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教育社会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育社会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社会学
论文题目: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姓 名 : 学 号:
前言: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普及程度日益加大,受教育人数日益增加,
教育是否有利于向上流动也成为热门话题。在社会问题显著的今天,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日益重要。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成长。从当前教育普及的程度来看,研究新型的社会分层至关重要。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归结为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当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地位提升主要依靠自致性因素,教育成为个人获取优质自致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社会阶层呈现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尽管社会分层的影响因素都是多元化的,但不难看出,在各国和各个时期,教育都是影响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字:教育、教育社会学、社会分层、社会流动、阶层文化差异
正文: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它是否有助于向上流动,我认为应该取决
教育的公平程度。公平的教育有助于形成中间阶层,有助于社会分层间的社会流动,而不公平的教育易强化阶层鸿沟,形成“文化屏障”。要研究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就必须对一系列的名词进行定义。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把社会成员按某
教育社会学
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
第一章 导论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 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
偏重“ 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 ?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社会有机论为代表,在研究时始终强调整体、有机联系的观点,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
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重点分析学校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直面现实生活的教育事实,特别是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实证性: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
2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3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
1.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
教育社会学
模拟考试一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题2分)
1.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欧洲
2.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教育主要承担着( )职能。 A.社会调适 B.社会发展 C.社会更新 D.社会防范
3. 日本设有统管教育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
A教育部 B学部 C 联邦教育部 D文部省 4.()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和经验,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使后人对前人创造的社会文化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造就了新的社会成员,而且维持了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 5.一般来讲,人口出生率高,若干年后需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就( ),教育规模也就( )。 A.少、越大 B.多、越大 C.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1、1883年在《动态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 2、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史密斯
3、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教育与社会学》,首次把教育社会学纳入到“教育科学”名义下的学者是涂尔干。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涂尔干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
4、日本学者 清水义弘对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提出了质疑,他 认为教育社会学不是单纯的应用社会学。
5、韦伯主义教育取向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金恩、柯林斯和阿区。
1、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 2、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初期形成的两条途径:一是教育学家对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进行批判时建立的;二是社会学家将教育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形成的。
3、在教育学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学派参与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考察,它们是思辨教育学派和实证教育学派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5、最早将教育社会学予以制度化的国家是美国
6、教育社会学在美国的“制度化”过程,可分
教育社会学
模拟考试一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题2分)
1.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欧洲
2.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教育主要承担着( )职能。 A.社会调适 B.社会发展 C.社会更新 D.社会防范
3. 日本设有统管教育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
A教育部 B学部 C 联邦教育部 D文部省 4.()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和经验,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使后人对前人创造的社会文化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造就了新的社会成员,而且维持了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 5.一般来讲,人口出生率高,若干年后需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就( ),教育规模也就( )。 A.少、越大 B.多、越大 C.
教育社会学PPT
01总体结构
第一编 学科元论
第一部分 学科论:事物共性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论:事件专项研究 第二编 学科本论
第三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生境论 第四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结构论 第五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运行论 第六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功能论 第七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的存在形态 第八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的非生态化
02 学科范式
第一部分 学科论 教育社会学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性质 1,实质:结构框架 构件构式 2,本质:理念构想 观念价值 3,全质:范式思路 方法模式
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基本内容
框架:思维对象的边界轮廓和结构关系
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结构、运行和功能 理念:质性判断:实能应怎是:生存生产生活 思路:思维的起点、进程和顺序
从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考察到、结构、运行和功能分析
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性质根本特征
实质本位的研究
1,客观反映范式:教育社会生态 2,研究者价值祛除
3,对应反映,超越性设计
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本质理念
教育社会生命形态的能动延续、再造
教育社会学复习
教育社会学定义或概念题复习范围
1. The open systems approach p.24-29, 32
2. Model p. 25
3. Functions of education p.35-36
4. Process and structure p. 37
5. Socialization p.41
6. No Child Left Behind p.11
7. Back to Basics p.48
8. Accountability p.48
9. Stratification p.107,79
10. Determinants of social class p.78
11. Ascribed and achieved status p.80 p. 109
12. Charter school and voucher p.89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ter_school
13. Choice p.91
14. Meritocracy p.94
15. Ability grouping p.95
16. Tracks p.95
17. A s
教育社会学PPT
01总体结构
第一编 学科元论
第一部分 学科论:事物共性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论:事件专项研究 第二编 学科本论
第三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生境论 第四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结构论 第五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运行论 第六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功能论 第七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的存在形态 第八部分 教育社会生态的非生态化
02 学科范式
第一部分 学科论 教育社会学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性质 1,实质:结构框架 构件构式 2,本质:理念构想 观念价值 3,全质:范式思路 方法模式
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基本内容
框架:思维对象的边界轮廓和结构关系
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结构、运行和功能 理念:质性判断:实能应怎是:生存生产生活 思路:思维的起点、进程和顺序
从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考察到、结构、运行和功能分析
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性质根本特征
实质本位的研究
1,客观反映范式:教育社会生态 2,研究者价值祛除
3,对应反映,超越性设计
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本质理念
教育社会生命形态的能动延续、再造
教育社会学总复习
教育社会学总复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了解) 一、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 2、 20世纪初—40年代——学科形成阶段 3、 20世纪40年代后——学科成熟阶段
对教育社会学的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两者的区别有基本认识。区别体现在研究主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依归四个方面。(钱扑的研究观点) 二、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 1、 社会变革 2、 哲学发展 3、 学术传统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
(1)教育与社会结构。包括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与社会分层等宏观分析;
(2)教育与社会化过程。研究不同教育形式下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功能以及社会角色; (3)学校的组织、文化、结构以及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课题 (1) 教育的政策分析 (2) 高等教育社会学 (3) 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4) 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 (5) 学校中的学习社会学 (6) 学校中的教师社会学 (7) 课程
教育社会学小论文
自己写的小论文,嗯
教师管理模式对学生成长影响小议
我从初中到高中的几年时间,刚好经历了多个不同风格的老师的管理。对于这些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也略有体会。
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十分严厉,对于学生各种行为以及学习的掌控十分全面。经常在其他课进行的时候从教室后门的窗户监视教室内的同学是否认真听讲、有无扰乱纪律等情况,如果被发现则在之后进行批评教育。除了各种各样的私下谈话,经常利用自习课甚至自己课上的时间进行纪律教育、学习动员之类的事情,且表情、语气十分严肃,多数同学不敢做声。整个初中时期同学过得都比较压抑,尽管班上最后整体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学习的经历并不快乐。
高一的时候的班主任是一个大男孩类型的老师。他对于班上事务过问不多,基本是一种放任的态度。他几乎没有发过脾气,讲严肃的事情的时候也会制造些笑料。高中班上的同学比较能玩,所以大家过得很融洽。但是由于管理过于松散,整体成绩十分一般,在高二分班的时候险些被拆掉。而班主任也由于经验不足而被换掉。
后来班主任换了一个年轻女老师。相对前面所述两位,她对于班级管理也算得当。一方面她能够很合理的控制自己的威严,另一方面也能在私下和同学打成一片。至于对于纪律,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不是十分苛刻。最后高考时我们班成绩也很理想。
初中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