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渔父》

“古诗《渔父》”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古诗《渔父》”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古诗《渔父》”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渔父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渔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渔父》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的第一板块“生存选择”中,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1、专题教学目标

本专题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作品,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2、文本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②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③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第一点侧重知识和能力目标,第二、三点侧重德育目标。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文言知识的积累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此外,认识与渔夫的对话而表现出来的屈原的人格是探讨本板块核心内涵“生存与毁灭”的矛盾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将教学目标①②定为教学重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体现的是抽象的人生哲学,文本是如何体现

渔父复习导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渔父》复习学案

高三语文组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渔父( ) 枯槁( )莞尔( )弹冠( )汶汶( )洗濯( ) .......淈其泥( ) 歠其醨( )( )三闾大夫( )鼓枻而去( ) .....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渔父( 通 , ) 子非三闾大夫与?( 通 , ) 三. 解释下面的文言词语 1、举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③举孝廉 ④杀人如不能举 ..⑤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⑥戍卒叫,函谷举 ⑦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⑧兴举义兵

渔父复习导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渔父》复习学案

高三语文组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渔父( ) 枯槁( )莞尔( )弹冠( )汶汶( )洗濯( ) .......淈其泥( ) 歠其醨( )( )三闾大夫( )鼓枻而去( ) .....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渔父( 通 , ) 子非三闾大夫与?( 通 , ) 三. 解释下面的文言词语 1、举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③举孝廉 ④杀人如不能举 ..⑤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⑥戍卒叫,函谷举 ⑦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⑧兴举义兵

《渔父》阅读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李 娜

内容摘要:本设计先诗情导入课文,再通过师问、生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引出对屈原和渔父人生态度的探讨,再通过深入探究而细致讨论研读文本,体悟屈原的舍生取义和渔父的折节保身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最后引导学生叩问自己内心,思考人生,突破两种传统思想的局限的因袭。

关键词:以死明志 以隐守志 思想局限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形式,体会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3.思考人生,培养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形式,体会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思考人生,培养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译全文。 2.疑难文言字词,请老师帮助解决。

3.把对内容理解上的困惑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二.课堂学习 课前情境:

教师板书:渔父 《楚辞》 导入

二千多年前,湘江江畔的一段对话穿越漫漫历史长河,叩问每一个身处困境中的人的灵魂。现在,就让我们去吟诵它、体味它,重温伟大思想的碰撞,谛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回音。 【设计意图:介绍流程,激发兴趣】

《渔父》公开课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渔父》教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并体会渔父的形象在本文中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重点句式

难点:渔父形象的深层含义 教具:黑板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冯友兰先生说过“我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种精神中国自古有之,而屈原应该是较早实践这种精神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渔父》这篇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人生选择。 二、走进文本

1、初读文本,正音。

(1)初读课文,我们可以看出本文写的实际上是一场对话,这种对话问答的形式使你们想到了我们以前学到的古代的哪种文体?(赋)没错,这种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写法已比较接近,所谓“赋者也,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

(2)那么,在这场对话中,谁先登场的?(屈原)此时的屈原境况如何? 遭遇:被放逐

外在形象: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内心: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无人可解

(注意在此穿插课文第一段的文言知识,特别注意:

既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 形容 至于 是以见放)

在这种处境之下谁出现了?(渔父)。渔父的出现解开了屈原心中的郁结了

《渔父》阅读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李 娜

内容摘要:本设计先诗情导入课文,再通过师问、生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引出对屈原和渔父人生态度的探讨,再通过深入探究而细致讨论研读文本,体悟屈原的舍生取义和渔父的折节保身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最后引导学生叩问自己内心,思考人生,突破两种传统思想的局限的因袭。

关键词:以死明志 以隐守志 思想局限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形式,体会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3.思考人生,培养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形式,体会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思考人生,培养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译全文。 2.疑难文言字词,请老师帮助解决。

3.把对内容理解上的困惑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二.课堂学习 课前情境:

教师板书:渔父 《楚辞》 导入

二千多年前,湘江江畔的一段对话穿越漫漫历史长河,叩问每一个身处困境中的人的灵魂。现在,就让我们去吟诵它、体味它,重温伟大思想的碰撞,谛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回音。 【设计意图:介绍流程,激发兴趣】

渔父公开课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渔父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课时数:1节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引:“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关于本文:

见教材P75注释①。补充:《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三、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1段:既:“已经”,或“以后”。行吟(于)泽畔。举世:全世,整个人间。古今异义――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是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渔父》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渔父《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既放——放,被放逐B.形容枯槁——形容,身体C.宁赴湘流——赴,投入D.鼓枻而去——鼓,敲打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渔父见而问之——渔父莞尔而笑B.是以见放——安能以皓皓之白C.何故至于斯——圣人不凝滞于物D.而能与世推移——不复与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两句描写出屈原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B.渔父说的“圣人”应指的是“老、庄”一类的人,可见渔父是道家

《渔父》与《报任安书》理解性名句默写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报任安书 》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 , 。”

2.《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 “人固有一死, , , 。”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自己惨受宫刑而没有以死殉节的原因的句子是“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 , 。” 4.《报任安书 》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5.《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古诗100首~古诗100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1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作者不详)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鸡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赠X景文苏轼

1 / 11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2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