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如何救济

“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如何救济”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如何救济”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如何救济”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若干表现形式及法律救济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若干表现形式及

法律救济

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若干 表现形式及法律救济 [摘要]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石,其存在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最大程度减少财富拥有者的后顾之忧,并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但正如硬币具有两面性一样,股东有限责任在保护股东权利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形,并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带来严重的冲击。如何判断股东是否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何救济手段? [关键词]股东权利 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表现形式法律救济 一、股东权利及其滥用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法制度的重要理念。股东出资行为完成后,所投入财产的所有权即转移至公司,公司的日常运营由管理层负责。股东以其出资的财产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所有的财产对外承担有限责任。股东虽是公司财产的最终受益人,但其出资行为完成后,在法律上其人格便与公司分离,各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公司作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主体,可以在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不受单个股东控制的决策,可以对外发生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关系。 当然,股东出资设立公司的

董事损害公司利益由董事赔偿,委派的股东无赔偿责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董事损害公司利益由董事赔偿,委派的股东无赔偿责任

人民法院判例董事违法给公司造成损失由董事个人承担赔偿责任,委派其担任董事的股东无管理职责、不承担赔偿责任作者:唐青林 李舒 李斌单位: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转载须在文首醒目注明作者和来源(侵权必究)延伸阅读:最高法院:未经股东会同意,董事高管与公司交易合同无效|三种情况例外公司并购中股权转让方应充分披露、受让方应审慎尽职调查[最高法院判例]最高法院:股东应合理期限内行使增资优先认缴权,否则不予支持(公司诉讼期限规则19个典型案例)最高法院:公司决议可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如实质上可拆分,应分别判断效力 产权交易场所交易国有股权,股东未进场竞买是否丧失优先购买权公司未作出分红的股东会决议,股东可否起诉主张要求公司分红?18个判例总结裁判规则:利润分配决定权在公司!编者按:我们将陆续推出100篇针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公司法诉讼案例的分析解读。从败诉方角度深度剖析败诉原因,从他人的败诉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者希望通过系列败诉案例的解读,帮助公司股东、高管和公司法律顾问,从他人的血泪教训中不断总结与提高,避免掉进相同的“坑”里面。本公众号推出的百案评析系列即将集结在中

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侦查方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侦查方法

[摘要]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首次在2006《刑法修正案(六)》中规定,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该类犯罪具有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行为方式隐蔽、手段多样化、证据难以收集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案件侦查带来了一定难度,根据案件特征正确运用侦查方法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犯罪特点侦查方法

一、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9条规定,本罪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或者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立法背景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利用职务便利或地位,影响、操纵上市公司,通过无偿或者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处分上市公司财产的现象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以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妨碍了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国家仅仅采取行政和民事经济制裁手段,已无法适应日益严重的形势

美国违约救济中期待利益保护限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 - --

美国违约救济中的期待利益保护及其限制

提要:保护允诺对方的“期待利益”是美国合同法及美国违约救济制度的首要目标。美国违约救济制度中计算期待利益的基本方法是“完成约定履行所需成本法”和“价值减损法”。同时法律实践中也逐步发展出了限制这种期待利益围的几项原则,即可预见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和可避免之损失原则。

一、违约救济中计算期待利益的基本方式

美国合同法的宗旨或目标是:为实现那些由允诺所诱发的期待,当允诺被违反时,合同法通过将允诺对方(即受违约侵害的一方)置于假设允诺已兑现的状态,或称“给允诺对方以合同的收益”,来保护他的期待。这里提到的“期待”又称允诺对方的“期待利益”(expectation interest),它并不等同于受侵害一方在签约时的期望,而是指假设合同得以履行其对受侵害一方的实际价值。保护允诺对方的“期待利益”是美国合同法及美国违约救济制度的首要目标。这也体现了美国违约救济制度最具根本性的观念,即它们最终都指向“补偿”受违约侵害的一方。《合同法重述(二)》(以下简称《重述(二)》)的报告人法恩斯沃斯在《法恩斯沃斯论合同》中有这样的评论:“我们的合同救济制度并不是通过强迫允诺方(履约)的方式来阻止违约,而是通过向允诺对方提供救

浅谈中国股东权益救济制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中国股东权益救济制度

一杯没有糖的咖啡

内容摘要:2005年诞生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赋予了股东广泛的权利,加强对股东权益的保护。但是现实生活中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可见我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仍然具有较大的不足之处。我国的立法机构仍需要不断进行调研分析,加强对我国股东权益的保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发展。

