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完形平均分
“考研英语完形平均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考研英语完形平均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考研英语完形平均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第一课时例1、例2(8-9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圆片、盘子、作业纸。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课前口算。
1×2= 4×7= 6×8= 5×3= 9×2= 6×5= 2、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平均分”特点。
(1)播放儿歌《郊游》,出示主题图: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
3、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1)将4个苹果任意分成几份,你会怎么分?(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2)交流汇报分的结果。
预设:①1,3 ②2,2 ③1,1,2 ④1,1,
平均分说课稿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小教一班的王梦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本次说课我将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材第12页至17页。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分数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能比较规范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公平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一:《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别是分一分时,学生们都要自己的分法,体现了分法多样化,但最后还是觉得用乘法口诀最快最方便,这一思维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升华“平均分”。
40分钟的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
篇二: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平均分”的关键是“每份同样多”,我针对低年级儿童喜欢动手操作,以形象感知为主的特点,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盒里的学具进行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探索规律,进一步认识“平均分”这一概念。
我的不足是对学生
差额平均分问题
差额平均分问题
1、 王大妈有大小两个筐子,一个里边有24千克鸡蛋,一个有42千克鸡蛋。王大妈想准备带一半的鸡蛋到集市去,她应该从大筐里拿走多少千克鸡蛋放入小筐?
2、 甲厂比乙厂多80吨原料,乙厂有原料70吨,甲厂应给乙厂多少吨,两厂的就一样多了?
3、贝贝有18元钱,妮妮有10元钱,贝贝给妮妮多少,两人就一样多了?
4、 红红和花花共有作业本28本,红红给花花4本后,两人的作业本就一样多了,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
5、甲乙两袋大米共100千克,如果从甲袋中倒出10千克给乙袋后,两袋大米就一样重了,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6、小雷看了一本80页的课外书,两天全部看完了,如果她第一天少看5
页,第二天多看5页,那么两天看的就同样多了。她两天各看了多少页?
7、四一班和四二班共有课外书128本,如果四一班减少5本,四二班增加13本,则两班的课外书就会一样多了,四一班和四二班各有多少本课外书?
8、红红有9张画片,琳琳比红红多12张,强强的画片比红红多3张,要使三个人的画片一样多,琳琳应该给红红很强强多少张画片?
9、红红有9张画片,缓缓的画片比红红多8张,乐乐的画片数比红红
平均分练习题
班级 _ __ _ __ 姓名 ____ _ ___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 )=35 ( )×6=24 8×( )=32 20÷5= 36÷9= 18÷2= 28÷7= 32÷4= 18÷6= 45÷9= 18÷6= 32÷8= 20÷5= 15÷5= 30÷6= 16÷4= 21÷3= 15÷3= 二、填一填。
1、在算式20÷5=4中,被除数是( ),5是( ),4是( ) 2、32÷8=4,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表示( )里面有( )个( )。 3、被除数是35,除数是5,商是( )。 三、列算式。
1、 一共有12个西瓜
(1)每只小猴子搬2个西瓜,需要( )只小猴子。算式: (2)有6只小猴子来搬西瓜,每只小猴子搬( )个。算式:
苏教版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平均分的认识。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平均分的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是认识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 (二)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熟背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有关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以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全,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虽然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对平均分物品的认识及实践,对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物品”存在困惑。 鉴于对以上教材、学情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具操作,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初步认识
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在具体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反思我一直希望自己的课堂向有效课堂、智慧课堂迈进。《认识平均分(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
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
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
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层次性突出。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生活中分桃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行
无序的分;然后聚焦生成的基础性资源,让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
平均分的概念。在认识了平均分后,让学生判断哪种分
法是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例
二的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
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
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重视了操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
《认识平均
王文柯考研完形核心词
displacement n.移置, 转移, 取代, 置换, 位移, 排水量 dramatic adj.戏剧性的, 生动的 eventually adv.最后, 终于
exhibit vt.展出, 陈列n.展览品, 陈列品, 展品v.展示 exploitation n.开发, 开采, 剥削, 自私的利用, 宣传, 广告 fluctuations n.波动, 起伏 highlighted adj.突出的
implicit adj.暗示的, 盲从的, 含蓄的, 固有的, 不怀疑的, 绝对的 induced vt.劝诱, 促使, 导致, 引起, 感应 inevitably adv.不可避免
infrastructure n.下部构造, 基础下部组织 inspection n.检查, 视察
intensity n.强烈, 剧烈, 强度,亮度 manipulation n.处理, 操作, 操纵
offset n.抵销, 弥补, 分支, vt.弥补, 抵销, 用平版印刷vi.偏移, 形成分支 paragraph n.(文章)段, 节, 段落 plus prep.加上adj.正的, 加的 practitioners n.从业者, 开业者
predomina
2012考研英语完形六大解题技巧
2012考研英语完形六大解题技巧
随着暑假的紧张备考,7、8月份注定成为大多数同学公共课成绩提高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并不是每个题型都要用相同的力量。比如说完型填空,这一部分我们只要找对方法,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提高的目的。下面,万学海文英语考研 辅导专家就强化阶段如何复习进行训练提出一些建议。
一、 利用文章中心主题句解题——利用段首句或首段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为了让考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命题人在设计完形试题时,总是保留一个完整的的主旨表达句。大家知道,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往往开宗明义点出文章主题。因此,整篇文章的提示句往往在开头。考生应充分利用段首句提供的信息,去挖掘文章的思路,寻找文章的脉络与线索。
二、 分析认识文章结构,理解并领会文章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有明白文章结构,了解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明白了各部分是如何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也就更容易把握带空的句子所需要的是什么内容,因此就更容易选准答案了。这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词组、短语、习惯用法等英语搭配的知识,这对于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特别有利。文章的逻辑关系不外乎列举、原因、结果、让步、对照、补充、目的、条件等关系。
北京英语中考完形汇编
完形汇编
(一)
五、完形填空。(共12分,每小题1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Joseph sat on a hill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writing his name into the dirt with a stick.
―Joseph!‖ his mother called. Joseph looked at the farmhouse that was now supposed to be his home. As he finished the last 35 , he noticed something metal shining in the rosy late-afternoon sunlight. He picked it up: a rusty old 36 . He put it in his pocket and walked down the hill.
Grandpa passed away 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