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中的假借字
“《晋灵公不君》中的假借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晋灵公不君》中的假借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晋灵公不君》中的假借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晋灵公不君学案
晋灵公不君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文中名句。 2分析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学习难点:春秋笔法的内涵 一、本文文学常识简介 1.介绍《春秋》与《左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见教材P28) 《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一笔带过,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 2.文中所写事件涉及到哪些人? 一君(晋灵公),四臣(谏臣赵盾、士季、叛臣赵穿、史臣董狐),三甲士(xx,提弥明;灵辄)
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正音
靡( )不有初 奢靡( ) 靡靡( )之音 衣冠( ) 弱冠( ) 冠( )状动脉
《晋灵公不君》的教案
晋灵公不君 教案背景:
晋灵公生前荒淫无道,朝纲败坏,残酷的剥削人民,大肆的陷害劝谏之臣,引起了臣民的反抗,最后被赵盾之弟赵穿杀死,成为后人不齿的昏庸之主。
教学目标:
1.在通译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故事情节,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及句式。 2.分析主要人物(赵盾、晋灵公)的性格特点,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董狐以及武士们)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材分析:
1、要想明晰晋灵公的人物形象和正卿赵盾何以“弑君”的真相,必须简略了解一下自晋文公到晋灵公之间的历史风貌,做到心中有数。 2、孔子的学说中”礼“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权臣掌权,以礼义为标准的叙史以失去威严。正因如此,孔子才更赞赏董狐的做法,后世也继承了“写实”的风格。
3、所谓的“为法受恶”模糊了历史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
教学方法:
1、研读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好关于“晋文公到晋灵公执政期间简史”的课前预习)
2、讨论法(快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讨论主要人物形象) 3、合作研究(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和“
《晋灵公不君》的教案
晋灵公不君 教案背景:
晋灵公生前荒淫无道,朝纲败坏,残酷的剥削人民,大肆的陷害劝谏之臣,引起了臣民的反抗,最后被赵盾之弟赵穿杀死,成为后人不齿的昏庸之主。
教学目标:
1.在通译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故事情节,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及句式。 2.分析主要人物(赵盾、晋灵公)的性格特点,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董狐以及武士们)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材分析:
1、要想明晰晋灵公的人物形象和正卿赵盾何以“弑君”的真相,必须简略了解一下自晋文公到晋灵公之间的历史风貌,做到心中有数。 2、孔子的学说中”礼“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权臣掌权,以礼义为标准的叙史以失去威严。正因如此,孔子才更赞赏董狐的做法,后世也继承了“写实”的风格。
3、所谓的“为法受恶”模糊了历史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
教学方法:
1、研读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好关于“晋文公到晋灵公执政期间简史”的课前预习)
2、讨论法(快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讨论主要人物形象) 3、合作研究(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和“
晋灵公不君教案(1)
《晋灵公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及武士们等人物形象 学习本文中所体现的叙事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和自由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由浅入深地探究人物形象及文化思想和叙事艺术,品味春秋笔法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史学家那种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秋时的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他明明没有参与谋杀国王晋灵公的叛逆行动,满朝文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堂之上,在文武朝臣面前,竟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作为史官,我已经写下‘晋赵盾弑其君’。?此言一出,赵盾有冤难言,文武百官也爱莫能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要看看这千古奇冤倒底是怎么加回事。 本文文学常识简介
1.介绍《春秋》与《左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见教材P28) 《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
晋灵公不君 公开课学案
晋灵公不君(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及武士们等人物形象 初步了解“春秋笔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人物形象及文化
思想和叙事艺术,品味春秋笔法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史学家那种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春秋笔法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见幻灯片)
二、问题探究 (一)这篇文章塑造了很多人物,那么主要人物是谁?他们给你们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现在 我们一起来分组探讨这两个题目 1、 晋灵公的“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这些事体现了晋灵公的什么性格?
2、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又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分别表现了赵盾的什么品质?
(二)、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之外,还有武士虽然着墨不多,却光彩照人,他们是鉏麑,提弥明,灵辄,你最欣赏谁?结合原文说。
思考:塑造这些人物有何作用?
