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有感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有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有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有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生死疲劳,莫言
篇一:浅谈莫言“生死疲劳”
浅谈《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力作,在他的这部书中体现了建国、土改、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带给农村的变迁。在书中,西门闹历经六世轮回(西门闹、西门驴、西门猪、西门狗、西门猴、大头儿子“蓝千岁”), 整本书描述了发生在山东高密的与西门闹有关的亲属人员与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员洪金泰、老区长、县长之间的错综的世俗纠葛。
莫言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可是说从莫言懂事开始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混乱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反右倾以及文化大革命都给莫言这一代人造成了难以忘怀的伤痛,而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也让西方的一些自由主义思想给中国造成了一定混乱,身为作家的莫言就是要反映社会现实,并进行精神提纯。这些现象在莫言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中有所反映,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
之所以选择《生死疲劳》,而没有选择《丰乳肥臀》,个人认为这是一部比《丰乳肥臀》还要成功的著作。虽然这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农村的生活,但《丰乳肥臀》描写的是一个伟大母亲与她的儿女们的艰难生活;《生死疲劳》更侧重于转世地主与他的生前亲人的关系,与土地的关系,在作
莫言生死疲劳下载
篇一:生死疲劳112233
《生死疲劳》书名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他是在承德参观庙宇时,偶然看到有关“六道轮回”这四个字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写作速度创纪录。莫言只用43天写就长达55万字的《生死疲劳》。从八月起,最多一天写作1.65万字,平均一天只睡三小时,突破了他自己写作速度的最高纪录,自称睡觉时也有一半的脑细胞在工作,有的梦也变成现实。
以人物的命运作突破口。“没有土地,农民像浮萍一样飘摇。”莫言指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地的经营者。如今,“当年眷恋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土地。”农民饱经患难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历史规律。莫言称,写作的时候,他并未按照这一规律写作,而是以人物的命运作为突破口。
探索乡村人物的个性价值。《生死疲劳》是由一个人在不同轮回中看到的片段构成乡村历史。历史大致由两种人物担当,一种人是有价值的个性,而另一种人是无价值的个性。《生死疲劳》中就有这样的两个主人公。“这是个性相似的两个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为正负,合起来是一个人,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小说
读莫言《澡堂》有感
读莫言《澡堂》有感
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莫言的《澡堂》,对于莫老师对于人性描写的精雕细刻,我非常佩服。有很多的感想。
首先,作者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建构了澡堂这一个小舞台,让众多的人物在上面尽情演绎,充分展示其中国老工人群体的真性情,当然也真实的再现了他们人性中最原始的劣根性方面。从而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三十年的沧桑巨变。
故事的背景是三十年前在一个小县城里盛名远扬的第一棉花加工厂,如今变成了一个大澡堂子,而这大澡堂老板却是曾经棉花加工厂一个不务正业的机修工石连成。昔日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厂长已经变成了一位无所事事的老人。通过这两位人物之间的对比,揭示出人们三十年来外在的物质变化和内在的精神裂变。
对石连成的描写使用的间接描写方法。终场没有他的出场,但是他的形象却十分丰满。石连成工作上极不负责值夜班时违章抽烟,差点把棉花加工厂一把火烧了, 让他去打包,他将一只猫打进棉花件里,挤得血水横流,吓得女工们鬼哭狼嚎。而且喜欢恶作剧看柴油机他往柴油机油箱里撒尿,弄得柴油机喷烟放炮,他还说是要为国家节约燃料,算得罪孽深重,拿董厂长话说是这小子做的坏事,那可真叫罄竹难书!而就这样一个劣质工人辞职下了海,先是承包了
莫言
成为
首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评审委员会:以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新华社电: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按照诺贝尔奖有关规定,所有获奖者将在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 评价
“以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
与往年相似,评审委员会就本年度文学奖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稿仅一页纸,实际内容仅两行文字。
这段文字的核心内容涉及对莫言的评价,即这位中国作家“以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
在与新闻稿同时发布的4页纸背景资料中,评审委员会提及莫言的个人信息,包括生长和成长环境、职业经历以及写作历程。
资料尤其提及,以家乡山东省高密为写作素材,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以20世纪几十年为跨度,述及日本侵略军对作者家乡的占领。 现场
组委会现场展出莫言作品 和之前科学奖项不同,瑞典文学院常务主席彼得·恩隆德只用了1分钟的时间简短用瑞典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宣布莫言为获奖者,之后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生死疲劳》内容简介
《生死疲劳》内容简介
一、 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他家是上中农成分,因此当时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6岁入学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读小学五年级时,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8岁时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军,站岗之余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 书名由来:
《生死疲劳》的书名来自佛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
莫言,蛙
篇一:莫言-《蛙》-评论
论《蛙》——莫言
