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赤壁赋》笔记

“人教版语文《赤壁赋》笔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语文《赤壁赋》笔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语文《赤壁赋》笔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赤壁赋》读书笔记范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上午还是阴沉的天气,下午竟然放晴了。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得只想好好睡上一觉,不辜负这大好韶光。懒散地翻了翻手边的书,恰好翻到《后赤壁赋》,我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邂逅”。

  二游赤壁,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变化,又似乎已有什么不同之处了。苏轼的心境,又起了何种变化,几分相似,几分不同?

  忽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老和尚看着广场上飞扬的红旗,问他的徒弟:“你说,旗,动了吗?”

  小和尚看着旗,想了一会儿,答到:“动了。”

  老和尚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旗,没有动;是你的心,动了。”

  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对这个故事一头雾水,不甚明白。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和尚诚实地说出了所他看到的东西,可是老和尚却意味深长地否定了。而在他那充满禅意的微笑里,又藏着些什么呢?

  后来学了《赤壁赋》,看到了苏轼那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于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变与

赤壁赋(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赤壁赋》说课稿

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杨小平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下面我就从说教材、编者意图、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单元教学要求:《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

《赤壁赋》赏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苏轼《赤壁赋》鉴赏

中国古代文学史漫漫长河,著有一诗半文者何止千百文人,而青史留名者惟寥寥数人,苏轼算是其一,无非是因为他高超的诗文水平和在推动诗文词形制发展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苏轼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阶段,他大力推崇由欧阳修所倡导的诗文革新,为肃清五代文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苏轼主张文艺要真实反映现实,强调文学作品的实际社会功能,这与他的政治思想是高度符合的。在诗中,苏轼不断表露出强烈的济世救民愿望。他曾写下“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深入体察百姓疾苦;也曾“老夫聊发少年狂”,直抒为国效命的壮志豪情。苏轼遵循“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的仁政思想踏入仕途,却未料仕途凶险,丛生波折,黄州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

在黄州,苏轼写出了许多赏景咏物的诗作和游记,其诗歌愈发清新旷远、自然天成,得陶渊明之风骨。然而,在这些景物描写中也时常参杂着他对自我命运的思考与苦闷情绪的抒发。我认为其中最能体现苏轼超绝艺术成就和深刻精神内涵的作品要属《赤壁赋》。

《赤壁赋》写于苏轼贬官黄州期间,苏轼与朋友月夜泛舟,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发生在赤壁古战场的经典战事,结合自己的人生处境不由生发出对自我命运以及人生年华的深刻思辨。文章开篇即用几

课文《赤壁赋》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课文《赤壁赋》教案

课文《赤壁赋》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

深入挖掘文章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着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预习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

《赤壁赋》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赤壁赋》教学反思

  苏轼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两首词,一首是《定风波》,一首是《望江南·超然台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作品,黄州成就了苏轼文学的顶峰。苏轼曾经在在他的诗中提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潮州儋州”。《赤壁赋》是汉代文赋的代表,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指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感很强。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背就行,在反复地背诵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够懂。说实话,这篇文章自己在讲前几遍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懂,尤其是主客问答的部分,现在比之前理解的深

《前赤壁赋》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前赤壁赋》学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

赤壁赋复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2、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掌握虚词“之”、“而”的用法,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填写苏轼的名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rãn )( xū)歌窈窕之章(yǎo )(tiǎo )扣舷而歌之(xián ).....

苏子愀然( qiǎo) .

舳舻千里( zhú)( lú )酾酒临江(shī )举匏尊以相属(páo )挟.....飞仙以遨游(xiã)

二、教学重点

1、高考真题(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09年山东)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0年安徽)

(3)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1年重庆)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2年山东) 2

赤壁赋复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2、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掌握虚词“之”、“而”的用法,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填写苏轼的名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rãn )( xū)歌窈窕之章(yǎo )(tiǎo )扣舷而歌之(xián ).....

苏子愀然( qiǎo) .

舳舻千里( zhú)( lú )酾酒临江(shī )举匏尊以相属(páo )挟.....飞仙以遨游(xiã)

二、教学重点

1、高考真题(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09年山东)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0年安徽)

(3)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1年重庆)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2年山东) 2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赤壁赋》教学实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赤壁赋》教学实录《赤壁赋》教学实录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PPT显示)

师:这是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阐述了自然山水具有消解士大夫“不得施于世”的悲剧意识的文化功能。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不得施于世”,“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自不待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等人生重大课题无可推脱地摆在了苏轼面前。在这种情形下,他在黄州除了躬耕渔樵、广泛交友外,最主要的活动恐怕就如欧阳修所说的“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了。苏轼自己也说,“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无往而不乐”。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再次来到黄州赤壁,试图以此“道羁臣之叹”,“写人情之难言”,思考宇宙人生,体味生命意义,调适内心冲突,实现人生突围。今天,让我们跟随苏轼,神游赤壁山水,走进他那崇高的内心世界,去感知独具苏轼特色的超越路径。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然后概括各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概括段意,略。)

师: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生: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

, ; , 。 , 。 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 4.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 , 。

5. 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