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流动性过剩
第20卷第1期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
2008年1月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胡志丹 张新华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 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自2005年以来,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金融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纷纷引起极大的关注。针对我国银行体系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以及表现,深入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与改革方案。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98(2008)0120067202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逐步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态势,但却出现了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所谓流动性过剩,广义上是指银行所保有的资金超过社会的有效信贷需求;狭义上是指短期资金(活期存款和现金)超出日常和可预期的现金兑付需求。
到近1.4万亿元。虽然商业银行此举有获取无风险收益用于将来投资的意图,但是在如此低的超额准备金率下,商业银行在
浅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作者:周虹宏
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7期
摘要: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等特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杠杆率较高,其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行以持续经营为目的的经营管理重点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源于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如何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着手,预防和解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 关键字:流动性风险、原因、路径 一、概述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流动性风险是经营过程中的最大风险之一,而该流动风险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乃至其存亡。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说,流动性是指银行的偿付能力,按照巴塞尔委员的定义,流动性是指银行为资产的增加而融资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而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不能够在迅速、无损失的前提下满足其经营管理的偿付要求时面临的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很低、银行自身的融资渠道和能力有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限,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都归结于银行的流动性,带来巨大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9?87号
机关各部门、各监事会办公室,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现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指引》转发至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外汇管理规定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9〕87号 [2009-10-29 10:39:15]
机关各部门、各监事会办公室,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现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指引》转发至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蒋月婷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9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在增加。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与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发展趋势。文章发现我国大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上升,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下降。而且本文进一步发现,大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的速度高于中小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下降的速度。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存贷比 一、引言
存贷比衡量银行的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存贷比越小,说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低。然而流动性风险与银行的收益是相互制约的。银行在吸收存款增加流动性的同时,还需要向储户支付利息。同样的,银行在发放贷款降低流动性的同时,也会收到贷款利息。因此,流动性风险越高,银行的收益越高。商业银行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忽略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酝酿着流行性危机。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我国规定银行存贷比日均不得高于75%。然而在实际中,很多银行的存贷比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蒋月婷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9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在增加。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与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发展趋势。文章发现我国大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上升,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下降。而且本文进一步发现,大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的速度高于中小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下降的速度。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存贷比 一、引言
存贷比衡量银行的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存贷比越小,说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低。然而流动性风险与银行的收益是相互制约的。银行在吸收存款增加流动性的同时,还需要向储户支付利息。同样的,银行在发放贷款降低流动性的同时,也会收到贷款利息。因此,流动性风险越高,银行的收益越高。商业银行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忽略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酝酿着流行性危机。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我国规定银行存贷比日均不得高于75%。然而在实际中,很多银行的存贷比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法人和集团层面、各附属机构、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
第五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
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三)有效
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
作者:杨长富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2期
[提要] 最近几年,随着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全球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因此,探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寻找解决对策、消除不利影响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8日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中国也不例外。为解决流动性过剩,央行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利率及降低利息税,但货币政策的频繁出台并没有起到明显的调控效果。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央行冲销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 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1930年凯恩斯首次提出流动性这个概念,他指出,“国债及短期贷款比投资更具有流动性——也就是说,更有把握在短时期内变现而不发生损失,而投资则比预付款的流动性要好”。这里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流动性过剩
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 2
第二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2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 3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 5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 6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 .............................................................. 11
第三章 流动性风险监管 ................................................................12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导机理及其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导机理及其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导机理及其风险防范
作者:金融085 金毅 0813508
摘要:银行机危机传导往往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中,银行部门的流动性不足常常会成为银行危机传染的先导,例如近期影响最深、波及最广的美国次级贷危机正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商业银行流动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流动性偏好模型,分析比较了在流动性冲击干扰下,不完备银行间存款市场结构和完备的银行间存款市场结构中银行危机传染的机制。银行危机传导的理论分析有利于我国经济开放过程中金融风险的防范。学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还望老师指正。
关键词:银行危机传导 流动性偏好模型 次贷危机 风险控制
正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最显著的特点是由住房次贷危机开始引发的,并且它所波及的范围空前之广。当前的危机虽然表现为由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但其实质上却是由美国主导的跨国移动的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是由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与居民过度消费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2007年7月下旬以来,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