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思政考研
“浙大思政考研”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浙大思政考研”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浙大思政考研”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浙大思政马原试题
2001年 简答题
1, 简述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 2, 简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3, 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异同。 4, 历史唯物论建立的意义。
5, 怎样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6, 怎样理解社会进步的标志。 论述题
7, 如何理解实践观点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
8, 为何必须坚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9, 论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2002年
1, 简述生产力标准。
2, 简述社会心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 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块整钢。 4, 怎样看待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5, 简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6, 简述人群共同体的两重性。 论述题
7, 怎样理解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8, 应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
9, 论述生产关系的两重结构及其对社会形态划分的意义。 2003年 简答题
1, 简述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2, 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3,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 论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得辩证关系。 5,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是
浙大思政马原试题
2001年 简答题
1, 简述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 2, 简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3, 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异同。 4, 历史唯物论建立的意义。
5, 怎样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6, 怎样理解社会进步的标志。 论述题
7, 如何理解实践观点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
8, 为何必须坚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9, 论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2002年
1, 简述生产力标准。
2, 简述社会心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 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块整钢。 4, 怎样看待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5, 简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6, 简述人群共同体的两重性。 论述题
7, 怎样理解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8, 应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
9, 论述生产关系的两重结构及其对社会形态划分的意义。 2003年 简答题
1, 简述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2, 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3,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 论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得辩证关系。 5,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是
思政年会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
第二十五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讨会
论 文 目 录
2011年12月
1
2011年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赵正桥
2010—2011学年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国妮 方金奇 王子彧 王成伟 王 非 王海建 王新燕 王 毅 史立志 刘 麒 吕玉才 朱 虹 朱 敏 许 清 闫 露 张 冲 张 皞 李凤华 李欣阅 李恒超 李 晶 李新城 李 蔚 杜 冉 汪晓赞 邹 文 邹佳晨 周蔚蔚 罗 艺 金传榆 洪 燕 徐蓓丽 徐燕婷 徐霞萍 涂 皘 高丽芳 高良才 高 勇 屠雅琴 黄 蕊 黄燕萍 蒋 旭 蒋 瑾 谢 丽 路 葵 鲍 乐 翟素娣 蔚海燕 霍九仓
2
华东师范
思政调研问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思政教育活动的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需要向您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和您的看法,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本研究不留姓名,你的作答情况将绝对保密,并且回答无所谓对错好坏,所以请消除顾虑,要求认真、如实、独立地填写。
一、以下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或方法,您认为其有效程度如何 ?
一点 基本 不确 基本 非常 没效 无效 定 有效 有效
1、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 2 3 4 5 2、通过实习考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 2 3 4 5 3、通过观看新闻报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 2 3 4
思政简答题
第一章
一概念: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主要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直
接反映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站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具有相应的科学性。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
思政课综合实践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题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小组 代 表人: 院系专业班级: 联 系 电 话: 指 导 教 师:
填 表 日 期: 2013-8-20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2013年6月26日
调查报告题目 完成时间 小 组 成 员 调查报告 自我评价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前途迷茫的孩子 2013年 7 月 18 日---- 2013 年 8 月 20 日 姓名 学号 院、系
思政课实践方案
惠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试行)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2009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实践课时不应超过规定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实践教学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探索实践教学课程化,并正确处理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有效整合。”
为贯彻中宣部、教育部以及广东省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创新型人才,特
思政考试模拟卷
思政考试模拟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卷一
一、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48%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的至高无上性,因此,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都要为其让路。
2、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到处存在欺诈骗局,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如果我们过于诚实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会吃亏上当。
3、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基本手段。
4、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突发心脏病而不能实现犯罪目的属于犯罪的中止。
5、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就是要回归传统,如复兴儒学等。
6、法治与法制是一个概念。
二、案例题:32%
1、机场女清洁工梁丽“拾金而昧”的案,机场“捡”回14公斤黄金。2008年12月9日,梁丽不到6点就出了门。深圳机场B区的一个厕所和一片办理登机区,是她负责清扫的区域。上午9时许,梁丽在工作区域看到一位妇女抱着小女孩坐在一个手推车里的纸箱子上玩耍。但过了几分钟,等她出来的时候,妇女和小孩不见了,手推车放在一边,上面是那个引起轩然大波的纸箱。
看到这个纸箱被“弃”之一边无人认领,梁丽将它收到清洁车内,当日14时许,梁丽下班后将纸箱带回住处。当日18时许,民警到梁丽家中询问其是否从机场带回物品,梁
大二思政真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3-14-1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第1次考试)
考试时间50分钟 2013-12-25 16:35:19 到 2013-12-25 16:35:38 难度:随机 序号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难度:容易)——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A.基础 B.性质 C.主要内容 1 D.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标准答案: D.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 总得分:0 平均得分:0 本题分值:2 正确率:0% (难度:较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 D.民族资产阶级 标准答案: A.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您的答案: 本题得分:0 答题次数:1 总得分:0 平均得分:0 本题分值:2 正确率:0% (难度:中等)—— ()是一个民
思政课改革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一、思政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基本原则:
1.坚持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