关键词: 股东权益 现状 救济 法律环境 情形与手段 救济制度

一、中国股东权益保护现状

2005年10月诞生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在股东权益保护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保护了股东权,加强了对公司股东的保护;设置了公司决议的无效和可撤销诉讼、股东的知情权诉讼、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诉讼、股东派生诉讼和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等,强化了公司的可诉性和股东权益保护救济制度。新《公司法》改变了过去一贯忽视甚至无视股东权益的传统立法态势,扭转了我国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依据不足的局面,令人倍感欣慰。但是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和律师职业的切身感受到《公司法》的许多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可诉性并不强:一是立法技术依然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作者:陈其象律师 文章来源:金圣律师网

公司股东资格是出资者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证明公司股东资格的文件有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

一、股东权是社员权,认定股东资格主要依据团体法而非个人法。 二、确认股东资格基本原则:形式化证据优先适用、实质性证据例外适用原则。

1.形式化证据是通过一定的证据外观和载体予以识别的证据,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公示的证据:

A.形式化证据包括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决议、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 B.形式化证据不包括出资协议书、出资证明书、股份转让协议书等未经法定程序公示的证据。

C.各种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原则上应当坚持公司章程优先适用原则。

2.实质性证据是指投资者通过出资行为而取得的证据: A.出资证明; B.事实出资行为等。

三、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及其行为的自治性文件,是确定股东权利义务的最主要法律依据。

1.公司章程是判定股东身份的主要依据;

2.没有在公司章程记载为股东的人不具有股东资格;

3.经过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与未经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如何确认公司股东资格?

作者:陈其象律师 文章来源:金圣律师网

公司股东资格是出资者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证明公司股东资格的文件有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

一、股东权是社员权,认定股东资格主要依据团体法而非个人法。 二、确认股东资格基本原则:形式化证据优先适用、实质性证据例外适用原则。

1.形式化证据是通过一定的证据外观和载体予以识别的证据,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公示的证据:

A.形式化证据包括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决议、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 B.形式化证据不包括出资协议书、出资证明书、股份转让协议书等未经法定程序公示的证据。

C.各种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原则上应当坚持公司章程优先适用原则。

2.实质性证据是指投资者通过出资行为而取得的证据: A.出资证明; B.事实出资行为等。

三、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及其行为的自治性文件,是确定股东权利义务的最主要法律依据。

1.公司章程是判定股东身份的主要依据;

2.没有在公司章程记载为股东的人不具有股东资格;

3.经过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与未经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

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若干问题研究(法院内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若干问题研究

民四庭课题组

【内容提要】 我国法院处理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时,面临诸多司法难题。在处理实体性争议时,法院应当准确把握高级管理人员身份,注意理清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事实情况。在处理程序性争议时,法院应当逐步统一对公司诉讼代表人选定、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与刑事案件交叉等问题的理解。在分配举证责任时,法院应当认识到一般举证责任规则在实践中的局限性,适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平衡当事人利益。

【关键词】 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 忠实义务 勤勉义务 股东代表诉讼

司法实践中,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定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2008年以来,我院民四庭共审结该类案件70起,2008年、2009年及2010年分别审结13件、19件和18件,2011年1月-8月,已审结此类案件20件。我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此类案件在实体、程序及举证责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疑难问题,本文选取较为突出的几个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的基本情况 (一)案件

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若干问题研究(法院内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若干问题研究

民四庭课题组

【内容提要】 我国法院处理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时,面临诸多司法难题。在处理实体性争议时,法院应当准确把握高级管理人员身份,注意理清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事实情况。在处理程序性争议时,法院应当逐步统一对公司诉讼代表人选定、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与刑事案件交叉等问题的理解。在分配举证责任时,法院应当认识到一般举证责任规则在实践中的局限性,适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平衡当事人利益。

【关键词】 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 忠实义务 勤勉义务 股东代表诉讼

司法实践中,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定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2008年以来,我院民四庭共审结该类案件70起,2008年、2009年及2010年分别审结13件、19件和18件,2011年1月-8月,已审结此类案件20件。我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此类案件在实体、程序及举证责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疑难问题,本文选取较为突出的几个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的基本情况 (一)案件

第十章 股东资格及股东权利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十章股东及股东权利

第一节股东资格

一、股东资格的限制

股东是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购股份,并且记载于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名册上的人._欲成为股东,必须首先具有股东资格._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的基础._一般而言,股东资格的取得,与投资人的个性特征毫无关联._投资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体状况等情形,法律均在所不问._在这一意义上说,通过投资获取财富是公民实现宪法赋予的经济权利的具体体现._

然而,出于维护经济安全及正常投资秩序的考虑,一些特定群体的股东资格受到限制._ (一)公权机关._

(二)证券市场监管人员及市场从业人员._

(三)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发起人资格._

(四)不具有本国境内住所的外国人的发起人资格._

(五)公司成为自身股东的资格._

二、股东身份的取得

股东身份的取得,主要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_

(一)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投资者基于其股权投资(equity investment)而取得股东资格._

1.公司设立发行

2.公司增资发行

(二)继受取得

1.赠与._我国《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_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