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武器警械条例

“公安机关武器警械条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公安机关武器警械条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公安机关武器警械条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公安机关警械、武器库(室)管理规定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机关警械、武器库(室)管理规定

公安机关警械、武器库(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便公安机关对警械、武器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公安机关的警械、武器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警械、武器的安全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警械、武器库(室)是指公安机关存放储备警械、武器和在用警械、武器的仓库(室)。

警械、武器的范围依照《申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设立警械、武器库(室),专门存放储备和在用的警械、武器。省级公安机关的警械、武器库(室)面积不少于200平米,地(市)级公安机关的警械、武器库(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县级公安机关的警械、武器库(室)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公安机关一线实战单位应当设立警械、武器库(室)或者设置专用枪柜、弹药柜,其面积或规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条 省、地(市)、县级公安机关的警械、武器库(室)存放本级公安机关按标准配备的警械、武器,主要用于向下级公安机关和所属一线实战单位补充正常的消耗。储备的警械、武器和在用的

警械、武器应当分库(室)存放。

公安机关一线实战单位的警械库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经2006年11月1日国务院第15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公安机关组织管理,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条例。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479 号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11月1日国务院第1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一章 总则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组织管理,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第三条

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讲 义

第一章 总 则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规定了制定《条例》的目的和法律依据、人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授权、警械和武器的概念和范围、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适用原则、法律保护与限制以及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时对无关人员的保护等问题。

一、制定《条例》的目的和法律根据

《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一)制定《条例》的目的

制定《条例》的目的是,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

1、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为了完成人民警察的任务,《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了人民警察一系列的职责,如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等。为了保障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国家必须赋予

公安机关民警学习《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机关民警学习《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公安机关民警学习《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准则》和《条例》的学习,有以下体会。

提高认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学习《准则》和《条例》的同时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准则》和《条例》明确了哪里是工作中的“禁区”,明确了道德的”高线”以及纪律的“底线”。如果党员干部掉以轻心,以身试法,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因此,在学习《准则》和《条例》的时候要全面、认真、准确地把握精神实质,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正做到思想上敬畏,行动上落实。

平常之心。对待《准则》和《条例》除了要怀有敬畏之心外,还要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要把其当成是工作中的束缚,而要把其当成是工作中的自我保护准则,认真践行。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清醒地看到权力来之于民,也应用之于民。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牢固树立“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意识,牢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廉

公安部“三考”题库(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部"三考"题库(二)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280道)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是由下列哪个机关制定的?( C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公安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是依据( )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的。(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法律依据:《条例》第1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先采取强制手段,然后才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

B、应当先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才可以使用武器

C、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D、以上说法都不完全正确

(法律依据:《条例》第2条)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下列装备属于武器的是( )。( A )

A、冲锋枪 B、麻醉枪 C、高压水枪

江苏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江苏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2020年9月25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

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招聘

第四章管理和监督

第五章保障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保障警务辅助人员依法履职,维护警务辅助人员合法权益,发挥警务辅助人员在协助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的招聘、使用、监督和保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称警务辅助人员),是指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为公安机关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分为勤务警务辅助人员和文职警务辅助人员。

治安联防、治安志愿者、护村队、护校队等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以及在公安机关从事保卫、保洁、膳食等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不属于警务辅助人员。

第三条警务辅助人员管理遵循依法规范、责权明晰、严格监督、合理保障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保障措施,研究解决警务辅

公安机关警察纪律条令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起草的于4月21日公布,6月1日施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中国刑警学院08大队二中队在中队长的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就近期的学习情况谈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纪律以及处分的部门规章。全条令共3章,31条,结合公安队伍建设实际,设定了76种具体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其适用的处分。这些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充分体现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时代精神。其内容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法执勤,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

警察,一个能给人无形压力的字眼,一个能影响人一生的字眼,一个无数人都向往的字眼,那严明的纪律,那雷厉风行的作风,还有那铁一般的体魄,钢一般的意志,深深的震慑了我的灵魂,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从进入中国刑警学院的那一刻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名警察。身为一名警察院校的学生,,我深知我身上的责任,虽然我还不是一名正式的人民警察,但我却时刻的准备着,时刻学习着。我深知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和

公安机关物证鉴定规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机关物证鉴定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规范公安机关物证鉴定程序和鉴定人的工作,提高鉴定水平,确保鉴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定义】本规则所称物证鉴定,是指公安机关物证鉴定机构的鉴定人按照技术规程,运用专业知识、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对受理委托鉴定的检材进行检查、验证、鉴别、判定,并出具检验鉴定结论的过程。

第三条【鉴定范围】物证鉴定机构受理鉴定的范围,应当是与查明或者证明案件、事件有关的人身、尸体、生物检材、痕迹、物品、气味,以及文件、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第四条【鉴定原则】物证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遵循科学、客观、及时、准确、安全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第二章 物证鉴定机构的职责

第五条【上下级关系】上级公安机关物证鉴定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物证鉴定机构的业务工作负有管理、监督、考核、指导的责任。

第六条【各级鉴定机构】公安机关物证鉴定机构应当按照系统管理、属地管辖、分工负责和逐级受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2007年12月8日公安部下发公通字[2007]81号文件) 17条大家先学习一下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

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治安调解,是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治安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治安调解。 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和单位之间,在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第四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治安调解: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的;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2007年12月8日公安部下发公通字[2007]81号文件) 17条大家先学习一下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

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治安调解,是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治安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治安调解。 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和单位之间,在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第四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治安调解: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