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思维导图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思维导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思维导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学习目标】

1.会分析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会分析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绘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图 【学习内容】 一、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主要表现形式 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 二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 、 和 、地壳运动 1.岩浆活动

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或留在地层,或喷出地表,凝结形成的岩石称为 ;留在地层的又称为 ,喷出地表的又称为 。 2.地壳运动 (1)、地壳运动分类 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壳表面形态的影响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地起伏和海陆变迁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学习目标】

1.会分析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会分析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绘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图 【学习内容】 一、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主要表现形式 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 二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 、 和 、地壳运动 1.岩浆活动

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或留在地层,或喷出地表,凝结形成的岩石称为 ;留在地层的又称为 ,喷出地表的又称为 。 2.地壳运动 (1)、地壳运动分类 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壳表面形态的影响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地起伏和海陆变迁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水的运动(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二节 水的运动

第一课时:《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

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

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

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

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激趣设悬引入】

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 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 板书:水循环 【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

2018 - 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答题时间:20分钟)

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 降水、蒸发 B.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 蒸发、降水 D.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 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 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影响 C. 人类活动只对水的社会循环产生影响 D. 人类活动只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影响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3~4题。

*3. 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4. 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A.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 B.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 C.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 D.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 读下图,完成5~6题。

5.

自然地理学 - 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自然地理学Ⅲ——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

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编习题集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 母质 、 生物 、 气候 、 地形 和 时间 ,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 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 、 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 、 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土壤侵蚀 、 土地荒漠化 、 土壤退化 、 土壤污染 、 耕地占用 。

4、(1.5分)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包括 整体性规律 、 时间演化规律 、 空间分异规律 。

5、(1.5分)我国的土地分类研究主要是沿用原苏联的土地分级系统,采用三级系统: 相 、 限区 、 地方 。

6、(1分)综合自然区划具体的方法有: 顺序划分法 、 合并法 。 7、(2分)目前开展国际性研究的全球环境问题有: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损耗 、 酸雨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8、(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 有机质 、 矿物质 、 空气 、 水分 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9、(

自然地理学 - 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自然地理学Ⅲ——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

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编习题集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 母质 、 生物 、 气候 、 地形 和 时间 ,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 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 、 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 、 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土壤侵蚀 、 土地荒漠化 、 土壤退化 、 土壤污染 、 耕地占用 。

4、(1.5分)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包括 整体性规律 、 时间演化规律 、 空间分异规律 。

5、(1.5分)我国的土地分类研究主要是沿用原苏联的土地分级系统,采用三级系统: 相 、 限区 、 地方 。

6、(1分)综合自然区划具体的方法有: 顺序划分法 、 合并法 。 7、(2分)目前开展国际性研究的全球环境问题有: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损耗 、 酸雨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8、(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 有机质 、 矿物质 、 空气 、 水分 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9、(

自然地理学 - 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自然地理学Ⅲ——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

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编习题集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 母质 、 生物 、 气候 、 地形 和 时间 ,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 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 、 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 、 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土壤侵蚀 、 土地荒漠化 、 土壤退化 、 土壤污染 、 耕地占用 。

4、(1.5分)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包括 整体性规律 、 时间演化规律 、 空间分异规律 。

5、(1.5分)我国的土地分类研究主要是沿用原苏联的土地分级系统,采用三级系统: 相 、 限区 、 地方 。

6、(1分)综合自然区划具体的方法有: 顺序划分法 、 合并法 。 7、(2分)目前开展国际性研究的全球环境问题有: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损耗 、 酸雨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8、(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 有机质 、 矿物质 、 空气 、 水分 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9、(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第2节 大气环流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对应学生用书第4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大气环流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三圈环流的形成

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

(1)分布: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季节移动?

?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易误点拨]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理解—要点突破]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及季节移动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内容,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

二、(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它的

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3、课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08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学案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1、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具体的区域)以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为例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结合实例(具体的区域)说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环境要素间通过四大循环发生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导入】创设情景:简介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 【学生讨论】景观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他们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吗?(不是)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举例说明任一景观区地理要素间如何相互联系?

【教师引导】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气候→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气候→水文: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植被→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水文→地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千沟万壑。 一、

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小组探究】案例1中生物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