家禁毒委员会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关于该机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2011年卷二单选第40题) A.撤销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

B.可以规定行政措施

C.议定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

D.可以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

【答案】C

【考点】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解析】选项A错误。《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三)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B.练习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卷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2011年卷二单选第1题)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答案】D

【考点】罪刑法定原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关系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该原则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须使得公民能够事先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故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在事前明文规定。

选项A理解正确。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对社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参考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单项选择题。 1.

A.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B.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 C.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 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

2.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

3.

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 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4.

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

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三解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三解析 1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种社会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A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B乙手机丢失后发布寻物启事称:“拾得者送还手机,本人当面酬谢” C丙对女友书面承诺:“如我在上海找到工作,则陪你去欧洲旅游” D丁作为青年志愿者,定期去福利院做帮工

收起解析 | 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B,回答正确 统计

个人数据: 作答本题2次

全站数据: 本题共被作答310次,正确率为90.65%,易错项为A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B项:乙丢失手机后发布寻物启事属于悬赏广告,由民法调整。所以,B项正确。

A项: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个人所得税,甲与税务机关不是平等主体,不由民法调整。所以,A项错误。

C项:丙与女友之间的承诺属于生活关系,不由民法调整。所以,C项错误。

D项:丁作为志愿者去福利院帮工,丁与福利院之间不是平等主体。所以,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笔记 编辑笔记 2

甲企业是由自然人安琚与乙企业(个人独资)各出资50%设立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1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其答案

来源:法律教育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答案——第一卷

2010-9-16 8:37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试 卷 一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以下各题所列A、B、C、D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

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

2.为了落实司法便民,检察院开设了网上举报、申诉和信息查询系统,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和电子签章,公民对国家机关实行网上监督收效明显。关于网络技术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法网

www.xuefa.com 与法律人共成长!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解析

07年司考真题(卷一)在线练习版[答案与解析分开]:http://bbs.xuefa.com/exerlist-243-1.html

07年司法考试真题(前三卷)在线测试版:http://bbs.xuefa.com/testlist-5-1.html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 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 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 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 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答案】D

【逐项解析】马克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法网

www.xuefa.com 与法律人共成长!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解析

07年司考真题(卷一)在线练习版[答案与解析分开]:http://bbs.xuefa.com/exerlist-243-1.html

07年司法考试真题(前三卷)在线测试版:http://bbs.xuefa.com/testlist-5-1.html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 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 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 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 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答案】D

【逐项解析】马克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法律精英·从司考开始;版权所有·盗印必究!

国家司法考试1999-2007年真题归类精解

刑法分论(第五版)

吴情树※

请同学们经常关注并下载司法考试资料,可以登录:法法网或者学法网

网址:d7a87e18c281e53a5802fffa/或者d7a87e18c281e53a5802fffa。

下载历年司法考试题目,请登录:中国普法网

d7a87e18c281e53a5802fffa/sfks/node_4411.htm

购买打折法律书(司法考试书),可以登录:当当网或者卓越亚马逊网

网址: d7a87e18c281e53a5802fffa/或者d7a87e18c281e53a5802fffa/,货到付款,绝对安全!

欢迎登陆我在法律博客网上开设的博客,名叫:珞珈法话,网址:d7a87e18c281e53a5802fffa/blog/user/qingyuanshan/

第四编罪刑各论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2002年试卷二第

试作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第7题甲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试作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第7题甲题 作者: 曹昆 发布时间: 2007-10-10 11:06:55

素材一:中国古籍《幼学琼林》载:“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增广贤文》也载:“好讼之子,多数终凶。”中国古代有“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

素材二:1997年3月11日,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1996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520多万件,比上年上升约16%。2007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2006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办结各类案件810多万件。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就从古代的“无讼”、“厌讼”、“耻讼”观念到当代的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变化,自选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题要求:

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不少于500字。

答题:

法律意识增强有利社会和谐

(1)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点的总称,包括人们对法律法规的基本看法,对现行法律、法制的要求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