莫言,是近日文学论坛中备受关注的一位作家,自2006年《生死疲劳》出版后,他就没再出一部小说,沉寂了近四年的他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蛙》。这部小说被誉为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前四部分为蝌蚪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先生的信,后一部分为一部话剧。作品以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姑姑这个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传奇而复杂的一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闪烁着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和敬意。
当初,被要求看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书名很特别,貌似是描写蛙这一生物的特性,后来看来之后才为之而震撼,为“姑姑”在小说里的人物形象而感触很深。“蛙”,全文的内容与蛙无关联,已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神性生殖意,而且据我所知蛙的繁殖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神之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在《蛙》中,最突出的就是“姑姑”,姑姑是个阶级观念很强的人,但她只有在将婴儿从产道中拖出来的那一刻时才会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她体会到的喜悦是一种纯洁、纯粹的人的感情。后来她也
关于莫言
篇一:莫言经典语录大全
莫言经典语录
1、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4、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5、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6、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7、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8、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9、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10、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11、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2、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13、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14、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15、年月里,五味杂陈。
16、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17、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8、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19、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20、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21、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22、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
莫言,娃
篇一:蛙-姑姑形象分析
我的姑姑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她执着 认真个性鲜明
她一生与生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给人幸福的送子观音到让人畏惧的恶魔
出带领队伍强行执行计划生育
出手狠辣的刽子手
年老时唯唯诺诺活在了忏悔与自责之中,与年轻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蛙》这部作品里,莫言通过时代背景、典型人物的客观再现,还原了一个在时代环境之下的人的情感、革命与人性的复杂冲突过程,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姑姑这个最具有时代属性的人物。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角度,寻找出在革命的强势介入下,革命话语下的情感是如何从小我转变到无我、在革命进程中情感在无我的压抑下痛苦的纠结以及在革命完成之后被压抑的人性的回归,也试图从这个角度去论述姑姑这样一群曾经在历史时代中真实存在过的群体,文学的抒写、世人对她们又该作何评论?1情感与革命界限的消弭从姑姑出生那天起,命运似乎就把姑姑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姑姑生于公历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三日,”卢沟桥事变前不久,姑姑几乎是应着战争的号角出生的;父亲是有名的八路军医生,后壮烈牺牲,姑姑就成了一个根红苗正的烈士后代;被接到解放区,念的是抗日小学,姑姑的母亲、大奶奶又给八路军纳鞋底。后来,子承父业学医做了“接生婆”,为高密东北乡的人民群众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姑姑的
娃,莫言
篇一: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些日子,爸爸从六合带回一本小说,小说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们农村里青蛙多得是,可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完全不是 那么一回是。
《 蛙.》描述的是姑姑—万心由一名助产士最后成为一名 计划生育工作者,她专门与那些想超生的妇女们之间的斗争。结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张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满了不安与自责,每当夜晚,她听到蛙的叫声仿佛是成千上万个婴儿的哭啼声和控诉。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惭愧。
记得四年前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也有同样的遭遇,妈妈因超生而东躲西-藏。我从小就一直待在妈妈身边,从未离开过她的怀抱,我整天以泪洗面,后来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回来帮我挂了十天水。后来听大人们说弟弟没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妈妈回来以后我一点没怪她,相反,我觉得妈妈是伟大的勇敢的!
妈妈是幸运的,书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顾她的生命没有轻易离去。妈妈回来时明显瘦了许多,她看见别人的孩子总要 抱一抱,我知道妈妈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当这时我就心如刀割。2009年一个新生命降临在我家,这个家又充满了朝气!
一口气读完了莫言酝酿十年而铸就的新作《蛙》。此时已泪流满面了。故事中所描述的不就是发生在自己身
作家莫言简介,,莫言个人简介
篇一:莫言简介详细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获第八届;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军赋文学院首席作家。
篇二:莫言简介
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1]
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