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答案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分析判断气候类型鲁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 km。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2题。
5月~10月 平均温/ ℃ 甲地 乙地 27 27 降水量/mm 1 650 890 平均温/ ℃ 25 26 降水量/mm 22 77 11月~次年4月 1.两地的纬度约在( ) A.15°S~20°S之间 C.25°S~30°S之间 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 A.平原 C.丘陵
B.盆地 D.山地
B.15°N~20°N之间 D.25°N~30°N之间
解析:1.B 2.D 第1题,两地全年平均气温都在25 ℃以上,可断定两地位于热带地区;两地降水量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都出现在5~10月份,即北半球的夏半年,所以两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第2题,同一纬度的甲、乙两地东西之间相差500 km,而降水量却相差很大,可推知两地之间可能有山地的阻挡。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3~4题。
3.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 D.夏季降水丰富
4.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浙江专版)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湘教版必修3
1
课时跟踪检测(九)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读GIS 案例分析示意图(注意:图中的顺向坡面是指岩层倾斜方向与山坡方向相同的坡面),回答1~2题。
1.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 ) A .泥石流 B .滑坡 C .地震
D .崩塌
2.图中甲图层可能代表( ) A .坡向 B .坡面起伏 C .坡面侵蚀
D .地层厚度 解析:1.B 2.A 第1题,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案例研究的阶段成果有陡坡区、顺向坡面、活动断层等,可以判定为滑坡。第2题,由甲图层和地层倾斜图层判断出顺向坡面,所以甲图层应代表坡向。
下列地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读图回答下题。
交通线图层
3:支路 人口密度图层
2:5~10万人/km2
3:5万人/km2以下
地价图层
2:1~2万元/m2
3:1万元/m2以下
3.图中 M 地最适宜布局( )
A.银行 B.学校
C.生鲜市场 D.居民住宅
解析:选A 银行属于金融部门,其可以分布于地价较高、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的区域,所以选项 A 正确。
4.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现已有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等,若在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
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六中国的水文灾害新人教版选修9
课时跟踪检测(六)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选择题
读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 mm 的日数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2.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C.7~8月
B.5~11月 D.6~8月
解析:1.A 2.A 第1题,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的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第2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4~9月。
2015年10月14日,强台风“彩虹”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沿海登陆。受台风影响,广东省水东站监测到232 cm的最大风暴增水,受风暴潮和近岸浪的共同影响,广东、广西、海南三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02亿元。据此回答3~5题。
3.材料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 A.热带风暴潮 C.寒带风暴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读区域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C.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C.水热条件好
B.地形平坦 D.人均耕地多
解析:1.D 2.D 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和林地。图示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因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3.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解析:选D 东北地区的舍饲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农区。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4~6题。
4.目前,东北地区土地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马丽萍 除文志
为认真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活动指导纲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的发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要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注重使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对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益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明确差异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看到成功的机会;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在课堂上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4.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要通过交往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1南亚和印度
课时作业(十一) 南亚和印度
一、单项选择题
甲、乙两国边境线较长。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但两国的边境贸易额较小。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两国贸易额较小的原因包括 ( )
①两国之间大多以高山为界,交通落后 ②两国经济落后,生产总值较低 ③两国经济结构完全相同且无互补性 ④两国边境处经济落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国之间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交通不便;另外两国边境地区都为落后地区,因而贸易额不大。
答案:B
2.有关两国贸易构成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从乙国大量进口小麦 B.甲国从乙国大量进口铁矿石
C.乙国从甲国大量进口计算机软件 D.乙国从甲国大量进口天然橡胶
解析:乙国(印度)铁矿石资源丰富,为甲(中国)的重要矿产进口国。
答案:B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内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山地、高原、平原为主 B.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C.印度河平原盛产小麦、棉花、黄麻等农作物 D.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解析:图示区域人口超过1亿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思想 新人教版选修6
一、选择题
读漫画——天使也迷茫,完成1~2题。
1.该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大气污染严重 C.土壤污染
B.水污染严重 D.臭氧层破坏
2.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中,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禁止煤作为工业原料
B.先将煤转化为电,再供给本地工业 C.大量进口天然气替代煤 D.开发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
解析:1.A 2.D 第1题,从漫画中可知为大气污染。第2题,开发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可以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思想。据此回答3~4题。
3.“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
4.下列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C.毁林开荒
B.过度抽取地下水 D.在耕地中大量使用化肥 B.人类中心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解析:3.D 4.A 第3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说明人地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第4题,跨流域调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符合“天人合一”
高中地理课题探究 -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
荒漠化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
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 ②“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
荒漠化成因分析
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人类活动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2.人为活动
在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
24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绝对精华,快来下载!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性学习阶段反思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性学习阶段反思
【摘要】课题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场新的变革。本文两年来教学实践,从地理课题研究性学习意义、取得的成效和成绩和研究性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阶段反思,并从选题、研究方式和方法、课题成果的表达方式、加强课题小组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
【关键词】地理课题研究性学习 反思
高中新课程标准2008年在新疆的全面实施,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一场新的变革。与传统教学相比,最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就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而且还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地理课题研究性学习在我校高一、高二开展了一年多的时间,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广,又具有地域性特征,可探讨的内容丰富。学生在高中阶段研究课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