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视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视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视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长城》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长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石化小学 梁敏锋

教材分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语的理解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学生互助的形式解决。

2. 学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比三年级有了突破。在拓展阅读的时候学生通过提取有用的信息对课文进行延伸理解。

3. 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写作,因而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书写题目:比如设计广告语、写导游词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的 13个生字及“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了解长城的构造和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长城的主要构和造特点。

3.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能够向他人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和在军事上的价值。 能力目标:

1.学习图文对照观察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法,形成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及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2.读懂课文,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王永福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 46名,从整体看,本班学习成绩情况比较好。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能认真观察周围事物;但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记流水帐。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督促学困生,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_小学四年级作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篇一)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火车站顿时变成了废墟,地上满是炸碎的火车碎片;木桥已经被炸得惨不忍睹;铁轨被炸得只剩下一小段;远处的房子也被炸得只剩下残核。 有一个小男孩,他坐在废墟中无助的哭着。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呢?原来,孩子的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了,孩子的母亲则在火车快倒下时,母亲将孩子用手送出去,自己却被压在了火车下面。小男孩的衣服破破烂烂的,他那凄惨的哭声让人听着瑟瑟发抖。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的哭声引来了日本侵略者,日本侵略者残忍的夺去了孩子的生命。 战争使多少无辜的人们的失去了生命,战争是多么的可怕,当日本侵略者残忍的夺去小男孩的生命,难道他们连一个小孩都不放过吗?我希望,我期盼:让“和平之花”不再受伤害,让和平之神快点到来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篇二)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者用轰炸机炸毁了上海火车南站,“轰隆—轰隆”,“呜—呜”,只听见房屋倒塌声,长长的警鸣声。日本轰炸机肆无忌惮地飞在上海火车南站盘旋着,呼啸着,投下一枚枚罪恶的炸弹。

我是一名记者,今天我正要去采访一位爱国人士,正经过上海火车南 站,看见了这惨不忍睹的一幕。我冲进火车站里,原本川流不息,人山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这首诗歌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了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地决心。全文内容浅显,首尾呼应,语言富有感染力。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本课教学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互读、个别读、指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效果明显。在朗读中,我让孩子们联系课文及课前预习(阅读《补充习题》中的相关资料)说说植树的好处,从而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要多植树的道理。

在深入理解诗歌时,我抓住“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句话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是本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是学生理解这首诗的课文核心。我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达的表层意思看到文字背后更为深层的意义——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之大。并通过阅读第二段落,逐步了解植树的具体好处,在此基础上,了解“绿色工厂”、“绿色的希望”、“绿色宝库”等词语的具体含义。

最后,在共同朗读植树标语中,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相信学生也更加明白了“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第一朵杏花》是一篇物候学的小故事。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们查询第一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山》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山》教学设计

主备人:黄兴武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十岁的我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诉我要用心欣赏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从大山的身上学到了沉静。

学习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

谈话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山》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山》一文——教学反思

太平圩中心校山碧小学 罗婧溢

《爬山》这篇课文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十岁的“我”去爬山,他告诉“我”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而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在爬山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尽了力,在下山途中又告诉“我”应该如何欣赏沿途的风景的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难点是读懂父亲说的智慧指的是什么。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学生来说,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学习父子第一次的对话,学生对于征服山他们容易理解,征服自己就难了,对于此,我从课文中逐步引导,让他们想象爬山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通过战胜这些困难逐步引导出战胜自己是什么意思。第二次对话是“我们”爬上山顶时,父亲说:“……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这番话强调了爬山的结果不重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统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触摸春天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生命”专题,从不同角度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写对人生的感悟。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课文真切地描绘了一个盲女孩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春天的故事,表现了盲童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深刻的道理。

文本呈现出两条主线:一是盲童安静拢住蝴蝶放飞蝴蝶,二是作者的感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本文安排在本组第一篇,意在为学习后面关于“生命价值”的三篇文章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设计理念】

教育部统编教材的教学强调“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统一”。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要素主要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设置情境,用游戏导入课文。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看来大家和老师有着共同的爱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教师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手帕蒙上

眼睛,然后猜一猜后上台的同学的性别)。 游戏做完后,请同学下台。他做的怎么样?可是有一位盲童做的比老师还要好。因为她笼住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不仅如此,她还用她的灵性触摸到了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安静,和她一起触摸春天吧。(板书:触摸春天 )

一、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找出奇迹

1、这么动人的故事,你不想读一读吗?安静在触摸春天的时候创造了那些奇迹?你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一找好吗?

2、学生朗读读课文。边读 边思考,画出找到的句子。 3、汇报交流。学情预设: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6教学设计

习作6

习作指导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了四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进行讨论,练习写作。它不是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第一种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有什么看法,先做记录,再把讨论的经过写下来。第二种是留心媒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先整理,再写下来。

教学目标

1 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

2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2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2 自己谈话。

二 新授

1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 2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

3那么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 4 是哪两种方法。

5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

6 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7 组织讨论。

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求: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