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
“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Traffic Engineering
Homework of chapter two
2-1. Answer: Basically apply Equation (2-1) on page 33:
dr?1.47St?1.47?55?3.2?258.72ft
2-2. Answer: when t = 0.5s: dr?1.47Sit?1.47?60?0.5?44.10ft
db?si2?s2f2a
So Sf?Si2?2adb??1.47?60?2?2?10??400?44.1??25.71ft/s?17.48mi/h
Also, the same to others:
t = 1.0s: dr?88.20ft Sf?39.28ft/s?26.73mi/h t = 1.5s: dr?132.30ft Sf?49.25ft/s?33.47mi/h t = 2.0s: dr?176.40ft Sf?57.51ft/s?39.12mi/h t = 2.5s: dr?220.50ft Sf?64.72ft/s?44.03mi/h t = 3.0s:
交通工程总论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
P86 习题1 解: P=0.25
kKPk?CnP(1?P)n?k 112?1 P1?C20.25(1?0.25)12?1P?0.375 1?2?0.25(1?0.25)
P86 习题2
解: n?20 P=0.25
kKPk?CnP(1?P)n?k
0P0?C200.250(1?0.25)20?0?0.00317
P86习题4
(?t)k??te 解: Pk?k!(3)5?3P5?e?0.1008
5!P87 习题5
解:泊松分布: m=λt=450/3600×40=5辆,P0=由递推公式
mk?e?mP(K)?K!K 0 1 2 3 4 5 6 7 8 9
P(K?1)? P(K) 0.00674 0.03369 0.08422 0.14037 0.17548 0.17548 0.14622 0.10444 0.06528 0.03627 1
mP(K)K?1 ∑P(K+1) 0.00674 0.04043 0.12465 0.26502 0.4405 0.61598 0.7622 0.86664 0.93192 0.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程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Q 201 208 217 232 219 220 205 201 195 210 190 195 2493辆/h
⑵ 5min高峰流率:
Q5 232
605
2784辆/h
⑶ 15min高峰流率:
Q15 (232 219 220)
6015
2684辆/h
⑷ 15min高峰小时系数: PHF15
习题2-2 解:已知:
AADT 50000 辆/d,C1 1500辆/h,x 30K 17.86x
1.3
2493671 4
0.929
0.082 17.86 30
1.3
0.082 0.1326 13.26%
设计小时交通量:
DHV AADT K 50000 0.1326 6630辆/h 车道数: n
DHVC1
66301500
4.42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KD 0.5。 如果KD 0.6,n 5.3。 习题2-3 解: Q
1006
60 1000
辆/h
车头时距:ht 3600/Q 3600/1000 3.6 s/辆
交通工程学课程习题答案
车头间距:hs
V3.6
ht
203.6
3.6 20
m/辆
车流密度:K 1000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程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Q 201 208 217 232 219 220 205 201 195 210 190 195 2493辆/h
⑵ 5min高峰流率:
Q5 232
605
2784辆/h
⑶ 15min高峰流率:
Q15 (232 219 220)
6015
2684辆/h
⑷ 15min高峰小时系数: PHF15
习题2-2 解:已知:
AADT 50000 辆/d,C1 1500辆/h,x 30K 17.86x
1.3
2493671 4
0.929
0.082 17.86 30
1.3
0.082 0.1326 13.26%
设计小时交通量:
DHV AADT K 50000 0.1326 6630辆/h 车道数: n
DHVC1
66301500
4.42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KD 0.5。 如果KD 0.6,n 5.3。 习题2-3 解: Q
1006
60 1000
辆/h
车头时距:ht 3600/Q 3600/1000 3.6 s/辆
交通工程学课程习题答案
车头间距:hs
V3.6
ht
203.6
3.6 20
m/辆
车流密度:K 1000
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置,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有什么不同? 答:合金
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置,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有什么不同? 答:合金
工程材料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置,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有什么不同? 答:合金
轨道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有砟轨道结构
1.有砟轨道的主要组成及其功用?
钢轨:直接承受列车荷载,依靠钢轨头部内侧面和机车车辆轮缘的相互作用,为车轮提供连续且组阻力最小的滚动接触面,引导列车运行,并依靠它本身的刚度和弹性将所承受的荷载分布传递于轨枕。
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并把它分布传递至道床;同时利用扣件保持钢轨的正确位置。
接头:用于钢轨与钢轨的可靠联结,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扣件:固定钢轨位置,阻止钢轨纵、横向移动,防止钢轨翻转,确保轨距正常,并在机车车辆的作用下,发挥一定的缓冲减振性能,延缓线路残余变形的累积。
轨道加强设备: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相对的纵向位移,增加线路抵抗钢轨纵向爬行的能力;在曲线上安装轨撑和轨距杆,可提高钢轨横向稳定性,防止轨距扩大。
道床:固定轨枕的位置,增加轨道弹性,防止轨枕纵、横向位移,并把承受的压力分布传递给路基或者桥隧建筑物,同时还方便排水和调整线路的平、纵断面。
道岔:使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 2.钢轨的类型有哪些?钢轨分级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钢轨的类型: 按每米大致质量(kg/m)划分。我国钢轨分为43,50,60,75kg/m四种类型。
钢轨分级使用: 钢轨的二次或多次使用
软件工程课后题答案
附加题:
1、对下列子程序进行调试: procedure example(y,z: real; var x: real) begin if (y>1) and (z=0) then x:=x/y; if (y=2) or (x=l) then x:=x+l;
end.
该子程序接受x, y, z的值,并将计算结果x的值返回给调用程序。答题要求: (1)画出流程图。
(2)用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写出它所满足的是何种覆盖标准、预期结果以及路径。 答:(1)流程图
(2)用白盒法中条件组合覆盖设计测试用例: ① y=2, z=0, x=4; ② y=2, z=1, x=1;
③ y=1, z=0, x=2; ④ y=1, z=1, x=1.
2、某报表处理系统要求用户输入处理报表的日期,日期限制在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即系统只能对该段期间内的报表进行处理,如日期不在此范围内,则显示输入错误信息。系统日期规定由年、月的6位数字字符组成,前四位代表年,后两位代表月。现要求用黑盒测试法中的边界值法写出测试用例。 答: 输入条件
测试用例说明
测试数据 5 20035
报表日期的 1个数字字符
软件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 简述软件得发展过程。
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初期得十余年)计算机系统开发得初期。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得十余年)软件产品与“软件作坊”得概念开始出现。软件开发人员不再像早期阶段那样只因个人工作需要而开发,而就是为了用户更好地使用计算机。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分布式系统嵌入“智能”;硬件价格下降,软件价格急剧上升,导致了软件危机得加剧。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强大得桌面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
2 简述软件得定义与特点。
定义:软件就是计算机程序、规程以及运行计算机系统可能需要得相关文档与数据。
特点:(1)就是一种逻辑实体,具有抽象性;
(2)软件得生产不存在明显得制造过程;
(3)在软件得运行与使用得过程中,不会存在像硬件那样得机械磨损及老化问题;
(4)由于对计算机系统得依赖性,对软件得通用性造成了一定得影响;
(5)软件得开发方式还没有完全脱离手工开发方式,还不能完全采用组装得方式进行软件开发;
(6)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得逻辑产品,本身具有复杂性;
(7)成本相当昂贵;
(8)相当多得软件工作设计社会因素。
3 软件有哪些种类
1、按功能特征进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