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两宋政治和军事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两宋政治和军事笔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一历史必修一两宋政治和军事笔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两宋政治和军事笔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

总体特征:早期政治制度,带有原始性(血缘色彩浓厚) 一.夏、商

1.王位世袭制(夏朝)

——经济上私有制→政治权力也变为私有(“家天下”) 2.中央官制:相、卿士

3.地方:侯、伯(臣服、方国→松散) 二.西周 1.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

周天子分封土地、人民给诸侯;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拱卫王室(服从、镇守、作战、贡赋、朝觐) ③影响:

积极:开发、扩大、趋向严密→加强统治

消极:地方独立性(官员、武装、赋役)→西周后期遭破坏 2.宗法制

①目的: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解决矛盾→统治秩序 ②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世袭制、分封制的规则) ③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大小宗 ④作用:贵族特权、垄断→稳定、团结

第2课: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提示:从第2课至第4课,主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强化)一.春秋战国

1.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 2.春秋:诸侯争霸

3.战国:兼并战争、变法

4.秦朝统一——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1.核心:皇帝制度(独尊、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官制:三公(分工、配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20版练B1历史人教版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考点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2019·河北保定高一月考)“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到是该朝代重用文人,“转运使”是宋朝时期的地方官员,是宋朝吸收唐朝灭亡的教训重文轻武的结果,所以C项正确。

2.(2019·四川成都名校高一选考)宋代的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的省)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这表明( )。

A.行政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中央集权

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A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路”,即地方行政区域,结合材料中的“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可知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散,从“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 描述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难点: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从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立场出发,锻炼研读古文的能力,也应当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有关的工具书。

(一)、1、“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 (1)、早期国家的出现

氏族(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团)—部落(若干氏族组成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早期国家的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3)、“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

①、“王”的出现: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的政治领袖兼有军事首长的身份;城的出现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集合。

②、“帝”的传说:神话史料价值值得重视,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一 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期列国纷争。

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2、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和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①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②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掌军事。

利:主要官职在地位、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提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提纲 By:G1108 班 程旺 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 方官员执行。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措施

影响 (1)根据 财产多寡,将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 越多权利越大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为雅典民主 (2)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 政治奠定了基础 事会;建立公民 陪审法庭 (3)废除债务奴隶制

梭伦 改革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克利斯提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雅典 (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 尼改革 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伯利克 里改革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公职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民主进入 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黄金时代” (3)向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内容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的权力 政府首脑 政府的产生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国家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的虚君 首相 议会产生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分权与制衡”

1.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3.1787年宪法的原则

二、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1.1787年宪法的意义

2.联邦制国家的建立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重点: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总统和联邦制

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具有概念性较强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课堂上主动学习、从比较中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具备对所学习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方式进行教学,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美国是一个没有多长历史的国家,这样的历史状况对于这个一个国家来讲既有利于它不受陈规旧律的束缚,又有利于它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美国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的国度,美国在建国之初就在北美建立了崭新的国家体制,用《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形式实践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和三权分立的理念。尤其是开创了权力制约与平衡

高一政治必修一总结和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

高一政治必修二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一政治必修二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我国,既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生存权和发展权

C.言论、集会等政治自由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2.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3. 在我国城市中,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是

A.乡镇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居民委员会 D.各级党委

4.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这

①会直接影响民主选举的效果

②表明公民主人翁意识有待加强

③选举方式和过程的不规范是产生上述想法的原因之一

④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与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黑龙江省某市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要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

新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06-3-

新课标必修一第2--5单元教材分析

这四个单元基本上是以原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经过适当调整和补充编写的,因此大部分内容是我们高中历史老师所熟悉的。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新课程教学可以照搬原有教学思路和模式。还应该看到,新课程教材融入了不少新的理念和思维,比原来的教材有发展和更新,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改革精神实施新课程教学。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教好新课程教材,是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

一 、 对这四个单元的整体分析

这四个单元实际上包含了原来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政治方面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思路,两个历史阶段或者两个方面,一个中心思路是中国如何摆脱政治上落后与被侵略状况,发展为一个近代或现代的国家,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两个历史阶段是指,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两个时期。我国政治的中心任务分别是:前一阶段为反侵略反封建,后一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同时,融入世界潮流,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段历史:对内和对外,民主革命阶段,国家要从根本上进步和发展,对内,必须推翻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