三、难点突破 “春秋笔法”
1、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晋灵公不君》精编教案
《晋灵公不君》教案
教学参考
0831 1302
《晋灵公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2.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主要学习史学著作及史学思想。编写内容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部分组成。“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教学时,可把课文的叙事艺术与对“春秋笔法”的辩证认识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回忆学过的历史著作开始,简介《左传》《史记》文学常识。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初步感知全文。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请一些学生读相关段落,师板书字词) 难认字:蹯 翳 食之 箪 橐 与为公介 为法受恶 自诒伊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3课《晋灵公不君》教学设计 新人
小初高学习+试卷+教案+学案
晋灵公不君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积累常用的文言知识。 2.品味《左传》高超的叙事艺术。
3.辩证认识“春秋笔法”这一中国历史撰述原则。 过程和方法目标:
1. 以经典阅读为中心,对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钻研讨论。 2. 学生自主研读,在教师引导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客观评价“春秋笔法”这一历史记述原则,积极联系实际,掌握研读史书的方法,同时思考经典本身的现代意义。
2.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同时能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精神,获得历史智慧。 【学情分析】 .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依据课文注释阅读史书的能力,尤其基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对《左传》高超叙事艺术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本单元重点“春秋笔法”这一中国史家撰述原则和表现方式未必理解。 【重点难点】 .
学习重点:理解“春秋笔法”的内涵 。
学习难点:客观评价“春秋笔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同时能从中体悟中华民族精神,并获得历史智慧。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大致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是一段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历史。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卓著,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成为“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3-1《晋灵公不君》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B .而观其辟丸也
C .三进及溜
D .衮职有阙
解析 B 项“辟”同“避”;C 项“溜”通“罶”;D 项“阙”通“缺”。
答案 A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鲜:很少。②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也 入:进入。 B.????? ①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
寐 假:假装。 C.????? ①弃君之命,不信. 信:诚信。②晋侯饮.
赵盾酒 饮:给……喝。 D.?????
①今近焉,请以遗.之 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亡:逃跑。 解析 A 项,“入”应为“被采纳”;B 项,“骤”应为“多次”,“假”应为“非正式的”;D 项,“遗”应为“送给”。
答案 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厚敛以.雕墙 ②使妇人载以
1336吴镇烽:晋公盘与晋公盆铭文对读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
(首發)
吳鎮烽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清代吳榮光《筠清館金文》第三卷著錄一件晉公,是一件非常著名的青銅器,原稱周敦,其實爲盆,自名爲,故稱爲晉公。此後的主要金文著錄書均有收錄,郭沫若、楊樹達、唐蘭、李學勤、謝明文諸先生都做了很好的研究,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但由於該有兩處老補丁,許多關鍵字掩泐不清,致使各家說法不一,特别是作器者是哪位晉公,至今沒有讓人信服的結論。
近見某私家收藏的晉公盤資料,甚爲重要,有助於搞清上述許多問題。該盤通高11.7、口徑40、兩耳相距45釐米。淺腹平底,窄平沿外折,腹側有一對附耳,耳內側有一對橫樑與盤沿相連,耳飾重環紋,盤底的邊緣設置三個圓雕裸體人形支足。裸人雙膝跪地,雙臂向後揹負着盤體。盤內壁飾四條浮雕魚紋,外壁飾無目竊曲紋;内底中央飾一對浮雕龍,相互盤繞成圓形;雙龍的中心有一隻立體水鳥,雙龍之外有四隻立體水鳥和四隻浮雕烏龜,水鳥與烏龜相間;再向外有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1/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
1336吴镇烽:晋公盘与晋公盆铭文对读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
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
(首發)
吳鎮烽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清代吳榮光《筠清館金文》第三卷著錄一件晉公,是一件非常著名的青銅器,原稱周敦,其實爲盆,自名爲,故稱爲晉公。此後的主要金文著錄書均有收錄,郭沫若、楊樹達、唐蘭、李學勤、謝明文諸先生都做了很好的研究,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但由於該有兩處老補丁,許多關鍵字掩泐不清,致使各家說法不一,特别是作器者是哪位晉公,至今沒有讓人信服的結論。
近見某私家收藏的晉公盤資料,甚爲重要,有助於搞清上述許多問題。該盤通高11.7、口徑40、兩耳相距45釐米。淺腹平底,窄平沿外折,腹側有一對附耳,耳內側有一對橫樑與盤沿相連,耳飾重環紋,盤底的邊緣設置三個圓雕裸體人形支足。裸人雙膝跪地,雙臂向後揹負着盤體。盤內壁飾四條浮雕魚紋,外壁飾無目竊曲紋;内底中央飾一對浮雕龍,相互盤繞成圓形;雙龍的中心有一隻立體水鳥,雙龍之外有四隻立體水鳥和四隻浮雕烏龜,水鳥與烏龜相間;再向外有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0日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2日
頁碼:1/4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