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要求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防护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防护制度
一、 消毒隔离制度
1、发热门诊出入口放置浸有2000mg/L有效氯的“8.4”液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2、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地面要湿式拖扫,定时用浓度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地面。物体表面用相同剂量的制剂擦拭,如桌子、床头柜、门把手等,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对隔离留观室、患者就诊室进行1000mg/L的含氯消毒制剂喷雾。
3、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8.4”液消毒);抽血一人一针一巾一根止血带,垫巾一次性使用,止血带用后消毒。
4、 血压计袖带隔离垫片一人一用一废弃;袖带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的“8.4”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血压计、听诊器用后先清洁,再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5、各诊室每日空气消毒1-2次(用消毒机)。
6、各室物表和地面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的“8.4”液消毒1-2次。
7、痰盂(加盖)内置1000mg/L有效氯的“8.4”液1000m1,每天消毒痰盂一次。 8、每病床备有加盖便器,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先用2000mg/L有效氯的“8.4”液等量混合,加盖消毒30-60分钟后再倒人入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设要求
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 和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要求
一、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乡镇卫生院及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 (一)发热门诊要求:
1、通风良好、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要设立醒目的标识。
2、诊疗场所:10m2以上,水泥地面,有自来水,有专用桌椅、检查台,门窗要相对大一些。有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专用面盆、毛巾、拖把、痰盂等。
3、消毒用品:肥皂、84消毒液、0.2%-0.5%过氧乙酸、0.3%-0.5%碘伏、紫外线灯。
4、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手套、鞋套。
5、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完成。 6、设置隔离留观室。
7、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对就诊的发热病人要立即给其戴防护口罩,诊室内不得同时进入多人,候疹者需在诊室外指定位置等候就诊。进入隔离留观室按二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二)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
1、标识明显,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 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 3、留观患者单间隔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设要求
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 和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要求
一、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乡镇卫生院及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 (一)发热门诊要求:
1、通风良好、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要设立醒目的标识。
2、诊疗场所:10m2以上,水泥地面,有自来水,有专用桌椅、检查台,门窗要相对大一些。有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专用面盆、毛巾、拖把、痰盂等。
3、消毒用品:肥皂、84消毒液、0.2%-0.5%过氧乙酸、0.3%-0.5%碘伏、紫外线灯。
4、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手套、鞋套。
5、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完成。 6、设置隔离留观室。
7、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对就诊的发热病人要立即给其戴防护口罩,诊室内不得同时进入多人,候疹者需在诊室外指定位置等候就诊。进入隔离留观室按二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二)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
1、标识明显,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 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 3、留观患者单间隔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医务人员须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适时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额外防护措施。
二、病区应配备充足安全的防护装备供工作人员使用,洁污不得混放。
三、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四、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五、小心处理锐器,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禁止用
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回套针帽等危险动作,防止锐器刺伤。
六、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技术,提高防护意识。
七、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风险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第二章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医务人员须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适时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额外防护措施。
二、病区应配备充足安全的防护装备供工作人员使用,洁污不得混放。
三、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四、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五、小心处理锐器,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禁止用
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回套针帽等危险动作,防止锐器刺伤。
六、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技术,提高防护意识。
七、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风险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第二章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手术室护师
李 燕
2010年8月18日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
一.口罩的使用
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嚣。
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口罩的摘除方法
(一)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二)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三)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 )近距离接触经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规范与要求
四、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
(一)预检分诊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 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预检分诊设置规范。
(1)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
(2)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12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
为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防范锐器伤的意识,根据2004年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004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等,特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明确自身的免疫状况和暴露源的感染情况将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赢得宝贵时间。
1、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2、安全操作
(1)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须戴手套,有可能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2)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
(3)科室设置锐器盒以方便随时丢弃为原则,禁止将锐器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拆毁锐利器具、禁止使用过的头皮针插入瓶盖等。
(4)医务人员如有伤口
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一、 为维护急诊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急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
生职业暴露感染传染病,医务人员预防传染病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急诊车接送传染病病人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 急诊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有可能接触传染病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防
护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及急救车消毒。
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三、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
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四、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五、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
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六、 医务人员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