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P38―――P41)
单元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分类(单一标准) 第38页的内容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3题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
第 1 页
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P38―――P41)
单元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分类(单一标准) 第38页的内容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3题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
第 1 页
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 口算。(16分)
6+5= 15-5= 7+4= 7+3-5= 8+8= 7+9= 8+10= 8+6-6= 7+10= 9+3= 15-4= 10-5+5= 8+4= 8-8= 9+5= 7+8-4=
二、 填空。(10分)
1、 20里面有( )个十。
2、 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 3、 19这个数,个位上是( ),十位上是( )。 4、 7个一和1个十组成( )。 5、 8与( )凑成10。
6、 9+5,把5分成( )和( )。 7、 4+7,把4分成( )和( )。 三、 看图,先圈十,再写数。(4分)
(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 图文
学 科 数学 (第 一 册) 教学内容 备课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9~40页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教学目标 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学难点 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准备 课 件, 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一、引入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5添上1是几?(6)6添上1是几?(7)。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数字宝宝。(板书:6、7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年级 课题 一 学科 数学 单元数 主备人 五 课时数 日期 1 课型 新授 11-20各数的认识 年 月 日 结合现实情境,学会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正确的读写学习 目标 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学会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正确的读写11-20各数。掌学习重点 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数位“个位”和学习难点 “十位”,知道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具 投影仪(小黑板) 学 习 过 程(通 案)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都认识美丽的鸟儿——海鸥吗?美丽的海边是海鸥嬉戏玩耍的地方,可曾经因为人们把海边弄脏了,海鸥飞走了。我们该怎么样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年级 课题 一 学科 数学 单元数 主备人 五 课时数 日期 1 课型 新授 11-20各数的认识 年 月 日 结合现实情境,学会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正确的读写学习 目标 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学会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正确的读写11-20各数。掌学习重点 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数位“个位”和学习难点 “十位”,知道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具 投影仪(小黑板) 学 习 过 程(通 案)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都认识美丽的鸟儿——海鸥吗?美丽的海边是海鸥嬉戏玩耍的地方,可曾经因为人们把海边弄脏了,海鸥飞走了。我们该怎么样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执笔: 备课时间:星期 执教: 课题 位置——上下前后 个性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3.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 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难点 课前课件 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 二、导学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1课时。 个性修改栏
2010年秋季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获得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的体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
体会前后、上下、左右这些位置的相对性。 单元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动物图片、乘车站牌
学具准备:自制动物头饰、剪刀、尺子、橡皮、铅笔盒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时间为6课时
前后
教学内容:
前后。(课本P56-57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建立起关于前后的空间理念。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多种描述方式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按一定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习惯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录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第三篇: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第四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教案第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教案及反思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全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欢迎下载可编辑可修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轻松演练
1、4.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5时=()时()分
0.5公顷=()平方米2吨30千克=()吨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厘米2 ,高是6厘米,底是()厘米。
3、用字母表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公式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4、一块梯形地,上底和下底分别为50米和100米,高80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合()公顷。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不变,高扩大15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7分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9、把7.05公顷、750平方米、7公顷50平方米和0.75平方千米,按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错的打×)
1、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下面是三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